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河矩阵 > 第二章 星汉灿烂

星河矩阵 第二章 星汉灿烂

作者:燕京徐成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07:0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幕降临。排成一列的射电望远镜,向夜空的深处发去询问。抬头望,这里有北京最美的一片星空,漫天的繁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星汉灿烂,有人循光而来。

晚间10点钟,满天的繁星在雷达的衬托下,银河也显得更加神秘。

大叔带着他俩进入观测室,打开穹顶。

射电望远镜是通过天线接收天体的发射的无线电波,这些电磁波被收集并聚焦到焦点上。通过使用探测器(CCD)将这些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数字图像或光谱,从而分析天体的成分、距离和运动等信息。

他俩晓得,虽然在理论上明白,但实际操作上还是生疏的。

大叔看俩人很是谦虚好学,也乐意去教他们。

斜看了他俩一眼说:“这些似乎觉得老生常谈,看你俩又如此认真;即使不拿笔记录下来,也必须牢记好信号的规律。接收到的原始信号是强弱变化的信号强度曲线。

比如说,5月15日,也就是前些天,俄罗斯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这是泽连丘克斯卡亚的RATAN(拉坦)-600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一个波长为2,7CM的强无线电信号,信号强度估计为0.75央斯基。接收到信号的具体时间是,18时01分15.65秒(恒星时)。

根据推算,RATAN-600接收到的信号位于武仙座,距离地球约95光年的一颗恒星系中发出,如此远的距离,信号经过衰减,地球还能收到相对强烈的信号,如果是地外文明发送的。

红色曲线为实际接收到的原始信号强度,绿色曲线则是假设信号源自恒星HD 164595的话,理论上预期应该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化。

尽管吉尔斯特强调,(没有人宣称这个信号是地外文明所为),但不妨碍这条消息被炒成(有生之年系列的超级大新闻),在公众号或者朋友圈里吸引大家的眼球。”

坐在一旁的郝秋岩慷慨激昂:“哇塞,我也认为在有生之年能够有如此大的突破,在走不动道的时候,会对我的儿女们说,这是你爸爸耗费毕生的经历,得到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发现了外星文明,我见到了外星人。”

米棣狠狠地瞅瞅他,说:“不要得意忘形,你想给自己点颜色?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

郝秋岩带有隐晦地说:“真的,你说的比唱的好听,赶紧学习观测吧,大叔不能陪我们过通宵。”

大叔听出了他的意思,冲他笑笑说:“学会它,拿下它,不是很难。”

又重新扭过头去,接着说:“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正负电子构成,由于正负电子的运动,所有物体都会向外发出电磁波,它们的波长由能量而定。宇宙中就有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等等。

而射电望远镜实际上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由于地球大气层吸收了来自宇宙的大部分电磁波,只有可见光和部分无线电波可以穿透大气层。天文学把这一部分无线电波称为射电波。

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人类听取宇宙的声音,从而揭晓宇宙奥秘。但相比地球上的信号,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宇宙信号非常微弱。

打个比方,截止目前,即使将地球上所有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能量加起来,仍然没有一片树叶掉落在地上的能量大。

这些东西作为博士生,说是你们都懂,但我还是要说,射电望远镜的天线会感应到电磁波,并将感应得到的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由电压信号得到功率大小。这个功率值就是我们记录下来的信息。

实际上,它与卫星电视天线接收器的原理大同小异。”

米棣说:“我俩是本本主义,实践才能出真知。你告诉我们观测上面的知识,也是你这么年来积累的经验;像大叔这样的人,也是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

大叔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受用,眉开眼笑的。他让米棣换到自己的位置,手把手地教。

接收器上,出现了各种强弱不同的天体信息。

他俩在想,大叔应该是个没在教育界站住脚的人,对这件事似乎耿耿于怀。如今抓到两个对知识渴望极强的年轻人,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东西全都塞给他们。

大叔不厌其烦地说着,他俩也不厌其烦地听着。

“射电望远镜具有两个基本指标,第一是分辨率,它反映的是区分两个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电点源的能力;与波长成正比,与望远镜的口径D成反比。第二个是灵敏度,它反映的是探测微弱射电源的能力,与接收面积成正比;一般来说,分辨率与口径成正比,因此,想要射电望远镜有高分辨率,必须对应很小的口径。

但是有得必有失,若口径很小,接收有效面积也会很小,就会导致低灵敏度。

可见,高分辨率与高灵敏度似乎是个矛盾的概念,而英国赖尔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用两地望远镜之间的直线(基线)长度,来代替真实孔径,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灵敏度指标的分离,极大低提高了射电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

他俩洗耳恭听,一个说声“哦”,一个说声“是是是”,好个极富敏而好学的天文观测态度。

大叔说:“宇宙在刚刚诞生之初啊,温度、能量特别的高,以至于电子和质子都是处于游离状态,也就是等离子状态,所以这个时候的宇宙就像一锅浓浓的等离子烫,光子在这种环境中无法长程传播的,因为它会不断的被碰撞,就像太阳此时的情形一样。

那么随着宇宙的暴涨,温度逐渐地降低,直至降至质子和电子可以结合成中性的原子,也就是最简单的氢原子时,光子便自由了,这时它就可以脱离这个囚禁的牢笼,成为创世后的第一缕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么温度降至可以让质子电子结合的时间......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深夜,大叔也已经哈欠连连。

今夜无眠,这里的夜晚能看到很多星星。星星为你闪烁。整个星空为你闪烁。

宇宙背景辐射(CNB)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现象,它揭示了宇宙的早期状态。

CNB的温度在各个方向上都是2.73开尔文,这种各向同性让人不禁好奇,宇宙是如何在如此精确的温度下达到平衡的。

射电天体物理。射电波段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波长范围从1mm到1m,对应频率范围从300GHZ到300MHZ。相比于可见光和X射线等其它波段,射电波能穿透尘埃和星际介质,因此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用各种类型射电望远镜获得的天体射电的信息,是研究社电源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和辐射—能源机制的实测依据。

想象一下,宇宙大爆炸后,形成了一杯水,水中的温度应该是随机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的温度应该会达成一致。

但奇怪的是,我们发现这个时间还不够,光从水杯的一边传递到另一边。那么,为什么整杯水的温度会一致呢?恒星所发出的辐射无法改变背景辐射。

即使在没有物质粒子存在的地方,宇宙背景辐射依然稳定地存在,不会因为区域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宇宙现在处于膨胀阶段,能量守恒,单位体积的空间中能量越来越少......”

在他俩含蓄的劝说下,大叔带着睡意休息去了。

时间在滴答滴答中经过,望向白炽灯灯光下的米棣,正一丝不苟地在屏幕上巡查着宇宙深空。

郝秋岩坐在旁边陪着他,不免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强打着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