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闻太师领兵到了北海,安营扎寨。第二日,天光大开,排阵出兵,闻太师坐着墨麒麟,领兵来到日照城一里之外,只见前方矗立一阵,隐隐约约能看见外围祥云朵朵,瑞气千条。但是上空却是杀气腾腾,阴云惨惨。怪雾盘旋,冷风习习,或隐或现,或升或降,上下反复不定。
太师脸色一僵,转过身对门人武立言道:“这日照城好生凶恶,看似仙家福运之地,祥光瑞霄重重,不想里面却是杀机凛然,怕是一番恶斗不可避免,着实让人忧心。”
武立安慰道:“太师征战四方,无数豪杰败在手下,这日照何足道哉呢!”
太师心稍安,到辕门前叫阵,一挥手中雌雄宝鞭,大喝道:“袁福通鼠辈,快出来受死!”
喊声如雷,震得对面墙体晃动,被一层黄光升起护住,飘荡无数金莲虚影。
不时,城门大开,一员虎将出来,生的是面如蓝靛,发似朱砂,獠牙上下生。花冠分五角,蓝脸映须红;金甲袍如火,玉带扣玲珑。
袁福通骑着白驹而出,一提手中宝锏,怒喝道:“本将乃威武王袁福通是也,闻仲速速投降,免的身死无处伸冤!”
不想话语刚落,就闻对面传来一阵怒喝,“闻太师执掌权柄,威名震天下之时,你这娃娃还未出生呢,如今摆起谱来了,还不快快受死。”
袁福通大怒,眼睛一睁,就见对面一凶恶将领骑马冲过来。
袁福通骂道:“哪里来的蠢野,你家大王不杀无名之徒!”
那将领听到此话,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道:“袁福通小儿听清楚,你家爷爷乃是闻太师座下大将张述庭,今日也让你做个明白鬼。”
面对着侮辱轻蔑之语,袁福通勃然大怒,一拍座下白驹,啮咦之声响起,朝来着杀过去。 一个如同猛虎下山,一个似蛟龙入海。杀的是愁云惨淡万里凝。
不过十余回合,袁福通决定先下手为强,从怀中掏出一宝轮,一甩手。
袁福通甩出的那宝轮却是偷偷化作一道黄光飞到张述庭背后,蓦然黄光大作,一下子排在张述庭背后,张述庭一声痛吼,七窍流血而死,跌落坐骑。
袁福通哈哈大笑,喝道:“闻太师,你又何必派个饭桶来受死呢!”
闻仲一提座下墨麒麟,四蹄生云,拿起雌雄双鞭,怒冲而来。闻太师二话不说,手中雌雄双鞭脱手望空一抛,黑白阴阳二气滚滚。化为两条蛟龙,张牙舞爪,扑腾而来。
袁福通无奈,瞪着灯笼大小的眼眸,金轮飞出,金光万道,与两条蛟龙缠斗;这条蛟龙属阳,浑身炽白,口喷龙气,烈焰滚滚,的烧三色光带,冒起阵阵腥臭白烟。
不想闻太师中央有一法目,三尺白光射出,盯住金轮,御赐金鞭一丢,连敲三下,袁福通差点被打下马,打败而回。
随后闻太师率领兵马攻破寿光城,袁福通败走,逃往日照城,闻太师在五里外安营扎寨,双方再度相持。
且说子时时分,清净散人在营帐打坐,却发现日照城城内,地动山摇,洗若地震。散人玉足一轻点,玉光辐射。瞬息之间,大地稳固如初,不管外面树倒山塌,城内却是安稳不动,让一众将士士气大增。
商营中军所在,闻太师一皱眉,手中蛟龙鞭连连敲地,毫无所得。随祭起双鞭,化为双条蛟龙,击向日照城。
清净散人星眸之中古波不惊,如同一湾亘古不变的寒潭,森然一笑,在黑夜中分外诡异,一抹额头,头顶慧光之中飞出一抹紫金之色的流光。
片刻之后,一柄紫金打造的如意横放商营上空,柄端灵芝形状,紫雾腾腾,莹莹紫光照耀,形成一层光罩倒扣。
闻太师见此,中指一弹,日照上空升起一颗璀璨如意珠,照耀得百里如同白昼,光明普照,道道金光攒射而来。
紫金如意柄端云纹紫芝喷吐辉光,就见朵朵紫色宝花坠落,形成樱络。倒垂而下,如同檐前滴水,络绎不绝,护得密不透风。道道金光袭来,被朵朵宝花托住,二者交锋,火衬银花,五彩斑澜。一片彩色流岚中暗含莫大凶险。
闻太师见此,知道要是不近距离接触,怕是毫无所得,也就不再采取动作,直到雄鸡鸣晓,启明星升起,种种异象才开始退去。
第二日闻太师上来挑战。
日照城内,袁福通眼巴巴的望着清净散人。散人道:”侯爷不必担心,贫道这就出去,会一会闻太师!“
闻太师骑着墨麒麟,一提手中雌雄双鞭,喝道:“来者何人,速速投降,免的身死无处伸冤!”
清净散人骑着白驹而出,道声尊号,道:”贫道清净散人,来会下太师!“
闻太师拿起雌雄双鞭,与清净散人打得是天愁地暗,日月无光,一个狮子摇头,一个拔枕摆尾,针锋相对。太师一催法力,阴阳二气流转,两条蛟龙显化,咆哮一甩。嘴衔尾,一太极图凌空形成,落将下来。
清净散人手段迭出,鼻尖两股白气喷出,气流尖头之处冒出两朵白莲,两股气流纠缠盘旋,最后在清净散人头顶形成一朵并蒂莲花,喷吐光雨,丝丝光线垂落,如同金钩铁网,把地上的金莲捞取万朵有余,而后缩回,凝结成棋落垂帘,如同檐前滴水,涓涓不断。拿出紫金如意,擎起一敲,万朵紫气喷出,化作擎天巨剑,斩向两条蛟龙。
闻太师额头法眼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此时白毫宛转,三尺白光射出。
清净散人顶上白云里,生出一花伞,滴溜溜旋转,飞到头顶,其上花花绿绿中一阵抽根发芽的细微响动传来。
就见面东之处,一株兰花浮现。叶呈剑行,直立微倾;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气清、色清、神清、韵清,花中君子,空谷幽香,孤芳自赏,股股兰气蒸腾,“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的意境久久萦绕。白色兰香挡住风潮,兰花轻摆,生趣盎然。
南面一株碧竹破土而出,生机盎然蓬勃向上,面对团团阴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节尽显无遗,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浩大气息在一股乙木之气中缠绕流转,生生不息。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为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为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为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为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为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为善群;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为担当。
竹之七德,形成七星阵势,牢牢守住花伞南面,九幽鬼风不得靠近半分。
北面冒出一枝菊花,茎色嫩绿,花朵成簇,呈现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种种颜色。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筋。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飒飒寒风。即便秋风扫落叶般刮过,朵朵菊花坠落,却是不肯低头。
西面腾起一枝接,花瓣五片。纷呈五彩。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四德,自古相传。
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丰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恶风习习,却是扫落暗香,除此之外一无所得。
这是清净散人有感“兰、竹、菊、梅”品格高贵,采集四方稀奇灵根。用自身忠贞之气涵养,炼制成“玉虚四季宝伞”。
玉虚四季伞天花妙坠,优昙花万朵有余,如同花雨垂落,结成樱络珠帘,花上绽放毫光,以至于挡住闻太师的轮回神光。
闻太师蛟龙双鞭和轮回神光一无所得,颇为郁闷,双方相持不下,只好罢战。
双方僵持不下,闻太师无奈,一时间也无法妙法破袁福通,不能班师回朝。
话说闻太师征伐北海,却是破不了清净散人的玉虚四季伞,双方僵持不下。底下武吉凶对疑虑重重的闻太师言道:“弟子刚才观摩一番,却是发现这清净散人的宝伞难以破解,需要太师去寻杀伐法术的道友。”
太师闻言,大皱眉宇,来来回回走个不停。良久,太师面露喜色,对武吉道:“为师倒是想起一位道友来,须得亲自去请,你在此坐镇,若是袁贼挑衅,只需一概高挂免战牌即可,莫要理会。”
武吉满口答应下来。
闻太师秘受机宜,出的营帐,而后跨上墨麒麟,斜着雌雄双鞭往东海而来。
二日光景,太师来到东海一海岛之上,只见远观山山青叠翠,近观山翠亚青山。山青叠翠,参天松婆娑弄影;翠叠青山。靠峻岭逼徒悬崖逼陡涧。绿擒影摇玄豹尾,峻悬崖青松折齿;老龙腰望上看似梯似镫。望下看如穴如坑。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莺愁长地户。
太师望着此岛,留恋美景,叹道:“好一座美岛,到也可以作为精修之所,只是红尘忙碌,何时得闲?”
留恋凡尘浊世,却是非仙道中人所为,太师铮铮烈骨,却是不得大道,孰为可惜。
闻太师来到三仙岛,一路走来,就见此岛清幽僻静,鹤鹿纷纭,猿猴来往,而悬崖绝壁却是垂挂藤萝。
来到宫门前,陡然一激动咳出声来,被侍候在门外的童子听到,一见是闻太师,问:“哪位道长来我三仙岛呢!”
闻太师双手一拱,笑道:”闻太师来拜访三霄娘娘!“
三霄娘娘闻报,让童子把闻太师请入。
云霄出言问道:“咦,太师不在朝歌纳福,来我东三仙岛做甚?”
太师稽首问好:“贫道正有难处,前来请三位娘娘帮忙。”
碧霄哈哈大笑道:“太师一副愁苦之象,难道有何难事,不凡说与我姐妹听。”
太师就将北海一事尽数说出,碧霄一听,颇为不屑道:“此乃小术,也敢妄自称尊,不显我截教**,到让人看不起。”
碧霄性格豪爽,要出手帮闻太师,云霄不好阻挡,便让碧霄带着金蛟剪,跟闻太师一同前往北海而来。
闻太师回到军营,迫不可待,带着碧霄,早早出来叫阵。
日照城内,袁福通对清净散人请求道:“道长,如今闻太师前来挑战,请道长迎战,如何?”
清净散人欣然答应,散人没有坐骑,也就脚底生云,托着法足来到日照城一里之外迎战。
闻太师与清净散人交手几个回合,又祭起蛟龙双鞭。清净散人掏出玉虚四季伞,往空中一丢。只见一阵金光爆闪,一遍体开花的宝伞高悬头顶,伞面上开了无数鲜花,虽说属于后天五行,但是对方蛟龙双鞭绰绰有余。
不料一旁碧霄祭起蛟龙剪。两条金蛟喷云吐雾,兴风作浪,姿态矫健,神情狰狞,宛如闪电,朝清净散人袭来。此宝凶恶,一下子把玉虚四季伞剪破。闻太师见状,喜形于色,拿出蛟龙双鞭狠狠一砸,将清净散人仓皇失措间举起的宝剑打碎。碧霄又祭起蛟龙,把清净散人剪为两半。
玉虚宫封神榜一阵微微摇晃,一缕真灵进入,随后安稳不动,又有一人上榜,还是昆仑山修士,虽不是十二门人,但终是阐教一脉,元始天尊眉头微皱,望了一眼西方,弹指射出一道符箓,随即若无其事,继续闭目参悟天机!
碧霄对恋恋不舍的太师道:“如今阻碍已经尽去,太师还是应当尽早破了日照城。平定北海之事,尽早回朝!”
闻太师一听,也是眉宇频蹙,却是朝廷邸报日日来,对当今朝堂之事了如指掌,颇为忧心,却是被北海之事拖累,不能早早回都城朝歌劝慰纣王。
不过一想到,此次北海即将平定。却是心中雀跃,呼兵唤将,坐了墨麒麟,攻打日照。碧霄自告辞回三仙岛。
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林中,接引端坐十二品金莲,准提道人在一旁欢喜雀跃。
就在此时,一只仙鹤翩翩而来,在准提手中化为一则符箓,准提慧眼一观,立马知道了原委。
“既然我西方和玉虚宫有约,少不可出一份力才是!”
接引睁开双目,眼中金光熠熠,道:“师弟所言甚是!此乃神仙杀劫,吾等亦是听天命、尽人事。大轮明王入得凡尘,却是他自身造化,得看自身机缘,无量寿佛!”
准提叫来阿难陀尊者,往大雪山去一趟。
阿难陀菩萨得令,食指一弹,一缕白光垂落,化为一枚莲花,而后踏着往大雪山大轮寺而来。
来到大雪山,崇山峻岭,白雪皑皑,一座寺庙矗立云海之间,灵塔高耸,佛光高亮,檀香袭袭,阿难陀菩萨正驻足观摩,就闻大轮寺钟鼓齐鸣,玉磬清越,一众比丘、比丘尼在一僧人率领下出得山门,朝阿难陀所在,高悬佛号,问好道:“贫僧鸠摩智率领大轮寺一众僧人恭迎阿难陀菩萨,我等来迟,还未尊者见谅!”
尊者慧眼一观,只见大轮明王身颜蓝黑色,一头二臂,戴五骷髅冠,戴五骷髅冠,身披天衣,以虎皮为裙,心念一动,法音传来:“贫僧奉圣人之命,传令大轮明王!”
鸠摩智迎着尊者进入大雄宝殿,西方二位教主金身塑像排列正面墙壁,阿难陀尊者先是一个稽首,而后上香三柱,念颂佛号,而后众人按等级坐了莲花法座。
鸠摩智脸上带着笑容,问道:“不知尊者不在道场纳福,却是所谓何事来我大雪山?”
鸠摩智自从问道西方佛门,在须弥山问道宫有幸听闻圣人讲道,算是佛门教外围弟子。自从开始神仙杀劫,问道宫闭宫以来,鸠摩智一直在大雪山逍遥自在,静待劫数。
阿难陀尊者言道:“准提圣人有令,让明王下山辅助,了解一番劫数,日后自成正果!”
鸠摩智心中一凛,却是知道,天机已明,二人机缘至矣。说是劫数,同时亦是机缘,只要安然度过,业力自然消减,真灵通透,极其容易悟道,一般会导致道行大进。
而后,二人闲聊几句,阿难陀尊者告辞而去,返回西方。
临走之前,尊者看着皑皑白雪之中的金庙,心中微微叹息,怕是大轮寺不久就要沦没了,无量寿佛!只是封神大劫,天数如此,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