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人住隔壁了,但院子里还住着其他人,两人不好在一个屋待太久。
蒋之恒休息了一下就回去了,他还有事要安排。
翌日。
蒋之恒伺候乾隆早读,等将祖训卷轴收好,乾隆看着他收拾好。
“这些天你就跟在御前吧。”
蒋之恒明白这是让他当眼睛,有什么事随时可以汇报。
“嗻”
这天后蒋之恒就和御前的一起当差,不过他有个好处,不用随时伺候乾隆,只有乾隆叫的时候才进去听差。
这会儿蒋之恒正和进宝坐在耳房,两人不算熟,也就在乾清宫见过,基本没怎么说过话。
进宝是个话不多的,蒋之恒见他面无表情一脸严肃,也不好主动开口。
恰巧小莫子给蒋之恒送来一本话本子,这就是他之前让小晨子在宫里说书的其中一本,正好已经送到宫外准备出版,现在书店还没开始卖。
蒋之恒拿着话本翻看了一下,主要是看印刷和插画,没什么问题便放在桌上。
进宝瞄到封面上的书名,不时地看一眼,蒋之恒想起进忠以前说过,进宝很喜欢去听说书。
蒋之恒眼里闪过笑意,随意地拿起话本子对进宝问道:“进宝公公可听过这本书?”
进宝看了一眼书面,收回目光点点头:“听过。”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住看向蒋之恒问:“这书是哪儿来的?我从没听过有纸书出来。”
蒋之恒笑着将书本递给他:“我刚好投了些银子,能提前拿到书,看看?”
进宝只纠结了一秒就点头接过书本,进宝嘴上说着谢,手已经自动翻开的书页。
第一页的彩色插画就已经让他把什么都忘了,立刻陷入了书本里。
见他看的投入,蒋之恒没有打扰,招来个小太监让他去添些水。
蒋之恒已经喝了两杯茶了,进宝才放下书,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有些不舍的把书递给蒋之恒。
“谢谢之恒公公。”
蒋之恒摆摆手:“书你拿着看吧,我不怎么看。”
进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怎么好意思。”
话是这么说的,但书正被他宝贝的抚平小心放到自己的小桌上。
蒋之恒笑着看他这珍惜的模样问:“进宝公公既然听过,怎么还这么喜欢纸书?”
进宝看着书面认真道:“宫里那些说书的小子们还是年轻了些,我觉得听着差点儿意思,所以他们说的每一本书我都会收集纸书再看看,感觉和听的时候不一样。”
蒋之恒赞同的点头,看书的时候可以脑补,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但说书的人是按自己的理解说,容易情绪固化。
想了想,蒋之恒看向进宝道:“我在书肆投了银子,下次要是有新书出来再让人给你送去。”
听到他这话,进宝眼睛都亮了,脸上再没了严肃,直接起身对蒋之恒拱手。
“那我就不客气了,之恒公公有什么事我能帮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看来进宝是真的很喜欢那些书,可以说是精神依托了。
蒋之恒自然明白进宝的帮忙是什么,只要不是有违乾隆意志的,他都可以考虑帮忙。
不过就这样也可以了,好歹不会对自己不利,他现在和进忠面上的避嫌主要就是为了防御前的人。
两人又聊了几句,期间进宝只是抿了两口水,他们这些随时要去御前伺候的人,不能吃太多东西,连水都不能多喝。
只有休沐和下值才能好好吃饭喝水,蒋之恒比起他们就没那么多顾忌了,乾隆一天都不一定叫他一次,只是他收到什么消息的时候才会主动进去。
乾隆既然是来巡视的,也不会一直待在巡抚衙门,听了官员汇报情况后,就安排了参拜晋祠。
蒋之恒跟在乾隆木辂旁步行,前面走着的就是进忠,只是人多眼杂,两人没有任何交流。
一路往悬瓮山晋祠去,两边的百姓跪了一路,早已准备好的侍卫和官兵都是严阵以待,没有任何人敢对乾隆不敬。
蒋之恒跟在木辂旁边不时转动眼睛观察两边的百姓,他的人都混在里面。
此时那些熟悉的人都低着头跪在人群里,蒋之恒微微转身看向跟在木辂后面的小莫子。
见他正悄悄的看自己,蒋之恒对他轻轻点点头,小莫子默默低下头。
在跟在乾隆身后进入晋祠后,小太监群里小莫子悄悄的退到最后面。
乾隆在殿中参拜时,蒋之恒慢慢移到殿外,跟着的官员都友好的让开路。
没多久小莫子低着头走到蒋之恒身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话,蒋之恒点点头,小莫子慢慢退回去。
一旁的官员虽然好奇,但也不敢开口问,开玩笑,御前伺候的太监能是简单的?
倒也有胆大的想套近乎,但蒋之恒只是笑并不搭话,那官员只能讪讪的退到身后。
有对蒋之恒陌生的朝堂官员和身旁的人小声说话。
“张大人,这御前有这么一号人吗?下官怎么没在养心殿见过他。”
张廷玉看了一眼蒋之恒,微微皱眉,他也不熟悉蒋之恒,但他已经打听过了。
“他是乾清宫的总管太监蒋之恒,伺候皇上早读祖训的。”
至于其他的,他也没打探出什么,见蒋之恒也没什么特别的,在乾隆身后也没见召见他,就和来凑数似的。
想到这里,张廷玉没有再关注蒋之恒。
而蒋之恒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他们之前在城外见过的那个中年人,似乎和其他特意来拜见乾隆的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