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河矩阵 > 第三章 密云邂逅

星河矩阵 第三章 密云邂逅

作者:燕京徐成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07:0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米棣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数学物理功底扎实,表面上看似平静,内心却极具韧性。作为廖大伟的得意门生,倾尽所能去教他。天体物理学方面,涉猎极广,恒星天文学、天体演化学、射电天文学等。

这里是观测的控制区域,控制室机房,两台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由于他俩是第一次观测,好在有大叔指导,没有造成过度的手忙脚乱。观测控制室里有十几台电脑显示屏,两张办公桌上各有一个长方形大大的支架,上下并排挂着四面宽屏电脑显示屏。

郝秋岩说:“天文学家并不知道宇宙的确切大小,甚至连它到底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搞不清楚,就一门脑地观测观测;要知道光是有限的,每秒30万千米。而且光也不是直线传播,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介质不均匀、引力场、光的波动性等。当然在观测数据上把这些误差扣除掉,即使这样,难免不是有限的手段。”

米棣回头瞅瞅他,说:“所以啊,当精疲力尽的时候,才回去想想。比如说,一个小孩子想要吃饼饼,可妈妈买不到饼饼,只买到团团;小孩子看是团团哭啊,最后妈妈没有办法,用手把团团用力一拍,压成个饼饼,小孩子看到后乐了。”

郝秋岩笑着说:“这是后知后觉呢,还是急中生智?”

米棣说:“变通,经验杂谈,对治机械思维。”

郝秋岩说:“其实,我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不感兴趣,还是说说宇宙星云吧。

米棣说:“好。星云内部物质密度与温度分布,隐藏着宇宙起源和恒星诞生的秘密。星云是宇宙中的巨大云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内部物质密度和温度分布的研究,对于理解恒星形成和宇宙演化至关重要。星云内部温度差异显著,原太阳附近可达2000开,而外围仅50开。

这种温度分布影响了星云内部分子的分布和行星的形成,金属和硅酸盐矿物在1500开左右温度下会浓缩,受原太阳重力牵引聚集到星云内区域,形成实质内行星,较轻的冰和气体则被推向外部,形成气态外星行。同时,星云内部密度也逐渐增加,每立方CM从几个氢原子到数十万个氢原子不等。当星云中心密度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热核反应发生,恒星诞生......”

郝秋岩眼皮开始沉重,昏昏欲睡的感觉袭来,他打开矿泉水往头上浇一下说:“在我看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没啥意义,不要做这个无用功了。换个论文题目。”

米棣说:“换个什么题目?”

郝秋岩说:“简单点的,恒星射电。”

米棣只好说:“行,你别睡大了,我做个观测数据。”

【射电天文】

(一)射电天文的历史:卡尔·央斯基,射电天文学的奠基人。发现猎户座分子云团恒星群的超大阵列VLA,就是以他来命名的。同时,天体射电流量密度的单位命名是“央斯基”。央斯基1928年,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加入了贝尔实验室。当时,贝尔实验室正试图通过短波,进行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央斯基在其中承担的职责角色,是寻找可能影响无线语音传输的静态干扰源。很快,他建造了能够接收20.5兆赫兹无限信号的天线。这个天线安装在一个可以任意调整方向的转盘上,江湖人称“央斯基的旋转木马”。

通过旋转,就可以很轻松定位无线信号的方向。经过几个月的观测,央斯基有了结果。首先,打雷会对通信带来干扰。而一种不明来源的微弱嘶嘶声,吸引了央斯基的注意。他花了一整年研究这个微小却很稳定的信号,发现它每天有规律地增强减弱。央斯基首先猜测,这个信号来自太阳。但经过几个月的跟踪,他发现这个信号的最强位置,不在太阳附近......

米棣看看时间,凌晨2点41分。

他推推郝秋岩说:“哎,跟我到外面透透风,走一走,也看看这里的夜空。”

在城市化发展的当下,想要抬头仰望星空,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远离光污染的影响,夜晚的密云,星空如沸腾般夺目。暗夜之下,星空矩阵,一道道光线流下来,仿佛银河落下,美得让人窒息。

仿佛只需仰望星空,就能找到心灵的平静。

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在夜空中矗立,星空、星轨、流星划破的瞬间,勾勒出一场天文奇观。

凌晨3点的密云水库,黑漆漆一片。用强光手电扫射水面,水面依旧绵密漆黑。离开水库岸堤,拿着手电筒照路,边走边交谈着。

米棣说:“这样的星空,难道不让你的思绪心猿意马,任意想象......”

郝秋岩说:“你让我想想”,他挖着自己的脑子说道:“最近很火的: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米棣说:“好呀,你的高光时刻,诗意的北京,诗意的密云。我别无所求,只想被太阳晒透。”

郝秋岩笑着:“屁,人家说夜空,你却扯太阳。”

米棣给他一拳:“你这个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开朗乐观,重感情、讲义气。坏处是肆无忌惮,狗嘴吐不出象牙。”

他生气地说:“米老艮,能吐出象牙的是大象。”

米棣斜瞟他一眼说:“我说的有错吗?”

他嚷嚷着说:“你不也一样,掰了,大海不缺你这一滴水。”

说完像犟驴一样向前快步走去,米棣在后面喊:“你看你,咋不识逗引?”

正在你追我赶,地面上猛然亮起一片淡蓝色亮光,将他们罩住。

抬头望向夜空,是一架降落下来UFO悬在头顶。圆盘状的底部,中间有个大圆孔,周围几个小圆孔,目测距离不清楚。

UFO停留不到10秒钟,向上拔起转瞬成为星星大小,然后消失。

米棣奇怪地问:“你刚才看到什么了?”

郝秋岩诧异地说:“UFO吧,数十个数的时间,底部有啥都没看出来。”

米棣肯定说:“是UFO,我也没反应过来。脑洞问题,它来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