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 第85章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第85章

作者:爱吃私厨鸡腿的白如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21:17:00 来源:小说旗

苏瑶,这位在古代官场中独树一帜的女子,以其非凡的智慧、果敢的决策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这是后话

她与张大山、赵铁柱和李智渊四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推动改革。

“诸位爱卿,今日我们继续商讨中央集权的改革事宜。”李智渊开口道,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赵铁柱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我已经在地方上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有些地方豪强确实对中央集权有所抵触。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策略得当,定能化解这些阻力。”

苏瑶微微一笑,展开手中的地图,说道:“陛下,根据我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郡县长官,负责地方的行政、司法、税收等事务。这样既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能提高行政效率。”

张大山也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我已经准备好了郡县长官的候选名单。这些人都是忠诚可靠、有能力之士,我相信他们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李智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按照各位爱卿的建议来办。赵爱卿,你负责地方的治安和军事调度;苏爱卿,你负责制定具体的郡县划分和官员任命;张爱卿,你负责监督郡县制的实施,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遵命,陛下!”三人齐声应道。

于是,南洋国的中央集权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

到了地方,赵铁柱二话不说,先把自己捯饬一番。他把头发梳得油亮,胡子刮得精光,穿上崭新的铠甲,腰间还别了把寒光闪闪的剑,活脱脱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整理完毕,他大摇大摆地走到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面前,清了清嗓子,扯着嗓门大声宣读中央集权的政策。他那洪亮的声音,震得树叶都沙沙作响。读完后,他嘴角一扬,露出招牌式的笑容,冲着众人眨了眨眼睛,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中央集权这事儿,对咱们国家可是天大的好事。以后呀,国家统一管理,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坏蛋来欺负咱们。只要你们支持改革,朝廷肯定不会亏待大家,该有的尊重和好处一个都不会少!”

可这世道就是复杂啊,总有些人不识好歹。有些地方势力一听要上交权力,立马炸开了锅。他们跟一群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上蹿下跳,到处煽风点火,说什么“中央集权是抢他们饭碗的”,还组织起武装力量,叫嚣着要跟朝廷对着干。

赵铁柱一看这情况,心说:“这帮家伙,敬酒不吃吃罚酒啊!”但他可不是个鲁莽的人,脑瓜子灵活着呢。他先稳住阵脚,琢磨着得用点手段。于是,他把那些愿意配合的势力拉到一边,拍着胸脯打包票:“只要你们支持朝廷,以后税收减免,发展机会多得是,保证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他还真拿出了不少实在的优惠,比如帮他们修路、建学校,给他们提供做生意的便利,这招可灵了,一下子拉拢了不少人。

当然,总有些顽固不化的家伙,软的不吃来硬的。赵铁柱也不含糊,直接调兵遣将,准备开打。战斗打响了,那场面,就跟煮开的水一样热闹。刀枪碰撞声、喊杀声、战马嘶鸣声,混成一片。

有一次,赵铁柱碰上个厉害的对手,这家伙人高马大,肌肉跟山似的,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舞得虎虎生风。关键是,这人不仅力气大,还贼精。他先假装往东跑,引得赵铁柱追过去,结果突然一个回马枪,差点把赵铁柱给撂倒。赵铁柱反应快,一个急刹车,往旁边一闪,那刀就擦着他的鼻子过去了,吓得他冷汗直冒。但他也不慌,脑子飞快地转,想着对策。他故意装作要撤退,引得那家伙追过来,然后带着他在山里绕圈子。那家伙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速度越来越慢。赵铁柱瞅准时机,突然一个急转弯,抄起路边的树枝,往那家伙腿上狠狠一扫,趁他摔倒在地,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剑抵住他的喉咙,大喝一声:“缴械投降!”

打赢这场仗,赵铁柱累得不行,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抹了把汗,冲着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的部下们笑了笑,打趣道:“哎呀妈呀,这年头,连个土匪都这么难对付,看来以后得多练练剑术了,不然这小命都保不住啊!”部下们一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里回荡,仿佛在宣告他们的胜利。

赵铁柱他们回到王宫,李智渊国王亲自设宴款待,大家伙儿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未来,心里别提多美了。赵铁柱还跟部下们吹嘘:“看吧,这中央集权,就是香饽饽,以后呀,咱南洋国肯定越来越牛,谁也别想欺负咱们!”大家都被他逗得前仰后合,笑声传遍了整个王宫。

苏瑶在接到李智渊国王制定郡县划分方案的任务后,立刻在王宫中忙碌起来。她深知这项工作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任务中。

她首先收集了南洋国各个地区的详细资料,包括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她仔细研究了每一份地图,分析了山脉、河流、平原等地形对区域划分的影响。她注意到,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复杂,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而另一些地区则因为地处平原,人口密集。

为了使每个郡县的大小和人口相对均衡,苏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比较。她根据人口数据,将人口较多的地区划分为多个较小的郡县,而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则设立较大的郡县。她还考虑到了经济因素,将经济活动相似的地区归为同一郡县,以便于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在挑选郡县长官候选人时,苏瑶更是慎之又慎。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寻找具备相应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选。她不仅关注候选人的行政能力,还注重他们的品德和廉洁程度。她通过与地方官员和百姓的交流,了解候选人的口碑和政绩,确保所选之人能够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在工作的过程中,苏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时,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存在冲突,需要她在划分郡县时进行巧妙的平衡和协调。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一一克服了这些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苏瑶终于完成了郡县划分的方案。她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县,每个郡县的大小和人口都相对均衡,便于管理和治理。同时,她也为每个郡县挑选了合适的长官候选人,为南洋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大山接下监督郡县制实施这活儿,感觉责任重大。他心里清楚,这任务关乎国家稳定,来不得半点马虎。于是,他整理好行囊,带着几名随从,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张大山那叫一个认真。每到一个郡县,他先把自己捯饬一番,把衣服抻得平平展展,头发梳得顺顺溜溜,好像要见大人物似的。其实也就是见见地方官员,但他觉得这是对工作的尊重。

到了地方,张大山二话不说,直奔主题,开始检查官员任命情况。他把那些候选人的资料拿在手里,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看,那认真劲儿,仿佛在审阅国家机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家庭背景到过往经历,从文化水平到政治素养,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地方,他立马像炸了毛的公鸡,非得问个明白不可。

核对完资料,张大山还要跟当地百姓唠唠嗑。他换上便装,混在人群中,跟老百姓聊天。他问他们对新任命官员的看法,了解官员们有没有以权谋私,有没有好好为百姓办实事。老百姓们一开始还有点拘谨,不敢乱说。张大山就赶忙笑着打趣道:“乡亲们,咱就是来了解情况的,你们只管说实话,说错了我也不怪罪。” 这样一来,百姓们就放开了,把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在监督郡县制实施的日子里,张大山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他到了一个偏远的郡县,那里的人都讲方言。张大山一句都没听懂,急得他直挠头。他硬着头皮,用手比划,好容易才弄明白对方的意思。还有一次,他去一个山区的郡县,山路崎岖难走。张大山走得气喘吁吁,累得够呛。到了地方,看到当地百姓热情地迎接他,他立马打起精神,跟没事人似的。

经过张大山的不懈努力,郡县制在南洋国顺利实施。张大山回到王宫,向李智渊国王汇报工作。他把一路上的见闻和趣事都讲了出来,逗得国王哈哈大笑。国王对张大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还奖赏了他不少好东西。

张大山心里美滋滋的,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任务,更是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出了一份力。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南洋国的改革和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瑶轻盈地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李智渊一看,就知道这丫头肯定又想出了什么好点子。果不其然,苏瑶行了个礼,说道:“陛下,我琢磨着,这改革啊,得让百姓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您看,咱们是不是可以搞搞宣传,比如说说中央集权以后,税收能更公平,治安能更好,这样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就都支持了?”李智渊眼睛一亮,赞道:“苏爱卿,你这脑子就是灵光!对,就得让百姓们知道,这改革是为了他们好。你赶紧去安排,我这儿给你撑腰。”

张大山最后一个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郡县长官的候选人。他把名单往桌上一放,说道:“陛下,郡县制的推行,我已经挑好了人。这些人啊,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个个都是能干的料。”李智渊打开名单,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张爱卿,你这执行能力没得说。不过啊,你可别光顾着挑人,还得盯着他们干活,别让百姓们失望了。”张大山拍着胸脯保证:“陛下,您放心,我一定监督到底,让这郡县制稳稳地落地生根。”

李智渊又开始思考怎么接见那些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代表。他琢磨着,得用点小计策,让这些人乖乖地支持改革。于是,他吩咐下去,说是要设宴款待这些代表。

宴会那天,王宫里热闹非凡。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代表们一个个都打扮得光鲜亮丽,仿佛是要去参加什么盛大的节日。李智渊亲自迎接他们,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就像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他一边领着众人入席,一边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跟大家唠唠家常,听听大家对改革的看法。”这话一出,那些代表们心里的戒备瞬间松了下来,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智渊清了清嗓子,开始切入正题。他说道:“各位,咱南洋国要进行中央集权的改革,这可不是我一时兴起,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以后啊,国家统一管理,税收公平,治安有保障,大家都能安心地种地、做生意。”他停了停,又接着说:“当然,我知道这改革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便,所以啊,只要大家支持改革,朝廷一定会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好处。比如说,税收减免、提供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那些代表们听了,有的点头称是,有的还在心里盘算着怎么从中获利。这时,李智渊又不失时机地说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只要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我都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这话一出,那些代表们更是受宠若惊,纷纷表态支持改革。

宴会结束后,李智渊国王看着那些代表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南洋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他回到内殿,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脸上还带着宴会时的笑容,不禁自嘲道:“这国王当得,连笑容都成了职业装了。”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