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秦北赵 > 第二十七章 农民起义

南秦北赵 第二十七章 农民起义

作者:文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18: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铁蹄下的怒火:匈奴治下的起义风暴

阴山脚下的敕勒川,枯黄的牧草被匈奴骑兵的铁蹄反复践踏。汉人老农陈阿爹跪在结冰的田垄前,望着被抢走最后一袋麦种的牛车远去,布满老茧的双手深深插进冻土。这已是今冬第三次,匈奴监工以“上缴单于“为名,将汉民辛苦积攒的口粮洗劫一空。“活不下去了...“他对着天空喃喃自语,腰间藏着的那把锈刀,在寒风中微微发颤。

匈奴王庭内,老单于冒顿三世正对着铜镜拔去白发。自从十年前从赵凛手中夺得北方三郡,看似广袤的领土却成了烫手山芋。草原民族本就不擅农耕,强行推行的“胡汉分田“政策,让汉人沦为奴隶般的“种田奴“,肥沃的河套平原非但没成为粮仓,反而杂草丛生。“报!朔方郡汉民聚众千人,杀了监工!“斥候的急报打断了他的思绪,年迈的单于猛地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溅在狼头王座上。

起义的星火迅速燎原。并州城外,铁匠张铁牛高举烧红的铁锤:“匈奴人要我们的粮,还要我们的命!跟他们拼了!“他身后,数千名衣衫褴褛的农民挥舞着农具、菜刀,将匈奴巡逻队杀得丢盔弃甲。更令人胆寒的是,各地开始流传神秘的“赤巾令“——凡起义者皆以红布缠头,寓意“赤心向天,还我生路“。

匈奴贵族们却在醉生梦死。右贤王的营帐里,波斯舞女踏着汉人奴隶的脊背起舞,青铜酒盏里盛满从汉地掠夺的米酒。当部下来报“平阳城被围“时,他头也不抬地挥挥手:“派五百骑兵,把这些泥腿子冲散便是。“殊不知,城外的起义军已达五万之众,他们用卑族流传的“连环弩“,将轻敌的匈奴骑兵射成了刺猬。

老单于强撑病体召开军事会议,却发现能征善战的将领要么死于内斗,要么沉迷酒色。唯一可用的太子阿史那烈,竟在出征前夜宿醉不醒。“汉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大萨满的占卜声还未落下,南方急报如雪片般飞来:云中、定襄、雁门三郡全部失守,起义军推举陈阿爹为“平胡大元帅“,正向着单于王庭进发。

绝望中,老单于派人向秦国求援。咸阳宫中,秦帝刘烨把玩着匈奴进贡的狼牙,嘴角勾起冷笑:“告诉冒顿,秦军粮草未备,爱莫能助。“他转身对谋士低语:“让匈奴与汉人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利。“与此同时,北凉的残余势力也在暗中资助起义军,巫蛊师们混入汉民队伍,用“诅咒术“让匈奴战马集体暴毙。

起义军的攻势势如破竹。他们发明了“火牛冲阵“:在牛角绑利刃,牛尾缚油布,点燃后冲向匈奴营帐;又用胡族巫女传授的“引雷术“,在雷雨夜引发草原大火。当陈阿爹的赤巾军抵达单于王庭时,老单于望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红巾,终于明白自己犯下了致命错误——这片土地的主人,从来不是只会弯弓射雕的草原人。

王庭陷落那日,老单于在混乱中被流箭射中。他倒在象征匈奴荣耀的狼旗旁,最后的视线里,是汉人们欢呼着将狼旗扯下,插上写有“汉“字的破布。阿史那烈带着残部逃往漠北时,望着身后燃烧的王庭,喃喃道:“父亲,我们终究输给了不会骑马的农夫...“

这场由饥饿点燃的起义,不仅终结了匈奴在汉地的残暴统治,更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新的风暴。陈阿爹的赤巾军虽然缺乏训练,但他们的抗争精神却如火种般传递开来。当大赵皇帝楚昭听闻消息时,他望着案头的三支令箭,若有所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而在暗处,各方势力正虎视眈眈,准备在匈奴覆灭后的权力真空里,展开新一轮的角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