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54章 风云变幻

大唐储君 第54章 风云变幻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五月的长安,晨曦似薄纱轻笼,微风如丝缕拂过。在东宫后宅的小院中,李承乾身着一袭劲装,手持利剑,身姿矫健如龙跃,剑影闪烁似游龙,每一次挥剑皆携凌厉劲风,仿若能将世间诸般阻碍一举斩断。练剑方毕,他旋即翻身上马,弯弓搭箭,骏马奋蹄奔腾,箭若流星飞射,直中靶心。一番酣畅淋漓的操练后,李承乾额头微微沁出细汗,却更添几分英武勃发之态。

这时,瑞生脚步匆匆来到太子面前,恭谨言道:“殿下,太子妃已备好早饭,正在正厅等候殿下大驾呢。”李承乾微微一笑,朗声道:“哦?那本太子可得速速前去。”言罢,他利落地跳下马来,将弓箭递予侍从,而后迈着大步朝正厅走去。

踏入正厅,只见苏氏亭亭玉立于其间,她面上洋溢着温婉的笑靥,眸中盈满关切与爱意。李承乾快步走上前,轻轻握住苏氏的柔荑,含情脉脉地说道:“爱妃,让你久等了。”

苏氏轻语回应:“狼君莫说这般话,妾身知晓殿下勤练武艺,皆是为了大唐。”

李承乾笑道:“还是爱妃懂我,今日这早饭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苏氏娇嗔道:“郎君尝尝便知,妾身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李承乾拉着苏氏一同坐下,说道:“那孤可要好好品尝,莫辜负了爱妃的心意。”

用过温馨的早餐,李承乾前往翠微殿。这座宫殿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庄重威严,门环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走进殿内,一根根高大的立柱顶天立地,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天花板上绘着五彩斑斓的壁画,描绘着大唐的盛世景象。今日只开小朝议,李承乾与三省六部的高级官员于翠微殿共商大事,其中便包括前一段时间所派钦差呈上来的密报。

李承乾端坐于上首,神色肃穆,沉声道:“诸位爱卿,此次所呈密报,关乎社稷之安稳,还望诸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长孙无忌率先拱手,郑重道:“殿下,依臣之见,这密报所涉之事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

于志宁紧接着进言:“殿下,当下局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切不可贸然行事,以免陷入困局。”

张行成亦施礼道:“殿下,当权衡利弊,洞察全局,切不可为一时之利而失长远之策。”

高季辅亦道:“殿下,还需深思熟虑,谨慎抉择,以防决策失误,累及苍生。”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甚为热烈。

这时候,吴公公在殿外高呼:“太子殿下,新罗使者有急报!”

李承乾朗声道:“请使者进来。”

使者进门后,恭敬行礼道:“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吾王王金春秋派小使来大唐,请大唐出兵相助。”

李承乾神色凝重,道:“呈上来。”

使者赶忙将新罗王的奏本递上,李承乾把奏本给长孙无忌等人传看。

长孙无忌道:“殿下,高句丽依山为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贸然出兵强攻,恐损兵折将。不如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内疲于应对,耽误农时,长此以往,其必因粮荒而自乱阵脚。”

于志宁附和道:“长孙大人所言极是。此举既可削弱高句丽之实力,又可避免我军过大伤亡。”

张行成道:“然,派往之偏师亦需精挑细选,方能胜任此重任。”

高季辅道:“且需周密部署,确保进袭之策得以顺利施行。”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诸位所言有理,本宫决定采纳此建议。”

事关重大,李承乾将新罗王的奏章和自己与三省六部大臣商讨的结果,一起发四百里加急,送到还在玉华宫休养的李世民手中。

唐太宗李世民所在的玉华宫,同样美轮美奂。宫殿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宫内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李世民阅后,对身边的房玄龄、李靖说道:“承乾此次处理,沉稳妥当,颇有主见。”

房玄龄点头应道:“太子殿下愈发成熟练达,处事务实周全,此乃大唐之福。”

李靖也说道:“陛下,太子之决策,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确为当前应对之良策。”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那便依此行事。”随后写下诏书:“朕承天命,统御四海。今闻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侵新罗,此乃不义之举。朕命牛进达、李积率水陆两军进扰高句丽,务要扬我大唐军威,保边境安宁。望众将士英勇作战,凯旋而归,以安吾民。”

李世民处理完高句丽之事,王公公又来禀报:“陛下,火山令袁天纲和太史令李淳风奉召入宫。”

原来,正月以来大唐的天空出现彗星,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扫帚星”。接着太白金星又多次在白天“抢日”。三月二十三日,蜀西又发生地震。这一连串奇异的天象,被人们看作是改朝换代的前兆。朝野上下一时人心惶惶。李世民亦是忧心忡忡,于是秘密招来两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道人。

唐太宗一脸愁容地对袁天罡和李淳风说:“近来天象奇异,又有大臣秘奏西南出现‘王气’,而今蜀西又发生大地震。朕日思夜想,未知凶吉,二位爱卿长于天文术数之道,不知有何高见?”

袁天罡和李淳风对视一下,李淳风略略一思索,说道:“日月星辰变异之象,历朝历代皆有发生。大唐幸有圣上之圣明仁德,短期内当无大碍。”

李世民沉吟不语。

袁天罡迟疑良久,才缓缓说道:“微臣经过反复测算,发现唐三代之后,有武氏兴起而灭唐。”

唐太宗听了大惊失色,他紧皱眉头,沉思半晌说道:“如今天命已现,如何是好?不如将天下所有武姓之女尽皆斩杀!”

袁天纲上前奏道:“圣上万万不可,俗话说天意不可违!陛下乃一代明君,怎可滥杀无辜?”

“那如何是好?”李世民急切地问道。

“陛下,据臣测算,此武氏已在后宫。”

“陛下是否心中已有思量?”

李世民沉吟半天,才缓缓说道:“武才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