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61章 千里驰援:量子建造的速度与温度

2023年1月16日清晨,山城的薄雾还未散尽,沈知意已发动那辆低调的奥迪A7。车载AI系统规划好路线,屏幕上显示着36小时的预计车程与8次加油提示。她轻触方向盘,语音指令下达:“联系中原地区分部,启动‘安居接力’计划,4处楼盘同步开工。”

车轮滚滚驶出重庆,高速公路上车流穿梭。沈知意打开量子通讯,研发团队的全息投影在副驾座位浮现。“沈总,新型量子建造模块已完成测试!”首席工程师兴奋地展示着模型,“这次采用‘积木式’拼接技术,建筑材料在工厂预制完成后,现场组装效率提升40%。”沈知意点头:“优先应用到中原项目,我们的目标是五个月交付。”

沿途的服务区里,沈知意利用加油间隙处理工作。在湖北某加油站,她通过量子终端查看星宁在当地的农业项目数据;在河南信阳,她与当地政府官员视频会议,敲定土地审批细节。“沈总,得知您要建免费住宅,很多企业愿意提供材料支持。”助理的声音传来,“某钢材集团表示愿以成本价供应量子钢。”

36小时的车程,沈知意几乎未作停歇。当奥迪驶入中原大地时,星宁的机械兵团已在4个地块集结完毕。无人机群在空中组成施工指挥网络,量子盾构机的轰鸣声震彻云霄。“沈总,地质勘探显示地下有溶洞!”项目经理通过全息投影汇报。沈知意立即调出3d地质模型,手指轻点:“启用‘量子填充’技术,用纳米材料自动加固溶洞结构。”

在临时搭建的项目部,沈知意召开紧急会议。大屏幕上,4处楼盘的设计图不断切换:普通小区配备智能共享设施,高档小区引入私人航天停机坪,国际小区则规划了多语种智能服务系统。“这次的重点是效率与质量。”她环视众人,“但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受损业主感受到希望。”

消息传开后,中原地区沸腾了。曾经因烂尾楼倾家荡产的业主们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协助星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在郑州某维权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握着沈知意的手:“沈总,我们盼了三年,终于等到救星了!”沈知意红着眼眶承诺:“放心,五个月后,一定让大家住上安心房。”

建造过程堪称科技与协作的盛宴。智能机械臂组成流水线,将预制好的墙体、楼板精准拼接;无人机群运送建材,空中交通井然有序;AI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质量,任何偏差都会触发自动修正程序。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建材供应商主动延长账期,甚至捐赠部分物资。“我们不图赚钱,就想为这些业主做点实事。”某玻璃厂老板在捐赠仪式上说。

随着工程推进,沈知意频繁往返于各个工地。在洛阳的一处国际小区,她亲自测试智能门禁系统;在开封的普通小区,她与施工人员探讨如何优化公共空间设计。当得知有位盲人业主时,她立即要求在小区内增设量子导盲系统,地面嵌入感应装置,能通过震动引导业主安全通行。

五个月转瞬即逝。2023年6月16日,4处楼盘如期竣工。交房仪式上,沈知意站在量子灯光照亮的舞台中央:“这些房子,是星宁对责任的承诺,更是全社会爱心的凝聚。”当第一把智能钥匙交到业主手中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位中年妇女泣不成声:“我终于能接父母来住了,谢谢,谢谢……”

当晚,沈知意站在新落成的小区楼顶,俯瞰着万家灯火。智能终端不断弹出感谢信息,有业主晒出自家温馨的装修照片,有老人发来手写的感谢信,还有孩子画的漫画表达喜悦。她知道,这不仅是4处楼盘的交付,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希望的胜利。而星宁,将继续带着这份责任,在科技筑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