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赏析

首联

- 诗句:“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 赏析:诗人开篇点明“远送”,表明送别的距离之远,情谊之深。“从此别”三字,语气沉重,饱含着不舍之情。“青山空复情”,诗人移情于景,青山本来无情,但此刻在诗人眼中,似乎也为离别而伤感,可青山的多情也无法挽留友人离去,一个“空”字,更添无奈与惆怅,营造出一种孤寂、伤感的氛围。

颔联

- 诗句:“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赏析:颔联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抒发离情。“几时杯重把”,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却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举杯共饮,充满了不确定感,强化了离别的愁绪。“昨夜月同行”,回忆昨夜与友人一同在月下同行的情景,温馨的画面与即将到来的分别形成鲜明对比,愈发凸显此刻的不舍。此联以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

- 诗句:“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 赏析:颈联从侧面着笔,写严武的政绩与荣耀。“列郡讴歌惜”,意思是严武治蜀期间,各郡县的百姓都歌颂他的功绩,对他的离去表示惋惜,这反映出严武深受百姓爱戴。“三朝出入荣”,则点明严武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多次出将入相,仕途显达。这两句既对严武的功绩和地位给予高度评价,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严武离去的不可挽留。

尾联

- 诗句:“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 赏析:尾联回到自身,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处境。“江村独归处”,描绘了诗人独自回到江村的情景,“独”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养残生”,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友人的离去让他失去了依靠,只能在寂寞中度过余生。此联将诗人的孤独、落寞之情推向**,与前文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赞美相互映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复杂。

诗歌主旨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通过描写送别严武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对严武政绩和荣耀的赞美与钦佩,以及对自身未来孤独、落寞生活的忧虑。诗歌情感真挚,层次丰富,既展现了诗人与严武之间深厚的友情,又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年)。严武,字季鹰,是杜甫的好友,曾两次镇蜀。这一年,严武被召回朝廷,杜甫远送至绵州奉济驿,写下此诗为其送别。此前,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多赖严武的帮助与支持,严武不仅在经济上接济杜甫,还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使杜甫有机会在仕途上一展身手。严武的离去,对于杜甫而言,不仅意味着失去一位挚友,更预示着他在蜀地安稳生活的结束,未来又将面临漂泊无依的困境。

- 个人生活关联:杜甫入蜀后,生活上长期依赖严武。严武不仅多次从经济上资助杜甫,还举荐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为杜甫提供了一定的仕途机会,改善了他窘迫的生活。二人情谊深厚,严武于杜甫而言,既是上司,更是挚友。所以严武的离开,对杜甫个人生活影响巨大。

- 严武任职变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年),严武被朝廷召回。严武在蜀地两次任职,治理期间颇有政绩,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此次召回,意味着他在蜀地任职的结束,也预示着杜甫安稳生活的终结。

- 杜甫未来堪忧:随着严武离去,杜甫失去了重要依靠。他在蜀地本就漂泊不定,严武的庇护是其生活的重要支撑。严武离开后,杜甫面临着生活无着、前途迷茫的困境,不知未来将去往何处,生活何以为继。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迷茫,也融入到了这首送别诗中。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的创作背景,深刻影响了诗中情感表达,使诗作蕴含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强化离别不舍之情:杜甫与严武情谊深厚,严武对杜甫有诸多帮助,在生活上资助他,仕途上举荐他。这种长期的亲密关系和受助经历,使得离别时不舍之情格外浓烈。“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诗人远送友人,“远”字就体现出不忍分别,一路相送。青山似有不舍情,实则是诗人自身不舍的移情,借青山无情衬自己有情,这种不舍因过往的深厚情谊和生活关联而愈发深切。

增添重逢无期的惆怅:严武被召回朝廷,官场变幻莫测,二人未来重逢充满不确定性。“几时杯重把?”这句对重逢的疑问,背后是对未来未知的担忧。杜甫深知此次分别,或许很难再有相聚饮酒的机会,这种因严武仕途变动带来的不确定,让诗句充满惆怅与失落。

凸显对严武功绩的赞叹:严武历经三朝,出将入相,在蜀地任职时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杜甫对此极为钦佩,这不仅是对严武个人能力的认可,也因严武在蜀地的治理为自己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这种赞叹,是基于严武的能力以及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而发。

加深自身孤独与迷茫感:严武的离去,使杜甫失去依靠。杜甫在蜀地本就漂泊,严武的支持是他生活的重要保障。“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未来生活无着,独自回到江村,不知何去何从,孤独寂寞与对未来的迷茫尽显。这种情感源于创作背景中杜甫面临的困境,若无严武离去这一背景,便难以深刻体会诗中孤独迷茫之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