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99章 无为福胜分

修仙修傻了 第199章 无为福胜分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在小普对“净心行善分”深入领悟并积极践行的过程中,只树给孤独园里依旧充满着浓厚的修行氛围。每一位修行者都在各自的修行道路上不断探索,法堂中时常传出对佛法热烈讨论的声音。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柔和的日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法堂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佛陀如往常一样,端坐在法座之上,周身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众弟子们整齐地排列着,满怀敬意地等待着佛陀的教诲。

佛陀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随后,那慈悲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在法堂中响起:“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小普听闻,心中不禁对佛陀的问题展开思索。“世尊以恒河沙来起问,恒河我们都知道,那里面的沙粒细如尘、多如繁星,数都数不清。现在说像恒河沙数量那么多的恒河,这是用一种层层递进的夸张说法,来形容数量的庞大无边 ,世尊必然是要借这难以想象的数量,引出后面更为深奥的法义。”他下意识地看向须菩提,期待着长老的回应。

须菩提恭敬地双手合十,回答道:“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佛陀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小普心中一震,“用七宝装满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去布施!七宝,那可是世间珍贵无比的宝物,三千大千世界已经是广阔无垠,如今还有恒河沙数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得是多么庞大的财富,得能帮助多少人啊,这样的布施,按常理来说,所得的福德肯定是多到无法想象。”他紧紧盯着须菩提,等待着答案。

须菩提答道:“甚多,世尊。”

小普本以为这就是答案,可佛陀接下来的话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小普心中泛起层层波澜,“仅仅是受持咱们这部《金刚经》里的四句偈语,再给他人讲解明白,所得的福德就能超过前面那般巨额财富的布施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仔细想想,四句偈语虽短,却一定是浓缩了《金刚经》的精华智慧。受持,意味着要从内心真正领悟、接纳这其中的法义,并且依此修行。为他人说,更是将这份智慧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接触、受益。难道说,这智慧的传递,能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远远超过物质上的给予?”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探寻的渴望。

法堂中一片寂静,众人都在默默思索着佛陀的话语。许久,一位年轻的比丘忍不住站起身来,问道:“世尊,为何受持、解说此经的福德,能胜过如此巨额的布施呢?”

佛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看向众人。这时,须菩提开口解释道:“世尊,物质布施虽能给人带来一时的帮助,但其福德是有相的、有限的。而受持、解说此经,是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他人,引导众生开启内心的智慧,从根本上解脱烦恼痛苦,这是无相的、无尽的福德。”

小普听着须菩提的解释,心中似有所悟。“须菩提长老说得对,物质布施,比如给饥饿的人食物,给寒冷的人衣物,确实能解决他们当下的困境,但这只是暂时的。人的**无穷无尽,物质永远无法真正填满内心的空虚,而且这些物质也会随着时间消逝。可《金刚经》里的智慧不一样,它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让我们看清世间万物的本质是虚幻无常的,不再被贪嗔痴等烦恼束缚。当一个人内心解脱了,他获得的是长久的、永恒的安乐,这种影响会不断扩散,就像涟漪一样,影响身边的人,甚至影响后世。如此看来,传播佛法智慧的福德,确实远超物质布施。”

小普开始深入思考,物质的布施固然重要,但它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物质需求。而佛法的传播,却能让众生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一切皆为虚幻,从而放下执着和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种从心灵深处带来的改变,才是真正的福德所在。

他又联想到自己曾经在帮助他人时,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有时对方只是暂时解决了困难,内心的困惑和烦恼依然存在。如果能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或许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想到这里,小普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决定在今后的修行中,更加努力地受持《金刚经》,深入领悟其中的智慧,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普更加勤奋地研读《金刚经》。他每天早早起床,在静谧的山林中诵读经文,感受着佛法的博大精深。每一次诵读,他都能从经文中领悟到新的含义,内心也变得更加平静和坚定。

有一天,小普在只树给孤独园的小径上散步,遇到了一位正在为生活琐事烦恼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满脸愁容,向小普倾诉着自己的困扰。小普耐心地倾听着,等他说完后,便引用《金刚经》中的语句为他解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无常的,我们不应执着于这些琐事,而应放下心中的执念,寻求内心的解脱。”

修行者听后,若有所思,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他感激地对小普说:“多谢你的开导,让我明白了许多。”

小普看着修行者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深知,自己只是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了对方,而真正帮助他的,是佛法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普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有些人对佛法持怀疑态度,有些人则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小普始终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引导着每一个人去领悟佛法的真谛。

在一次法会中,一位学者模样的人向小普提出了质疑:“你所说的佛法,太过虚无缥缈,如何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小普微笑着回答:“佛法并非虚无缥缈,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能帮助我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当我们领悟到一切皆为虚幻,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内心便能获得平静和自在。这种内心的平静,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学者听后,陷入了沉思。许久,他微微点头,对小普表示敬佩。

通过一次次的交流和传播,小普发现,佛法的智慧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播撒在人们的心中,就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佛陀所说的“受持、解说此经,福德胜前福德”的含义。

在修行的道路上,小普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他的内心越来越平静,对佛法的领悟也越来越深刻。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还很漫长,但他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众生受益。

在一个月圆之夜,小普独自坐在庭院中,仰望着明月。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让他的内心格外宁静。他回顾着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从最初对佛法的懵懂无知,到如今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帮助他人,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收获。

小普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中感恩佛陀的教诲,感恩每一位帮助过他的修行者。他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他也在心中许下宏愿:愿自己能够在佛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更多的人听闻佛法,获得解脱。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小普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他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踏上修行与传播佛法的旅程,去追寻那无尽的智慧和慈悲,让佛法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