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战雷x方舟:如何在这片大地谋生 > 第97章 世界发展

战雷x方舟:如何在这片大地谋生 第97章 世界发展

作者:一个闪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6:27:21 来源:小说旗

1078年前,维多利亚科学家珍尼特·朗费罗提出“若再不对现有的源石工业环境与源石废料排放做出合理化改进,长年累积的源石工业排放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一结论,不过这最终招致了维多利亚学术圈学者的联合抵制与嘲笑,珍尼特·朗费罗最终推出维多利亚加入黑钢国际。(泰拉版寂静的春天)

1080年,石棺事件幸存者谢尔盖建立新的研究所,同年,鲍里斯伯爵拓建切城工业区。

而炎国的坦克发展技术迎来突破,开发出适配于现有底盘的源石引擎,其可以推动该80吨重的底盘达到46km\/h,后退极速则是13km\/h,前进加速度较慢,后退加速度较快。车体底盘防御方面与鼠式不同,该底盘对于后部防御并不多,装甲严重削弱,因为炎国高层认为后部基本不会遇敌,因而下令该坦克只需兼顾正侧三个方向的敌人。

车体正面首上为120mm,倾角53度,首下140mm,倾角47度,均为均质钢。侧面装甲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类t34(stz)布局,上部分为40度倾斜装甲,厚度100mm,下部分为垂直装甲,厚度为70mm+外侧40mm群甲,均为均质钢。屁股装甲与锅盖头相同,为45mm+向内倾角20度。车体布局与鼠式类似,乘员舱与动力舱之间的隔板为20mm均质钢。发动机舱盖45mm,格栅5mm。

炮塔并非采用与鼠式相同的结构,实验发现该结构存在炮弹易从炮塔下半部分向下弹入顶甲,尽管姬蚩所给出的草稿图中在发动机格栅前面添加了三个隔板以减少跳弹几率,但谨慎的炎**工科学家并不愿意冒这种风险,在数次试验后敲定了最终方案,即正面装甲布局为上部分向内倾斜50度,并且靠外部的装甲向内缩窄,整体看起来与带英的挑战者的炮塔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它没有复合装甲。侧面为100mm+40mm群甲(该群甲与带英的巡洋坦克IV相同),炮塔后部为80mm,同样是没有重点防御。顶甲为了乘员组安全考虑,将其加厚到了60mm,驾驶舱顶部的装甲则是后续加上了一块20mm的钢板,舱门仍为40mm没有改变(主要受舱门原定的弹簧影响,无法承受更多的重量)。

主火炮使用了原来炮兵使用的100mm凤凰加农炮改装而来,后来为了满足反装甲与堡垒需求,倍径加长,并且开发出了Apcbc与AphE两种穿甲弹药,该火炮在1080年被正式命名为80式100mm凤凰加农炮b型。AphE在100m处垂直穿深为243mm,60度斜穿为84mm,斜穿优秀,远距离衰减较小,1000m处垂穿205mm。副炮则是主要支援步兵用,因此只是将原步兵用的随行76mm72式步兵炮进行改装后装到炮盾上与主炮绑定,该炮只可以发射杀爆弹与烟雾弹,不过反轻装甲与软目标单位足够了。80式凤凰b火炮配有尾舱自动装弹机,爆发装填可缩短到5s一发,常态装填为6.3s一发。待发弹33发,总备弹63发。副炮为手动装填,无代发弹药,总备弹80发。(爆发装填是指全车主要能耗集中在装弹机上使其达到最大效能。)炮塔转速9.4度每秒,炮镜为4倍到6倍放大。俯仰角为负8度,正20度。

成员组为5人,与鼠式相比少了一名装填手。无双稳,无辅助设备。

该坦克在80年定型,因而被称作80式重型坦克,不过并没有正式编号,因为时过境迁的原因,当军工科学家们终于是将其差不多完工时,外部又传来说:“现在那个叫无人机的东西兴起了,它们会从高空投放下炸弹!”

科学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天都塌了,不过姬蚩想了想,说这个东西交给他去搞定,让他们先去测试。

这东西虽然没有陆行舰那样的厚重装甲与巨大火炮,但是其比陆行舰便宜多的成本和与步兵绝佳的配合都让姬蚩知道,这个东西可不能放弃,一旦整出来,对于敌人的近乎所有的步兵单位来说都是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维多利亚那边也研发出了全新的氧化剂,它的效果虽然不比现有的氧化剂优秀,但是重点在于其持久,且体积小,能与源石发生长时间的反应放出热量,这让他们看到了研究飞行器的希望。

即便是浓厚的源石云,也压不住泰拉人想要飞天的希望。

在历经几个月的研究后,便制造出了泰拉第一架单翼螺旋桨飞机,尽管它的成本有些高,但是它的首次飞天则是带给了这片大地的诸国震撼,泰拉的作战方式似乎在此之后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乌萨斯也在搞坦克,自从炎乌战争之后,看到了巴尼聂楚夫的坦克所发挥的威力之后,便也开始了相关研究,不过与鼠式的高大威猛不同,他们转而选择了相对小巧且更多的倾斜装甲,以至于事物出来后,众人一致质疑它的作战效能。

该车的正面装甲为首下70mm70度,首上35mm73度,这种极致的倾斜装甲带给了它无与伦比的跳弹能力,但是侧面与后部的装甲则相对平庸,侧面为60mm,无倾角,后续则是有加上5mm的结构钢用作工具箱,履带部分无群甲。后部装甲为40mm向内倾角17度,有挂两个5mm厚的均质钢做的方壳子当配重块。顶部为30mm,发动机舱盖同为30mm,格栅则为10mm。

炮塔方面,乌萨斯人一开始开创性的使用了无人炮塔,即用观瞄部分为摄像头,画面通过电线传到下方乘员舱。不过因为太过于昂贵,后面放弃无人炮塔的构造,转而使用半露出式炮塔,即炮闩裸露在外,炮弹由自动装弹机装填,且乘员相对车体部分露出脑袋以方便使用与炮管绑定的炮镜。正面装甲为向外倾斜67度的100mm,因为被弹面积较小,所以一般来说很少会命中这个部分,反而是车体部分命中的概率更大。侧面为垂直的70mm均质钢,后部为60mm铸造钢,形状较为圆润。顶甲为40mm。

火炮方面,因为车体原因无法使用口径太大的火炮,乌萨斯军方决定使用85mm野战炮,这是一门1074年定型的火炮,1076年投入生产,其便宜重量轻巧火力凶猛的特性深受第四集团军的喜爱,军工科学家们加班加点研发出了穿甲榴弹,垂直穿深在100m可达180mm,60度斜穿71mm,但远距离上衰减有些严重,在1000m处垂直穿深衰减为130mm。其也可以发射破甲弹,穿深为340mm,并且由于源石特性,在金属射流射入后会有少量源石尘进入车内造成源石感染。装弹机为转盘式,爆发装填4s一发,常规5.7秒一发,待发弹49发,总备弹69发。俯仰角为负10度正17度,无双稳,无辅助设备。炮塔转速为17度每秒,炮镜为恒定7.1倍。

发动机可带动40吨重的车体以63km\/h的速度前进,后退极速为-8km\/h,功重比较高,加速到极速无需太多时间。

该坦克工程代号为443,因为研发出来的那年为1079年,即乌萨斯建立的第1048年,因而该坦克被命名为特48。

莱塔尼亚因为坚持巫王的金律乐章,即便在得到炎乌战争的消息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展坦克,导致其在该技术上落后了起码十几年。

哥伦比亚对巴尼聂楚夫的坦克感到兴趣,曾有高层出面想让巴尼聂楚夫展示技术,但遭到了拒绝。不过后来有偷拍到画面,得以让哥伦比亚政府出资让各大军工企业设计相关事务,即使如此,哥伦比亚也浪费了数年时间,直到1080年仍未有实车出厂,仍然停留在图纸阶段。

卡兹戴尔由于维多利亚工业大摸底的原因,有几名萨卡兹成功学成些东西归来,受到魔王的接见,卡兹戴尔的工业得以有了些发展,不过面临着金属资源短缺的问题。魔王特蕾西娅决定优先建立源石精加工厂,由王庭出资(特蕾西娅也惊讶于这群老东西会出资,但事实就是如此),建立了两座源石精加工厂,鉴于其污染较为严重,因而被设立在卡兹戴尔城外,并由摄政王派兵把守。这片土地上的源石终于是得到了利用,被提炼成纯度较高的源石出口。对于卡兹戴尔的发展,周围各国似乎是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并没有明面上的阻碍,但暗地里的小手段就比较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