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河矩阵 > 第四章 西直门外

星河矩阵 第四章 西直门外

作者:燕京徐成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07:0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暮时分,暑热渐消。热闹一天的亮马河并未归于寂静,两岸栉次鳞比的商厦被灯光点亮,游船穿行水上,河畔灯影交辉,更添别样风情。

西直门外的一家咖啡馆。

门口的老树为这家店增添了几份韵味。店内设计充满复古风情,仿佛置身琥珀川,充满了美式复古气息。外窗台的绿植装饰让人感觉非常治愈。

咖啡设备也很专业,吧台上还有半自动mini咖啡机,奶豆则有经典的意式豆子和几种有趣的风味豆。

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咯噔咯噔作响,足以使人内心崩溃。

阿什莉喝口咖啡,低下头叫了声:“米棣。”

她并没向下说,而是侧着身坐着,表示着不满。米棣低下头,阿什莉等待着。应该是故意,他又将目光转到桌上摆放的球形玻璃器皿上。从底座浮起大小不一的串串水泡,很有节奏,很有规律,它们做着缓慢的循环。

“快毕业了。”

“快毕业了。”

很简短,也很尴尬。她曾以为自己百毒不侵,却惟独对你上了瘾。音乐听起来很悦耳,再配合咖啡厅里柔弱的灯光,仿佛接触到一个幻影,一个幻想的世界。某一时刻,你的察觉会稍纵即逝,思维上只留下起起伏伏的痕迹。你想冷静,想要告诉自己要有尊严,有时候竟把自己压低到尘埃里。想要说的话编辑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什么都没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鼓起勇气,因为爱是克制不住的。

阿什莉说:“这四年里,你总是不爱说话,是在躲着我吗?”

米棣解释说:“没有啦,不要想多了。早些年我挺爱沟通的,逐渐变成这样,也说不清原因,感觉是心态变老了。也不对,依我现在的年龄不应该是这样,还不到把人生看透的阶段,应该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没时间去考虑其它的。”喝了口咖啡,回味了一下滋味接着说:“眼中的沧桑不适用年龄衡量的,应该是成熟。”

既然来了,不能只喝一杯,米棣又点了两杯手冲。曼特宁深烘不酸也不涩,淡淡的草木香味,有一点茶的味道。

阿什莉关切说:“这样子很不好,以后融入社会会产生障碍的,这叫未老先衰。看你学习累的,鬓角都有白头发了。”

天文系的课程难度也该清楚吧?首先是专业级别的物理,然后是仅次于数学和经济数学的数学,英语也是指标级的,还有一堆天文学专用的计算机语言,接下来才是基于前者的各方向基础课程,其难度和容量,可想而知。

不管是搞RSD和MODIFIEDGRARITY的,还是搞吸积盘,只有你在半夜路过他们寝室的时候,总会发现里面亮着灯,且有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他们的名字会用罗马音写好挂在门口。

咖啡馆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那香气混合着木质座椅的陈旧气息和轻柔地音乐,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又惬意的氛围。灯光柔和而温暖,洒在墙壁上的老照片上,让那些岁月的痕迹更加清晰可感。

三三两两的咖啡客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人嬉笑,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却传不到她的耳中;有人交谈,言语间的兴奋与激动,与她此时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阿什莉说:“多说话没什么不好,也能缓解学习上的疲劳。”

某种程度上并不排斥阿什莉,东西方已经融合许多了。中国敞开怀抱去拥抱世界,就得包容一些、接受一些、坚持一些。

米棣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一直在努力,但还是效果不佳。”

阿什莉问:“不常看到你说笑,这种淡漠,给人一种不好接触的感觉。不说这些了,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问题也就急聚突出了。其实,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天文系毕业有几个去向,1。中科院,2。国防科研所,3。航天局,4。续读博士后,5。出国留学等。

米棣说:“最近大家也都在考虑去向问题,由于各自处在的阶段不同,所以选择也就不同。夏永续决定续读博士后,傅玉姝去北京天文台,我和郝秋岩去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阿什莉问:“去航天局不好吗?”

米棣说:“我也想过,刚毕业,什么经验也没有;航天局是行政单位,还需要公务员考试。再说也不适合我,不如到第一线锻炼一下。”

阿什莉说:“总是感觉你比较特殊。”

米棣惊呼着说:“哎呦,我是外星人。真不容易,这你也能看出来。”

阿什莉耐着性子,偶感着说:“不是的,你有内在的气质,青春最美之处,就在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未来。那些曾经在校园里飘荡的歌,感动过多少年轻的心。回首时光,有时甚至,甚至要泪如雨下。敲击键盘的声音,字字敲打着近乎寂寞的心灵;我们的键盘,竟有恍如来世的感觉,那是真实的感受。”

米棣笑笑说:“这样感慨,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生活里,我们都在不停地尝试着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路,但我们却迷失了。有些路走不通,我们却硬要去闯;有些路走起来很容易,滑下去,再想回头却已不是原来。想想,我们都过了天真的年纪,世界也现实了起来。说了这么多,认清自己是必要的;我不想同你绕弯子,你真正的意图我猜到了。”

阿什莉问:“我什么意图呢?”

“我不是爷们儿!”

“胡说八道,我怎会说那种话?”

“我没那么多豪情,虽然家在东北,但不像东北爷们。大家都这么说我。”

“没有啦,我不是这样认为。你呢,是一个心思很细的人。”

“说来说去,还是女人。”

阿什莉真的有些发急,但还是忍住了,她说:“你怎么不好好说话,男人嘛,也分好多种。”

米棣问:“我属于那种?”

阿什莉说:“你很守规矩,很尊重女人,并且很爱学习,向上的那种精神。”

米棣嘻嘻地笑着说:“是吗?你让我有些飘。看看窗外街道上的那棵树,它从不企图什么,只是站在那里,吹着风,淋着雨,还是新鲜和美丽。我很普通,真的,走在北京的街头,在人群里认不出来的。回归我们学习生活,说我中规中矩可以,说我是学霸也可以,我有些太自恋了。”

人生在世,总是有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

阿什莉说:“这很符合美国人的精神,因为你做到了。平时看你很呆,可骨子里有股正能量;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我喜欢你这样的男人。”

早有预料,也是约他出来的目的。

米棣说:“真不希望你夸奖我,脑子需要多转几个弯,给我一个思考和沉淀的时间,否则消化不了。”

阿什莉挑明说:“如果你去美国,我的家庭会支持你,比在中国有发展。”

这个圈子里都知道,阿什莉是富豪的家庭背景;出国留学,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想想,褪去那种不安静的心,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就可以了。

“我不愿意离开中国。”

“我可以嫁到中国来。”

这是米棣万万没有想不到的,而且她的态度又这样坚定。在北大这届学生中,阿什莉算得上是个校花,又有家庭背景,谁不想接近她?她家在北京有很阔气的住宅,学校规定是要住宿舍,节假日回去住。他不想离开中国,也不喜欢美国式的婚姻。更不要说,千里之行,结局会很惨,给自己下了结论,这不是自己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