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教育的追梦人 > 第六章 未来展望

教育的追梦人 第六章 未来展望

作者:冷雨王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3 12:03: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23年的第一场雪落在安汉中学的银杏树上时,张诚正在校长办公室铺开新的五年规划图。投影仪将“未来学校“的3D模型投射在墙上,智能教室、科创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的轮廓在雪光中若隐若现,像他二十年前在乡村学校黑板上画的星星,终于有了清晰的形状。

校长,教育局说特色学科建设资金可能要削减。“教导主任李薇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张诚摸了摸规划图上的“嘉陵江文化研究中心“,那里计划开发方言、航运、民俗三门校本课程。“明天去趟教育局,“他卷起图纸,“顺便带上学生们做的嘉陵江船工号子VR项目。“

校本课程开发会议开得异常激烈。历史老师王建国拍着桌子:“花时间搞这些'不务正业'的课程,升学率怎么办?“张诚没有说话,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初二学生用无人机航拍嘉陵江古码头,在地理课上讲解河流改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语文课上,学生们用方言演绎《南充地方志》中的故事,笑声穿透屏幕。

“教育的价值不是流水线生产,“张诚指着视频里眼睛发亮的学生,“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会后,他带着王建国去看正在建设的科创中心,工地上的安全帽堆成小山,最上面那顶写着“未来已来“。老教师忽然指着蓝图上的“星空实验室“:“这里能看到北斗七星吗?“张诚笑了:“不仅能看,还能让学生们亲手'触摸'星星。“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启动那天,安汉中学来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客人。张诚用英语向来宾介绍学校的“双师课堂“:屏幕上,安汉学生正在和英国伙伴讨论《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双方的PPT里,既有工笔仕女图,也有英式下午茶的插画。

然而,最初的合作并不顺利。英国教师对“嘉陵江生态保护“课程提出质疑:“这和国际课程体系如何兼容?“张诚没有争辩,而是邀请他们参加学生组织的“跨洋生态论坛“。当英国学生看到安汉学生用嘉陵江的鹅卵石制作的水质监测模型,看到他们用英文撰写的《保护母亲河倡议书》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智能教室的试点遭遇了技术瓶颈。供应商提供的系统总是卡顿,年轻教师们急得直跺脚。张诚带着团队住在实验室,饿了就啃方便面,困了就用黑板擦当枕头。某个凌晨,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乡村学校,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电脑界面的场景,于是拿起粉笔,在白板上勾勒出学生使用智能系统的流程图。

“我们需要的不是最贵的技术,而是最懂学生的设计。“他擦掉复杂的程序框图,重新标注:“简化操作,突出思维可视化。“最终上线的系统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星图“,知识点像星星一样闪烁,连成线就是他们独特的成长轨迹。

2025年的毕业典礼上,安汉中学的科创中心正式落成。学生们的毕业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有人用3D打印技术复原了南充古窑,有人设计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有人制作了记录嘉陵江变迁的数字地图。张诚在致辞中举起一个特殊的奖杯——那是用学生们废弃的3D打印材料制作的星星。

“你们看,“他指着窗外的星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今天,你们是安汉的星星;明天,你们将成为照亮世界的光。“台下的李薇老师悄悄抹泪,她记得三年前,自己还在为特色课程的资金发愁,而现在,她带的“嘉陵江文化“社团已经出版了三本学生作品集。

深秋的某个黄昏,张诚收到了来自英国的邮件。安汉中学与英国学校合作的“全球公民“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视频里,两国学生正在用中文和英文共唱《茉莉花》。他摸出公文包里的规划图,最新修订版上,“星际交流计划“的图标旁,多了行小字:“致所有仰望星空的人。“

当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在星空实验室升起时,张诚听见学生们的欢呼声。那些曾经在作业本上画星星的孩子,如今正在用代码编写属于自己的星轨。他知道,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预设终点,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成为最亮的那颗星。

嘉陵江的夜风吹过校园,银杏叶沙沙作响,像无数只小手在鼓掌。张诚望着星空,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乡村学校画星星的自己,忽然明白:所谓未来,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地平线,而是无数个当下的星光汇聚成的银河。而他,永远是那个在银河下播种星星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