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春宿左省》杜甫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春宿左省》杜甫

作者:墨灵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9:10:10 来源:小说旗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赏析

首联:描绘傍晚景色,点明地点与时间

-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左省(门下省)墙边的花卉在暮色中隐隐约约,天空中传来啾啾鸣叫,归巢的鸟儿飞过的画面。“掖垣”明确了地点是在门下省,“暮”点明时间为傍晚。此联通过视觉与听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花隐于暮色,暗示着白天的喧嚣逐渐褪去,栖鸟飞过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清幽。

颔联:仰观夜空,展现宫廷气象

-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诗人仰望夜空,只见繁星闪烁,照耀着千门万户,仿佛宫殿中的门户都在闪烁晃动;月亮靠近高远的天空,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光辉。“星临万户”写出了宫殿的宏大与庄严,众多宫殿在星光下错落有致,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机;“月傍九霄”则突出了皇宫的高耸,仿佛与九霄相接,月亮在这里也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宫廷夜空的壮丽景象,也从侧面烘托出皇宫的威严与神秘。

颈联:因景生情,引发联想

-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诗人因即将要上封事而激动得难以入眠,听到了开启宫门的锁钥声。“金钥”是开启宫门的钥匙,“听金钥”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宫门动静,期待着上朝时刻的到来。同时,听到风声,诗人不禁联想到官员上朝时佩戴的玉珂发出的清脆声响。“玉珂”是马勒上的装饰品,官员骑马时玉珂会发出声响。此联通过听觉引发联想,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次日上朝奏事的重视和内心的期待与紧张。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尽职之心

-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诗人直接点明因为第二天早上要向皇帝上奏章(封事),所以多次询问夜里的时间。“数问”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心系国事,担心错过上朝时间,体现了他作为臣子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忠诚。这种质朴的表达,将诗人急于为国家建言献策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彰显出杜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在左省值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宫廷的夜景和诗人等待上朝奏事时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尽职的态度,风格庄重谨严,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春宿左省》时,正处于在朝为官时期,其特定的政治环境、个人的仕途境遇与责任感,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政治环境:唐朝宫廷与政治制度

唐朝宫廷的庄严氛围:唐朝作为大一统的强盛王朝,宫廷建筑宏伟壮丽,礼仪制度严谨规范,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国家的昌盛。杜甫身处其中,亲身感受到宫廷独特的庄重氛围。诗中“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形象地描绘出宫廷在星空月光映照下的宏大与神秘,这种对宫廷夜景的描写,正是他对宫廷庄严氛围的直观感受与艺术呈现。

三省六部制下的职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杜甫任职的左省即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对国家政令的制定与实施起着重要的审核作用。在这样的政治制度框架下,杜甫深知自身职责重大,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朝廷政令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这种政治制度赋予他的使命感,促使他在值宿时保持高度的专注与敬业态度,为诗歌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

个人仕途境遇

初入官场的期待:杜甫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当他终于获得在左省任职的机会时,内心充满了期待与热情。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朝廷效力,对国家政治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初入官场的积极心态,使他对在左省的工作格外认真负责,《春宿左省》中便体现出他对这份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履职的谨慎态度:尽管杜甫满怀政治抱负,但他也深知官场的复杂与责任的重大。在左省任职,每一项决策和审议都关乎国家大事,容不得丝毫马虎。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诗中“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生动地表现出他在值宿时因心系次日工作而难以入眠,时刻关注着宫门动静,想象着上朝时的情景,充分展现了他履职时的谨慎与专注。

特定场景触发

值宿时的情境:诗歌描绘的是杜甫在左省春夜值宿的经历。值宿期间,他独自身处宫中,周围环境静谧而庄严。夜晚的宫廷,花影隐现,栖鸟飞过,星空月光交相辉映,这样独特的情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寂静的氛围中,他的思绪不仅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工作,也对自己在宫廷中的角色与使命进行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记录下自己在这一特定场景下的所见所感。

对职责的深刻反思:值宿的夜晚,杜甫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职责。他意识到自己作为左省官员,肩负着为朝廷把关政令、为皇帝分忧的重任。这种对职责的深刻反思,在诗中通过“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得到体现,表达了他对次日工作的重视以及急于为朝廷建言献策的迫切心情,进一步凸显了他强烈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春宿左省》的创作背景,从政治环境、个人仕途境遇以及特定场景触发等方面,深刻影响了杜甫在诗中的情感表达,使诗歌蕴含丰富且真挚的情感。

政治环境的影响

敬畏与自豪之情:唐朝宫廷的庄严宏伟,礼仪制度的严谨规范,让杜甫深感敬畏。宫廷象征着国家权力的核心,身处其中,他对皇家威严有直观且深刻的感受。“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描绘宫廷夜空壮丽,体现他对宫廷庄严氛围的赞美,也透露出身为宫廷官员的自豪。这种自豪源于能在国家权力中心为朝廷效力,参与国家事务,情感庄重而内敛。

强化责任感:三省六部制下,杜甫任职左省,负责审议诏令,深知责任重大。朝廷政令关乎国家兴衰、百姓福祉,这一职责使他对待工作丝毫不敢懈怠。诗中“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因心系次日工作难以入眠,通过对宫门动静和上朝情景的关注,凸显他强烈的责任感。政治制度赋予的使命,让他在诗中情感表达充满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与对国家的忠诚。

个人仕途境遇的影响

怀揣期待与热情:杜甫一生渴望政治上施展抱负,初入左省任职,实现了部分理想,内心满是期待与热情。他期望凭借自身才华和努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这种积极心态反映在诗中,“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因急于上奏章而多次询问时间,表达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实现政治理想的迫切,情感充满朝气与希望。

谨慎与敬畏交织:官场复杂,杜甫虽有抱负,但也深知行事需谨慎。左省工作关乎重大决策,不容差错。他履职谨慎,对自身言行和工作内容小心对待。诗中表现出的专注与紧张,如“不寝听金钥”,体现对工作敬畏,担心因失误影响朝廷事务。这种谨慎与敬畏情感,使诗歌情感表达更显沉稳庄重,展现他在官场小心翼翼、力求尽职的心境。

特定场景触发的影响

静谧引发的思考:值宿时宫廷静谧,花隐鸟栖,星空月光相伴。这种安静环境让杜甫能静下心思考自己在宫廷中的角色和使命。静谧氛围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使其情感在宁静中沉淀,更显深沉。“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描绘的静谧画面,不仅营造氛围,也为他后续对职责思考和情感抒发做铺垫,使诗歌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感。

强化对职责的重视:值宿特定场景,让杜甫对次日工作更加重视。夜晚独处,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工作内容和责任。“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通过询问时间,强调对封事重视,表达急于履行职责的心情。特定场景强化他对职责认知,使诗中情感更集中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突出他作为官员的使命感。

《春宿左省》因创作背景,情感丰富多元,有对宫廷敬畏自豪、对职责认真负责,还有初入仕途的期待谨慎。这些情感相互交织,全面展现杜甫在特定背景下复杂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