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棠未语半春休 > 第46章 建学堂

海棠未语半春休 第46章 建学堂

作者:乐鑫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2:45:16 来源:小说旗

这几天,宋子安又开始忙了,他召集了各个乡的里正,商谈办村学和乡学的事,里正们听了县令的安排,心里都是喜不自胜,都立刻起身感谢:“宋大人此举利国利民,我们代替父老乡亲感谢大人恩德。”

宋子安也回礼到:“能得到大家支持,宋某人也深感荣幸,只是这件事做起来不容易,接下来还要麻烦各位召集各村村长,告知此事,村学的建设由村长全权负责,各家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村学建好,乡学就有劳在座各位操心了,至于教书先生,大家也可以推荐,有秀才功名的即可胜任,县里也会选拔人才,来支援大家,还有资金问题,大家先动员乡里的乡绅望族捐钱,请告知他们,只要捐了钱,不管多少,县里都会制作功德碑,记录他们的功德,让清山县人民永远记住他们的恩德,我也会想办法,给大家筹一些,困难会有,但是只要想办法,一定会解决。总之,这件事关乎咱们清山县的未来,关乎每个孩子,请大家都尽全力去做。宋某在此感谢各位,并静候各位佳音,”说罢就对众人拱手作了一揖。里正们赶紧回礼,大家心中感激,宋大人真是好官,一心为老百姓做实事,同时心中也暗下决心,一定尽力要办成此事。

回去后,里正们就召集各村村长,告知此事,村长们听了都很激动,村子里的娃娃们有书读了,太好了,今年大家的收入增加了,好多家都想送孩子去上学,可是私塾离家太远了,而且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大家正愁此事,没想到县太爷就要帮忙解决了,这真是瞌睡碰上了枕头,正合了大家的意。

各村长都表示一定会发动村民,办好此事。于是,各村长回村后,立即召集村民们告知了县里的决定。话不需要多说,乡民村民们真的很朴实,大家对受教育也是真的很向往,所以,接下来,各村,各乡就掀起来轰轰烈烈的建学堂运动,男人们上山砍木料,运石头,女人们在家做饭,帮忙挑水以及搬运一些轻一点的东西。

小孩们也没闲着,这建的是他们的学堂呀,听说建好后大家都可以去读书了,连女孩子都可以。他们也都来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没有人偷懒,因为村长说了,不出工也不出力的家庭,学堂建好后,孩子也别想来读书。

出钱的话多数家庭都舍不得,毕竟大家赚点钱真的不容易,但是力气大伙都不缺啊,于是大家干活都很卖力,当然也有出钱的,主要是人不在家,在外面做生意的,没法出力,就出钱吧。

现在就有几位婶子在聊八卦:“你听说了吗?王家村的大丫,一下就捐了五十两。”“听说了听说了,把她的大伯和大伯娘气得半死,听说她大伯母硬是在村子里骂了两天两夜,骂她是个败家丫头。”“她有什么好骂的,又不是她家的钱,大丫自己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谁让他们之前不干人事,现在大丫发达了,又想去攀扯,要我是大丫,也不会理他们的。”

“就是,还有秀姑,也捐了十两呢!”“听说那些在酱菜坊工作的都捐钱了。”“她们一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呀,要是我能赚那么多,我也捐。”其它村也有这样的情况。过几天又传来了大消息,好客来捐款五千两,清河酱菜坊捐款两千两,孙家砖厂,瓦厂,陶厂总共捐款两千两。

话说最近孙家的生意也是好了很多,陶厂光是酱菜坊的订单,每月都有几百两的进项,最近要盖房子的人越来越多,砖瓦厂的订单不断,那些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的干。还有美食街的商户们,都多多少少为自己的村子捐了钱。

看到县太爷的家人这么爽快大方,其它的有钱人也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博得一些好名声,毕竟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有这种可以留名后世的好事,现在不做,后面可能就没机会了。县太爷说了,捐款的人,不论多少,都会上功德碑的。于是那些还在观望的乡绅富商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每天到县衙捐款的人络绎不绝。

各个村子里建学堂的工地在加班加点的干活,因为再过一个多月,就进入秋收时节了,到时候大家都要先收割粮食,要不然来两场雨,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所以建学堂这件事一定要在秋收前完成。

人心齐,泰山移,全村人一起努力,速度非常快,而且里正去巡视时,会时不时透露一下其它村的进度,没有哪个村子想拖后腿的,大家都想当第一,学堂越早建好,孩子们就可以越快开始学习,这样一想,大家干劲更足了。就在清山县热火朝天的建学堂时,没人注意到一骑快马又跑出清山县城,直奔京城去了。

过了半个月,京城来了钦差大人,来清山县视察工作了。这位钦差大人姓陈,名文举,是有名的御史,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经常在御前耿直进言,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虽然有时也恨他不懂进退,不过皇帝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国为民,而且皇帝知道大越国离不开这样的忠臣,于是对他一直很器重。那么这次为什么是陈御史来做这个钦差呢?

原来,前几天王丞相又在御前赞美他的女婿了,据丞相所说,那这个宋子安当真了不得,干的事确实利国利民,但是陈御史有点不信了,他在御前提出质疑,王丞相是不是有意提携自己的女婿,故意夸大宋子安的功劳,王丞相也不和他吵,笑眯眯的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要不陈御史亲自走一趟,帮陛下确认一番。

陈御史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了,他此生最讨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于是就主动向皇帝请缨,亲自来清山县走一趟。皇帝对于这件事乐见其成,于是就派陈文举为钦差大臣,到清山县视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