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 第80章 隆武帝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第80章 隆武帝

作者:三郎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21:10:44 来源:小说旗

隆武帝眯了眯眼睛,淡淡一笑:“青禾在洪县待了半年,还是那个倔强脾气啊,一点都没有磨出来。”

想了想,隆武帝又哑然失笑:“青禾在京城虽然是郡主,但谁都知道,这丫头在朕心中的地位,比公主还要高,自然无人敢惹她。”

“在洪县呢,这丫头的才学又高人一等,竟然成为了洪县文坛的领军人物,自然就更加心高气傲。”

“正是这丫头太自负了,所以才会主动刁难周处,才会口出狂言,以至于自己下不了台。”

皇甫济点了点头:“陛下神算,所料丝毫不差,就如同陛下当日就在现场。”

隆武帝哈哈大笑起来:“不是朕神算,而是朕对这丫头的脾气太了解了。”

顿了顿,隆武帝又说道:“这个许世才呢,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借着周处跟青禾搭上关系。”

“看来,许世才早就看出青禾的出身不凡,只是不知她的真正身份。”

“不然的话,嘿嘿,给许世才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唆使周处答应做青禾的老师。”

皇甫济再点了点头,却没再说什么。

隆武帝又往这两张纸扫了一眼,淡淡问道:“这个周处的情况,打探清楚了吧?”

皇甫济拱手道:“回陛下,已经打探清楚。”

“周处,是洪县虎牙乡周家村人,其父周熊。”

“周熊曾经从过军,但兵部备案,却无此人。”

听到这里,隆武帝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周熊是玄甲军?”

皇甫济点了点头:“回陛下,末将不敢妄言。”

“只是,兵部备案,并无此人。”

“辽城之战的阵亡士兵名单之中,也没有此人。”

隆武帝微微一叹:“十五年前,辽城之战,我大乾三十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此一战,我大乾由强转弱,一直到今日。”

“此一战,我大乾割不得不让幽云十六州的十二州,也让先帝一直耿耿于怀。”

“那一战,朕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却是听说了其中的惨烈。”

“若是朕记得不错,那一战之后,不知所踪的人足足有一千多吧。”

“而且,这一千多人,几乎全都是戚月山的玄甲军。”

皇甫济拱手道:“陛下英明,确实是这么一个情况。”

“当年,我军大败,戚将军突然失踪,生还的玄甲军也一并失踪。”

“有人说,戚将军投靠了大黎。”

“但十几年过去了,不管是戚将军,还是玄甲军,并无一人出现在大黎,此事也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隆武帝轻轻摇头:“戚月山那个人,朕还是很了解的,绝不会背叛我大乾。”

“可惜,先帝听信谗言,将戚月山诛灭三族,只有一岁的幼子在府中护卫的保护下,侥幸逃离,后来也是不知所踪。”

顿了顿,隆武帝问:“爱卿能否确定,那个周熊就是玄甲军的士兵?”

皇甫济摇头道:“陛下恕罪,玄甲军在兵部的名单,已经毁于十五年前的那一场大火了。”

“戚府被抄之时,也没能找到那份玄甲军的名单。”

“末将,实在是无法确认。”

玄甲军是戚月山的部曲,一共三千人。

名单一式两份,戚月山手上一份,兵部有一份备案。

这两份名单都没了,玄甲军士兵的身份,就成了一个谜。

顿了顿,皇甫济又说道:“不过,周熊还有一弟,名叫周虎。”

“而周处从小在周虎家长大,周虎待他视如己出,去年才让周处自立门户。”

“故而,末将觉得,周虎应该知道一些消息。”

皇甫济的意思是,拿下周虎,严刑拷问,探知周熊的消息。

隆武帝想了想,轻轻摇头:“暂时不可打草惊蛇。”

“毕竟,戚月山和玄甲军是否背叛大乾,并无充足证据。”

其实,隆武帝是想收买人心,毕竟戚月山在大乾的军中威望太高了。

玄甲军,更是大乾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不过呢,爱卿倒是可以对周家村,对洪县多一些关注。”

“但凡有任何重要的消息,可随时向朕汇报。”

皇甫济答应下来。

“至于这个周处……”隆武帝再次往那两张纸上扫了一眼,淡淡说道,“单凭这几首洪灾的诗和这几个对联,这周处只能算是小有才华。”

“毕竟,这种诗,我大乾能作出的人,实在太多了。”

“至于这对联嘛,只是小才,算不上大才。”

话音刚落,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进来,双手托着一个圆筒。

“启禀陛下,暗卫有报。”

正常情况下,暗卫有报,都会报到皇甫济的手里。

皇甫济看过之后,会过滤一遍,只将重要的消息向隆武帝汇报。

现在,皇甫济在大乾殿,暗卫就把消息送到这里来了。

皇甫济从太监的手里接过,打开封印,取出一张纸来。

大概扫了一眼,皇甫济说道:“启禀陛下,这也是几首诗,也是出自周处之手。”

又是周处的诗?

隆武帝有些不感兴趣,淡淡说道:“朕就不看了。”

皇甫济再看了一遍:“启禀陛下,其中有一首,似乎与众不同,应该是好诗。”

嗯?

连皇甫济这个武夫都觉得是好诗,应该是很不错的。

隆武帝摆手:“呈上来,让朕看看。”

贴身太监立即快步下了台阶,从皇甫济的手中接过那张纸,又回身上台阶,恭敬地摆在龙案之上。

隆武帝拿起,开始仔细看。

“噢,是抒月的诗词。”

“嗯,这几首诗明显比周处诗会大赛的那几首,水平高多了。”

“或许是洪灾这个题目,确实有些难吧。”

隆武帝看完了前五首,就盯上了第六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立即,隆武帝的眼睛就亮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隆武帝的眼睛更亮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这五个字,一下子就写进了隆武帝的心里。

天底下,还有谁比皇帝更能体会这五个字的艰辛和害怕呢。

不一会儿,隆武帝读完这首词,立即拍案:“此子,有大才。”

“日后,但凡此子再有新作,第一时间送到朕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