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五章 (20)二桂枝越婢汤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第五章 (20)二桂枝越婢汤

作者:澄明之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6:06:40 来源:小说旗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在中医理论中,“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一描述,蕴含了深刻的医理与辨证施治的原则。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症状:“太阳病”是外感病初期的统称,主要病位在体表,与风寒等外邪侵袭有关。“发热恶寒”是太阳病最常见的症状,表明体内正邪交争,正气欲驱邪外出而发热,同时外邪束表,卫阳被遏而恶寒。“热多寒少”则提示病势有所发展,热邪逐渐占据上风,但寒邪尚未完全退去。“脉微弱者,此无阳也”,这里的“无阳”并非指阳气完全丧失,而是相对于病邪而言,正气显得虚弱,脉象微弱,反映了正气不足,驱邪无力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谈谈治疗原则:“不可发汗”,是因为患者此时正气已虚,若强行发汗,不仅不能驱邪外出,反而可能更伤正气,导致病情恶化。“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了一种既解表又顾里的治法。桂枝二越婢一汤由桂枝汤与越婢汤按比例组合而成,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越婢汤则能发散风热,清热利水,适用于外感风热兼有水肿之证。两者合用,既能解表清热,又不至于过汗伤正,符合患者“热多寒少,脉微弱”的病情特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原文: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谢邀。

这组药材及其剂量,是出自“大青龙汤”方剂。在古代中医的计量单位中,“铢”是一种重量单位,而现代我们更习惯于使用“克”作为重量单位。下面,我将为你进行剂量和成分的换算,以及简要的成分介绍。

剂量换算:

桂枝(去皮)十八铢:约等于6克(古代1两约等于现代30克,1铢约等于0.65克,但此处为大致换算,实际可能存在微小差异)

芍药十八铢:约等于6克

麻黄十八铢:约等于6克

甘草(炙)十八铢:约等于6克

大枣四枚(擘):大枣的剂量换算较为灵活,通常根据大枣的大小和品种有所不同,但四枚大枣大致相当于现代约12-15克

生姜一两二铢(切):约等于4.2克(1两约等于30克,加上2铢即1.3克)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约等于8克(24铢约等于15.6克,但考虑到石膏的质地和煎煮方式,此处稍作调整,以便更好地控制剂量)

成分介绍: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功效。

芍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是发汗解表的要药,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等症状。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能缓和药性,防止发汗太过。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药物吸收,同时也有一定的缓和药性作用。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能协助麻黄发汗解表。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能制约麻黄的温热之性,防止发汗太过而伤津。

综上所述,这组药材及其剂量换算成现代单位后,大致为桂枝6克、芍药6克、麻黄6克、炙甘草6克、大枣12-15克、生姜4.2克、石膏8克。这是“大青龙汤”方剂的标准剂量,但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原文: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首先,“上七味”指的是方剂中的七种药材,即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炙甘草、大枣、生姜和石膏。这七种药材共同构成了“大青龙汤”方剂。

接下来,“以水五升,麻黄煮沸,去上沫”是煎煮的第一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麻黄需要先煮沸,以去除其表面的浮沫。这是因为麻黄中含有一些挥发油和杂质,通过煮沸可以去除这些不利于药效的成分,同时保留麻黄的有效成分。这一步是煎煮“大青龙汤”方剂的关键之一。

然后,“内诸药,煮取二升”是将其他药材加入已经煮沸的麻黄水中,继续煎煮,直到药液浓缩至二升。这一步是方剂中各药材有效成分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过程。

接着,“去滓”是将煎煮后的药液过滤掉药渣,只保留药液。这是为了确保服用的药液纯净无杂质,便于吸收和发挥药效。

最后,“温服一升”是将过滤后的药液分为两份,每次温服一份(即一升)。温服可以确保药液不会过于寒凉或过热,从而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