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对比系统所化的天幕,盘点仍在继续。
只见左边黑色光幕转动,开始放映朱允炆的一生。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同年九月长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孙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继位之初,一改洪武之严苛,厚待文官,赢得士大夫交口称赞。】
【不久之后,几个臣子跳出来建议皇帝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就十分忌惮藩王实力,如今登上九五之位,果断采纳两人建议,下旨削藩。】
【不曾想,暴力削藩适得其反,搞得天怒人怨,燕王朱棣以以清君侧之名,奉天靖难。】
【建文四年,京师被攻陷,朱允炆在奉天殿举火**。】
【事后朱棣派人料理后事,却没有发现朱允炆尸骨。】
【民间野史传闻,朱允炆并没有**,而是换上僧袍,从秘密挖掘好的地道逃走,从此不知所踪。】
……
简略盘点完朱允炆,左边黑色光芒迅速黯淡下去,右边金色光幕开始亮起。
【洪武十六年,太子朱标长女朱绫因生性要强,遭人陷害,导致生母侧妃蓝氏被迁怒。】
【朱元璋认为是蓝氏不安分,教坏他的孙女,大怒之下,决定赐死蓝氏。】
【朱绫为救亲娘,迫于无奈,只得以武犯禁,闯入皇宫,将蓝氏救出,自己却因伤了元气,失手被擒。】
【几天后,朱绫闯出天牢九层,挟洪武帝威慑群臣,大摇大摆走出京城。】
【离开京城后,朱绫带着生母蓝氏、领着一众追随她的将士,来到白山黑水之地。】
【洪武十七年,朱绫团灭女真部落,占领整个辽东。】
【洪武帝几次发兵围剿,均是无功而返,只得下旨封她为辽东王。】
【之后五年,朱绫一边开发北大荒,一边对外用兵,先后灭掉高丽、东瀛等,一统整个远东。】
【洪武三十一年,朱绫提前收到消息,得知朱元璋命不久矣,果断出兵,攻破京师,诛杀吕氏、朱允炆母子。】
【朱元璋迫于无奈,只得下旨立她为皇太孙。】
【其后,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绫继位,年号‘大同’,寓意天下大同,男女平等,自由民主。】
盘点到了这里,光幕再次转动,闪过朱绫继位之后,做出的种种改革措施。
在她统治之下,大明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幸福得宛如生活在人间仙境那般。
与此同时,大明的国力也来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四海宾服,万国来朝。
大明铁蹄横扫七大洲、四大洋,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疆域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在那一刻,朱绫自豪喊出:“朕统治之下的领土,太阳永不落下。”
因此,她又被人尊称为‘日不落女皇’。
当两人的一生简略盘点完,两个大明的君臣、百姓,全都麻了。
他们个个目瞪狗呆,表情凝滞,震撼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同样是明二世,同样是太祖朱元璋的孙辈。
一个削藩不成,反丢了皇位。
另一个反出朝廷,白手起家,最后杀回来继承皇位,将大明发展成远迈汉唐、治隆唐宋,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日不落帝国。
这差距也太离谱了吧?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原大明。
朱元璋盯着天机看着半晌,许久才道:“允炆,那个被叔叔夺了皇位,最后一把火烧死自己的倒霉皇帝真是你吗?”
由于双对比系统只是粗略盖过朱允炆的一生,没有透出朱允炆削藩逼死了好几个藩王。
是以,朱元璋虽对朱允炆恨铁不成钢,却没有暴怒揍他。
朱允炆心头发寒,很想狡辩,却知道上天不会骗人。
在很早之前,他就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自己继承皇位,一定要对藩王开刀。
做梦也没想到,未来自己会因为削藩太急、太简单粗暴,导致了靖难之役,失去了皇位。
朱允炆迟疑了一下,硬着头皮回道:“皇爷爷,天意示警,孙儿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朱元璋不置可否,漠然道:“但愿吧!”
“削藩?朱允炆这小子居然敢削藩?”
一看到朱允炆未来搞出这等骚操作,看到天幕的一众藩王都坐不住了,纷纷向朱元璋告状。
新大明。
“混账东西!你还真敢啊!”
朱元璋气得满脸通红,手指着朱绫:“吕氏那贱妇陷害你,杀了也就杀了,允炆可是你的亲哥哥,血浓于水,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对于自家血脉,朱元璋偏爱到了极点。
相较于朱绫起兵造反,夺取皇位,朱元璋更无法接受她骨肉相残,杀死自己的哥哥。
“好你一个朱绫,你真够狠的。”
朱允炆也是愤恨不已,对着朱绫怒目相向。
朱绫不带感情地扫了朱允炆一眼,昂然道:“自古权力之争都是残酷无情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成为胜者不放过你,难道你赢了就会放过我吗?哼,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皇爷爷作为大明江山的开创者,乃是何等睿智之人,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呢?”
若是换做是别人,朱元璋当然明白。
可他这一生,最在乎的就是亲情。
很多事情落在自己的子孙头上,他就糊涂偏心。
朱元璋见朱绫说得这般理直气壮,丝毫无愧,愈发气得破防:“听听,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咱辛苦建立大明江山,就是想让所有的子孙都好好生活,哪有妹妹对自己哥哥下狠手的?”
朱绫知道与朱元璋这老顽固说不通,干脆转过脸去,懒得搭理他。
骑马正在赶来路上的朱标,也被朱绫将来的成就和诛杀吕氏母子的狠辣吓了一跳。
没想到朱绫这孩子,竟能将大明江山治理得那么好。
就是心肠太狠了,连亲人都不放过。
自己回去之后,定要好好教育她几句才行。
朱标各方面与朱元璋都不怎么像。
唯独重视亲人这一块,简直与自己亲爹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