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3章 (13)身有三百六十五穴,哪些灸刺需谨慎?

原文: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医经络穴位的知识,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通过刺激这些点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首先,“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这句话,指的是在治疗温病(一种中医病名,通常指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时,可以选择五十九个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这些穴位的选择是基于中医对温病病因病机的理解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则是指人体总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这个数字在中医经典文献中有所记载,并被认为是与一年中的天数相对应,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中医研究对穴位的认识和定位已经更加精确和细致,不再局限于这个具体的数字。

“其三十穴,灸之有害”,意味着在进行艾灸治疗时,有三十个特定的穴位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调和气血、温通经脉。然而,如果这些穴位恰好位于皮肤较薄、血管神经密集或靠近重要脏器的部位,艾灸时的高温就可能带来烫伤、神经损伤甚至脏器功能受损的风险。

“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则进一步强调了针刺治疗时的风险。针刺疗法通过细针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穴位,如靠近脊髓、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或神经干线的位置,如果针刺手法不够精准或力度掌握不当,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脊髓损伤、神经损伤、脏器出血等,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穴位的定位和操作方法。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以及所选穴位的解剖结构,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进行治疗,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原文: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

在中医理论中,“脉四损,三日死”这一说法,听起来颇为严峻,但实际上它是对一种极端病理状态的描述。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脉四损”。

“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呼吸四次的时间内,脉搏应该跳动多次(具体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远多于一次)。然而,当病人出现“四损”的情况时,他的脉搏在健康人呼吸四次的时间内只跳动一次,这明显表示脉搏跳动极其微弱和缓慢,是病情危重的征兆。

至于“三日死”,这并非一个绝对的判断,而是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人的生命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威胁。

总的来说,“脉四损”是对病情危重的一种中医描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锐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理论虽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我们还需要结合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全面评估和治疗疾病。

原文: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

在中医理论中,关于“脉五损,一日死”的论述,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脉五损”并非指某种具体的疾病名称,而是对一种极端病理脉象的描述。

“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呼吸五次的时间内,脉搏应该跳动多次(具体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然而,当病人出现“五损”的情况时,他的脉搏在健康人呼吸五次的时间内只跳动一次,这明显表示脉搏跳动极其微弱和缓慢,是病情极其危重的征兆。

当脉搏出现“五损”这种极端情况时,往往意味着病人的气血已经极度衰弱,脏腑功能严重受损,生命活动即将走到尽头。因此,“脉五损,一日死”这一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确实反映了中医对于病情危重的深刻认识和警示。

总之,“脉五损,一日死”这一中医理论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它确实提醒我们在面对病情危重的病人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锐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原文: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在中医理论中,“脉六损,一时死”这一说法,听起来颇为触目惊心,但实际上它是对一种极端病理脉象的严重警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脉六损”并非一个具体的疾病名称,而是对一种脉象的形容和分类。

“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人的呼吸六次的时间内,脉搏应该跳动多次(具体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远多于一次)。然而,当病人出现“六损”的情况时,他的脉搏在健康人呼吸六次的时间内只跳动一次,这明显表示脉搏跳动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是病情极度危重的征兆。

当脉搏出现“六损”这种极端情况时,往往意味着病人的气血已经极度衰竭,脏腑功能严重受损,生命活动即将走到尽头。因此,“脉六损,一时死”这一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确实反映了中医对于病情危重的深刻认识和警示。

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脉搏的跳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因此,在评估病人的病情时,我们还需要结合更多的临床指标和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同时,对于病情危重的病人,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