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172章 荣归故里与战略新篇

2013年11月11日清晨,京城的雾霾尚未散尽,一辆黑色迈巴赫S级轿车缓缓驶出星宁科技园区。驾驶座上的宿华身着深灰色西装,目光沉稳而坚毅,后视镜里倒映着逐渐远去的公司新总部大楼——那栋由沈知意亲自参与设计的智能建筑,玻璃幕墙在晨光中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

“老板,导航已重新规划至湘西吉首。”车载AI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宿华轻点触控屏,全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展开家乡的卫星地图,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十八弯的山路、吊脚楼前的溪流、背着竹篓在集市叫卖的乡亲……三年前,他带着从硅谷学到的算法技术回国创业,如今个人财富已达569.6亿,公司更是成为短视频行业的领军者。这次回乡,不仅是探亲,更是为了推进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

当车辆驶入湘西山区,蜿蜒的公路两旁,金黄的稻茬与火红的辣椒相映成趣。宿华摇下车窗,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他突然让司机停车——树下坐着几位晒太阳的老人,皱纹里刻满岁月的痕迹。

“老吴伯,还认得我不?”宿华笑着递上一包京城特产的稻香村糕点。老人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片刻,突然激动地抓住他的手:“小华!真的是你!当年那个总在祠堂看书的娃娃,现在出息成大老板了!”周围的村民闻声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城里的新鲜事。宿华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时留意到几位年轻人眼中闪烁的羡慕与渴望。

回到老宅,母亲正在灶前忙碌,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炖着他最爱的酸鱼。“妈,我把公司总部搬到京城了,离您更近。”宿华帮母亲添着柴火,轻声说道。母亲的手微微一颤:“在外面闯出名堂就好,别太累着自己。”她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用报纸层层包裹的腌菜坛子,“这是给你带的,城里买不到这个味儿。”

深夜,宿华坐在堂屋的竹椅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手机屏幕亮起,是沈知意发来的消息:“听说你回湘西了?我有个想法,咱们在当地建一个‘数字乡村孵化基地’,把星动平台的流量资源和你的算法技术结合,帮老乡们把山货卖到全国。”

这条消息正与宿华的计划不谋而合。第二天,他便邀请村长和几位乡贤来到老宅。“我想在村里建一个直播培训中心。”宿华指着平板电脑上的规划图,“免费教大家用星动平台拍视频、卖特产,还能通过AI算法精准推荐给潜在客户。”他顿了顿,补充道:“公司会出资修缮村里的网络基站,保证信号全覆盖。”

村民们起初将信将疑,直到宿华现场演示如何用手机拍摄腊肉制作过程,并实时上传到星动平台。不到半小时,直播间就涌入了上万人,订单雪片般飞来。“原来坐在家里就能把东西卖到千里之外?”一位年轻媳妇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一周后,“湘西数字乡村孵化基地”正式破土动工。宿华亲自担任技术顾问,从星宁集团抽调了二十名工程师常驻村里。培训教室里,老人戴着老花镜学习操作智能手机,年轻人则围着导师请教直播技巧;仓库里,包装精美的腊肉、莓茶、猕猴桃整齐码放,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宿华的公司在京城的新总部也迎来了乔迁庆典。沈知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两人站在顶楼的露天花园俯瞰京城夜景。“你这次把总部迁到京城,不仅是为了离家近吧?”沈知意递来一杯星宁特调葡萄酒。宿华接过酒杯,目光坚定:“我要让短视频技术服务更多人。京城是资源中心,在这里能更快推动‘数字乡村’计划,让算法为乡村振兴赋能。”

三个月后,湘西的直播基地初见成效。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村里的腊肉加工厂扩建到三个,销售额突破千万。在星动平台上,“湘西宿记”账号粉丝量突破500万,每晚的直播都能吸引数十万观众。宿华的母亲也成了网红,她在镜头前教大家腌制酸鱼的视频,单条播放量破亿。

站在老宅的屋顶上,宿华望着远处忙碌的直播基地,听着山脚下传来的欢笑声,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回乡不仅是一次探亲之旅,更是一场用科技改变家乡命运的实践。而在京城的新总部,一场关于短视频技术与乡村经济融合的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