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棠未语半春休 > 第45章 菌火锅

海棠未语半春休 第45章 菌火锅

作者:乐鑫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2:45:16 来源:小说旗

大家听说后,都责怪她太任性,怎么能以身试毒呢?如果有个万一怎么办?孙月娘是对自己有信心,上世她生活的地方,人们对蘑菇的喜爱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了,中毒了,就进医院,不怪蘑菇,都怪自己没炒熟,总结经验后继续吃,每年都有吃蘑菇中毒身亡的人,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大家对蘑菇的热情,以至于政府,学校,每到这个季节都要在各种场合,用各种方式提醒大家不要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

孙月娘带头盛了一碗汤慢慢喝,大家也都开始吃了,这个汤,嗯,孙月娘觉得词穷了,鲜到无法形容,野鸡肉质鲜美,汤汁浓郁,加上新鲜的野蘑菇,那就是鲜上加鲜,只尝了一口,大家就被这从未尝试过的味道给征服了,这也太好喝了吧,以前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鲜的东西。

两位老人也是啧啧称奇,大家以前也吃过蘑菇,但是并不觉得有多好吃,今天这味道,绝了。大家又尝了炒的蘑菇,菌子的鲜味和腊肉的香味碰撞在一起,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总而言之就是好吃,子龙直接干了两碗菌子拌饭,又喝了两碗菌汤,直到肚子真的放不下了才停下来,其他人也差不多,浩哥,娟姐,瑜姐几个小孩子也乖乖吃饭,浩哥平时最挑食,今天也不用追着喂,自己把自己喂得饱饱的。

几个小孩边吃边吵着下次也要去采蘑菇,孙月娘答应过几天带他们去。子姝问孙月娘是

不是也想在好客来推出菌火锅,孙月娘自然是有此意的,这么好吃的东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再说那么多蘑菇烂在山里也太可惜了,于是没过几天,好客来店外就竖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本店最新推出菌火锅,欢迎品尝。菌火锅一出,又引起了食客们的追捧,去好客来吃饭又要排队了。

山上的蘑菇能卖钱,而且价格还不低,这又给了大家一条赚钱的路子,住在山边的人尤为高兴,今年来钱的门路似乎特别多啊。尤其是孩子们,这个钱,他们也能赚,于是大家成群结队的去找蘑菇,别说,小孩找的不见得比大人少,第一次自己赚到钱的小孩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找蘑菇更加用心了。

这天吃完饭,公公宋成广开口说话了,“最近来私塾报名的孩子有点多,我们的两个班都满了,再多的话就没地方了,夫子也教不过来。孩子们愿意读书是好事,我不忍心将人拒之门外,但是私塾容不下更多的孩子了。”

子安听祖父那么说,知道他这是希望自己提点建议,夫子不够可以请,但是宋家的私塾不大,就只能容纳两个班四十多个学生,想要扩建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周围都是别人的房屋,也不可能让人家搬走。

他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其实全县的教育问题他也是很关注的,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要改变命运提高身份地位,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退一步说,就算考不上,识得几个字也是好事。但是读书可是一笔高投入,家里有钱的,直接请夫子到府上,把族中适龄的孩子都聚在一起学,条件差一点的,就去宋家这样的私塾,村子里的孩子,条件不好,大多数都没机会念书。

孙月娘看他们都在沉思,就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子安啊,我以前听你父亲提过,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教育弄得特别好,村子里有村学,负责帮孩子们开蒙,教孩子们识字,读一些简单的书,乡里有乡学,级别比村学高级一些,教的东西也更难一些,最后就是县学,专门挑乡学里出类拔萃的学生,进入县学的人主要目标就是科考了,我觉得这样好,多数孩子都能受教育,你们觉得怎么样?”

宋成广和宋子安听了都拍案叫绝,这个方法好啊,村里的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学得好的就可以继续往上走,学得不好的不管怎样,都能识几个字,有利无害啊。宋子安高兴过后又疑惑的问:“父亲竟然去过这样的地方,就我所知的,大越国好像没有这样的先例,如果有,那一定要全国推广了。”

孙月娘就知道不可能轻易骗过子安的,她说:“你父亲也是这样说的,他说那个地方很远,他应该也没有亲自去过,只是听人说起,心生向往,才会和我提起吧。”“原来如此。”宋子安很聪明,孙月娘只需要随便提一下,他就有了思路,教育是件大事,他要好好策划一下,把这件事做好,心里有了想法他就坐不住了,和祖父祖母,母亲告别后就回县衙了。

子姝一家今天也在,现在也准备告辞了,李敬德说:“岳母,上次您救的那个孩子一家昨天来医馆了,他们想亲自来府上向您致谢,我担心打扰到岳母,就婉拒了。”孙月娘点点头,她为人一直比较低调,她不想出名,女婿的做法很合她的心意。

李敬德又兴奋的说,“岳母,昨天有一个病人在医馆晕倒了,我用了你教的方法,把他救醒了。你教的方法可真管用。”子姝问到:“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到娘还会这种救人的方法?”孙月娘只能编了个理由糊弄过去了,还好子姝也没有一直追问。母女俩又说了一阵,子姝一家也告辞离开。

七月份,辣椒开始丰收了,清山酱菜坊开始大规模的收购红辣椒,当然之前有勤快的种得早,现在他们的第二波辣椒都已经开花了,在南方就是好啊,一年可以种很多季。

稻田里,稻子早已抽穗,有的已经逐渐饱满了,田埂上的黄豆也成熟了,不过还得再养几天,田里的稻花鱼也开始陆续上市,别说,这种鱼和其它的鱼还真不一样,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加细腻,煮出来的鱼汤汤汁呈奶白色,没有河鱼的泥腥味,一上市就受到了追捧,所以销量非常好。

好客来又上了新菜,黄焖稻花鱼,清汤稻花鱼,稻花酱鱼……食客们又开始奔走相告了。清山县的码头一如既往的忙碌,隔三差五的,大家就会看到一条装满酱菜的船离开,过两天是一条拉满土豆的船,再过几天,又是满载稻花鱼的船,大家都在感叹,清山县人民的好日子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