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63章 扬州蔗事

大唐储君 第63章 扬州蔗事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扬州城外,一片广袤无垠的甘蔗种植区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泛着充满生机的光芒。李承乾在张士贵以及户部侍郎、员外郎、主簿等官员的陪同下,缓缓踏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李承乾身着朴素而整洁的衣裳,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与威严。他望着眼前忙碌的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着亲切的微笑,温和地开口道:“诸位乡邻,此扬州之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裕,年平均气温约在十五度,不知在诸位的丰富经验之中,这般气候于甘蔗生长可是得天独厚?”

一位满脸沧桑却目光炯炯的老种植户闻声放下手中的农具,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走上前来,恭敬地回道:“大人这气候真真是利于甘蔗生长啊。尤其夏季,那温热湿润之态,正合甘蔗生长所需。咱们年年种植,这甘蔗在这样的气候下,长得是又高又壮,汁水也足。”

户部侍郎紧接着问道:“那这土壤条件,诸位觉得如何?是否也如这气候一般适合甘蔗扎根生长?”

另一位种植户直起腰,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大人,咱这扬州的土壤多为河湖冲积土,质地适中,既不板结也不过于疏松,排水甚好。甘蔗在这样的土地里,就如同鱼儿在水中,自在舒适得很呐!”

员外郎好奇地指着甘蔗,目光中充满了探究,问道:“此甘蔗形态独特,茎粗壮且有白毛,叶有波状浅裂,还有那马蹄形环纹,不知这些特征对其生长可有特殊意义?”

种植户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其中一人说道:“大人,这些特征乃是甘蔗与生俱来的。茎壮叶茂,方能吸收更多的阳光雨露,让甘蔗长得更加茁壮。那环纹也是其独特之处,就像是老天爷给甘蔗做的标记。”

主簿又问:“甘蔗喜凉爽,能耐些许低温,对光照和土壤要求颇高,诸位在种植时可有特别的照料之法?”

一位年轻的种植户抢着回答:“大人,我们知晓甘蔗需充足光照,所以选地时多留意向阳之处。土壤也会精心打理,施肥、松土,保持肥沃与良好排水。遇到恶劣天气,我们也会尽力保护甘蔗,就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

李承乾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说道:“诸位乡邻经验丰富,此次大规模种植甘蔗,还望诸位多多献策,共襄盛举。待到甘蔗丰收,制出甜蜜的红糖,也是为大唐百姓增添一份福祉。”

微风拂过,甘蔗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充满希望的交流而欢呼。

与此同时,在扬州城内的一处院落中,一场气氛热烈的熬糖法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扬州司马苏和安,身着官服,面带微笑,向众人介绍此次负责培训的户部官员:“诸位,这位是员外郎林正卿大人,这位是主簿赵文轩大人。此次熬糖法培训,关乎红糖的生产,还望大家用心学习。”

林正卿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各位,今日由我为大家详细讲解熬糖之法。首先是准备甘蔗,要将甘蔗仔细地削皮,反复清洗干净,确保无一丝杂质残留。大家可以选择将甘蔗切成小段,如此方便后续处理;当然,若是将甘蔗擦成细丝,出汁会更为容易,效率也会更高。”

此时,赵文轩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匠进行操作,工匠手法娴熟,很快就将甘蔗处理完毕。

林正卿接着说道:“第二步是榨取甘蔗汁。我们可以利用擦菜板等工具,将甘蔗打碎或者擦成细丝,然后用最大的力气挤出甘蔗汁。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尽量去除所有的渣滓,一丝一毫也不能放过,必须保证甘蔗汁纯净无瑕,这样熬出的糖才会品质上乘。”

在赵文轩的精心指挥下,工匠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榨取甘蔗汁的步骤。

一位官员忍不住说道:“这看似简单,实则也需技巧和耐心啊。”

另一位官员附和道:“是啊,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林正卿继续耐心讲解:“接下来就是熬煮甘蔗汁。把榨好的甘蔗汁缓缓倒入锅中,先用大火将其迅速烧开,这时会看到锅中汁水翻滚沸腾,热气腾腾。然后立刻转小火,慢慢熬煮。在这漫长的熬煮过程中,一刻也不能停歇,手中的工具要持续不断地搅动,千万不能偷懒,防止粘锅或者烧焦。一旦出现粘锅烧焦的情况,那这一锅甘蔗汁可就全毁了。”

赵文轩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工匠的操作,不时出声提醒工匠注意要点,确保熬煮过程顺利进行。

有官员好奇地问:“这火候如何把握才好?”

赵文轩回答道:“大火时要让汁水充分翻滚,小火则要保持微微冒泡的状态,全凭经验和感觉。”

“然后是至关重要的观察糖浆状态环节。随着熬煮时间一点点延长,甘蔗汁会逐渐变得浓稠,颜色也会由浅入深。当糖浆变得极度浓稠,并且出现大量泡泡时,大家要特别小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时候最是关键,稍有不慎就会熬过头,前功尽弃。”

工匠全神贯注,按照指示认真观察着糖浆的每一丝变化,不敢有丝毫疏忽。

一位官员惊叹道:“这变化还真是奇妙。”

另一位官员点头道:“是啊,稍有不慎,这美味的糖浆就毁了。”

“最后,当糖浆达到理想的浓稠度时,要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地立即关火,动作要快如闪电,并迅速将糖浆倒入预先准备完好的模具或容器中。让糖浆在模具中自然冷却并硬化,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不能心急。待其完全冷却硬化后,就可以取出切块了。经过以上这些步骤,美味的红糖就大功告成了。”

参加培训的官员们都围了上来,纷纷伸出手指在糖浆中点一下放入口中,啧啧称赞。

“这味道真是甜啊!”

“如此方法,定能制出上乘的红糖。”

“此次学习,真是受益匪浅。”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这场熬糖法培训圆满结束,也为扬州大规模生产红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