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赏析

结构清晰,叙事有序:诗的开篇先点明曹霸的身世,追溯其为魏武子孙,虽今为庶人但文采风流犹存,为人物奠定不凡基调。接着叙述他在开元时受皇帝赏识,于南薰殿重绘凌烟阁功臣像及画御马的辉煌过往,展现其高超画艺。随后通过与弟子韩干对比,突出曹霸画艺的独特神韵。最后描述曹霸如今漂泊战乱、穷困潦倒的境遇,结构上从过去到现在,完整展现曹霸一生,层次分明。

善用对比,突出主题:一是将曹霸昔日的荣耀与当下的落魄对比,昔日常蒙召见、承恩作画,如今漂泊干戈、途穷遭白眼,凸显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常;二是把曹霸与韩干画马风格对比,韩干画马“画肉不画骨”使骅骝气凋丧,而曹霸画马“善盖有神”,突出曹霸画艺的高超绝伦,也借韩干从侧面烘托曹霸,强化对曹霸的赞誉与同情主题。

细节描写,生动逼真:描写曹霸画凌烟阁功臣像时,“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通过对人物服饰、神态等细节刻画,使功臣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的风采;写画马时,“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描绘真马的轩昂气势,“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将曹霸作画过程及画成后马的神骏逼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临其境。

情感真挚,寄寓深远:杜甫对曹霸充满敬佩与同情。敬佩其精湛画艺,以大量篇幅夸赞他能让功臣像重焕生机、画马如真龙出世;同情他身世坎坷,晚年漂泊贫困。诗中借曹霸的遭遇,抒发了对世间贤才不遇的愤懑,也蕴含着对自身及众多有志之士命运的感慨,体现杜甫诗歌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一贯情怀。

主旨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通过对曹霸绘画才能、生平遭遇的描述,高度赞扬了曹霸卓越的绘画技艺,对其今昔处境的巨大落差表达了深切同情。同时,诗中也寄寓了杜甫对世态炎凉、贤才沦落的感慨,展现出社会的沧桑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从侧面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曹霸个人经历以及杜甫自身境遇密切相关:

- 社会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当时,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但唐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边疆不宁等问题接踵而至,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整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昔日开元盛世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种社会的巨大变迁对杜甫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的诗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物命运,《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反映出时代的沧桑变化。

- 曹霸个人经历:曹霸作为曹操后裔,在艺术上颇具造诣,擅长书法与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和马画。开元年间,他凭借卓越的画艺备受唐玄宗赏识,常被召见至宫中作画,为凌烟阁功臣画像、为御马写生,一时声名显赫。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政局动荡,曹霸的命运急转直下。他失去了往日的恩宠,生活陷入困境,流落街头,甚至为普通路人画像谋生。曹霸从荣耀到落魄的巨大转变,引起了杜甫的同情与感慨,成为杜甫创作此诗的直接素材与情感触发点。

- 杜甫自身境遇: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他仕途坎坷,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安史之乱期间,他更是饱经流离之苦,目睹了社会的种种惨状。到了创作此诗之时,杜甫仍漂泊西南,生活困苦。曹霸的遭遇与杜甫自身的经历有相似之处,都经历了从相对安稳到落魄飘零的过程,这使杜甫对曹霸的命运感同身受,从而借诗表达对曹霸的同情,同时也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增强对曹霸今昔境遇的同情

- 社会动荡导致命运落差: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社会陷入动荡。曹霸从开元时受皇帝赏识、荣耀加身,到战乱后沦为漂泊穷困之人。杜甫目睹这一因社会巨变引发的个人命运跌宕,创作时对曹霸的同情更为深切。如诗中“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直白展现曹霸困境,融入杜甫饱含同情的深沉喟叹。

加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时代变迁引发沧桑之感:创作背景是唐朝社会的急转直下,这种巨大时代变迁让杜甫感慨世事无常。曹霸命运随时代起伏,由魏武子孙的尊贵,到开元时的风光,再到战乱后的落魄,是时代巨变的缩影。杜甫借曹霸经历,在诗中抒发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使诗歌弥漫着兴衰无常的悲凉氛围。

融入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

- 相似经历产生共鸣:杜甫自身仕途不顺,一生渴望报国却壮志难酬,与曹霸从辉煌到落魄的经历相似。这种相似性使杜甫创作时将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融入对曹霸的描述。诗中对曹霸才华的高度赞扬,如“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以及对其困境的同情,都隐含杜甫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借曹霸之事,抒自身之郁。

凸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

- 对比今昔触发怀旧:诗中回忆曹霸开元时的荣耀,如“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与当下战乱后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杜甫创作时处于唐朝衰落期,借曹霸昔日在盛世的辉煌,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仅是对繁荣景象的追思,更是对国家复兴的期盼,使诗歌情感在对个人命运关注基础上,增添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