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秦北赵 > 第二十六章 楚昭

南秦北赵 第二十六章 楚昭

作者:文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18: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头的硝烟尚未散尽,赵凛倚着染血的万象宫台阶,望着宫门外如潮水般涌来的叛军。他手中那把钝剑早已卷刃,身上的龙袍也被撕得褴褛不堪。就在绝望之际,西北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马蹄声,一支绣着“楚“字的玄甲军如黑色闪电般撕开秦军防线,为首将领身披银鳞甲,手持丈八蛇矛,正是赵凛的女婿楚昭。

“岳父大人!“楚昭翻身下马,将染血的披风披在赵凛身上,“末将率十万楚军星夜驰援!“他转头望向叛军方向,眼中杀意凛冽,“定要让这些乱臣贼子血债血偿!“赵凛望着眼前这个曾在鸿鹄军历练的年轻人,恍惚间想起初见时,楚昭单枪匹马闯过五重关卡,只为向自己求娶最疼爱的女儿赵柔。

楚昭的楚军战力惊人,他们采用胡族骑兵的突袭战术,配合卑族打造的改良弩车,在长安城外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秦军和匈奴联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原本嚣张的叛军见势不妙,纷纷作鸟兽散。当最后一名敌军倒下时,楚昭跪在赵凛面前:“请陛下回城,长安已复!“

赵凛在楚昭的搀扶下踏入满目疮痍的万象宫。昔日辉煌的宫殿如今断壁残垣,唯有父亲赵庆留下的三支令箭,在灰烬中依然闪烁着微光。他颤抖着捡起令箭,将它们郑重地交到楚昭手中:“这三支令箭...承载着赵氏两代人的心血。第一支'天下归一',如今大赵山河破碎,望你能重拾旧业;第二支'仁政爱民',切莫重蹈朕的覆辙;第三支'贤嗣永昌',选贤任能,才能让大赵长治久安...“

楚昭双手接过令箭,重重叩首:“岳父放心,楚昭定当以性命守护大赵!“他看着赵凛日益衰弱的身体,心中满是悲戚。赵凛的一意孤行虽然导致大赵濒临灭亡,但楚昭知道,这位曾经的帝王,也曾是带领赵国从废墟中崛起的英雄。

赵凛最终没能撑过这个冬天。临终前,他将女儿赵柔唤到榻前,握着两人的手:“昭儿,柔儿,大赵就交给你们了...“话音未落,便永远闭上了眼睛。楚昭登基那日,没有举行盛大的典礼,而是带着赵柔来到青原牧场,在赵庆的衣冠冢前立誓:“我楚昭在此起誓,必遵先帝遗训,复兴大赵!“

楚昭继位后,立刻着手整顿朝纲。他重新启用被赵凛罢黜的谏议大臣,恢复“青苗法“和“五族通商“政策;在长安城设立粥棚,亲自赈济灾民;还将赵凛为彰显功绩修建的通天阁废墟改造成义学,让五族孩童都能免费读书。为弥补国库空虚,他带头削减皇室开支,将赵凛收藏的奇珍异宝尽数变卖。

军事上,楚昭没有急于复仇,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他与秦国重新谈判,以丝绸、茶叶换取边境和平;派使者前往匈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暂时缓解了北方压力。同时,他对军队进行改革,设立“军功学堂“,让五族青年都有机会晋升;还组建了一支“监察军“,专门监督将领贪污**。

在楚昭的治理下,大赵逐渐走出阴霾。五年后,当他再次站在万象宫的城墙上,看到的不再是满目疮痍,而是商队络绎不绝,百姓安居乐业。城外的农田里,五族百姓共同劳作,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学堂里,孩子们诵读着“民为贵,社稷次之“的经典,声音清脆嘹亮。

楚昭时常会带着孩子来到存放三支令箭的祠堂,给他们讲述赵氏两代帝王的故事。“这三支令箭,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责任的传承。“他抚摸着令箭上斑驳的刻痕,眼神坚定,“记住,真正的王者,不是靠武力征服天下,而是让百姓发自内心地拥护。“

而在大赵之外,秦国、匈奴等势力也在暗中关注着这个曾经濒临灭亡的国家。他们惊讶地发现,新君楚昭的手腕比赵庆、赵凛更加高明,他以仁德治国,却又不失威严;以智慧外交,却又暗藏锋芒。一场新的博弈,正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悄然展开,但大赵,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