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462章 安居新生:科技社区里的幸福方程式

2023年3月20日,中原大地春暖花开。星宁集团承建的4处智能社区内,樱花与海棠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有机蔬果的清香。半年前还在为烂尾楼奔波维权的业主们,如今正通过智能手环操控自家阳台的无土栽培系统,看着机械臂精准地为番茄植株授粉。

“王阿姨,您订的社区共享厨房已预约成功!”智能管家的声音从天花板传来。65岁的王秀兰笑着应了一声,转身从无土栽培架上摘下新鲜的生菜和草莓。这是她搬进星宁社区的第三个月,说起生活的变化,老人眼里闪着光:“以前住的烂尾楼连水电都不通,现在不仅有免费的房子,阳台种的菜吃不完还能卖给社区超市,每个月多赚好几百!”

在社区服务中心,量子屏幕实时跳动着上千条服务需求。当17号楼某户业主提交“智能马桶故障”的工单后,系统仅用8秒便完成定位与派单。物业维修员李师傅早已骑着智能平衡车出发,怀里抱着的工具箱内置AI诊断仪。“现在修东西太方便了,”他展示着设备,“机器一扫就能找到故障点,比以前效率高十倍!”

沈知意乘坐无人驾驶接驳车穿梭在各个小区,车载系统自动播报着最新数据:社区光伏板累计发电1200万度,多余电量并入电网创收超300万元;无土栽培总产量突破50吨,其中40%供应社区食堂,剩余部分通过星宁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更令人惊喜的是,居民自发成立了“绿色能源合作社”,共同参与社区能源管理。

在国际社区的外籍业主区,韩国工程师朴成俊正在调试自家的智能地暖系统。“这里的科技配套比首尔还先进,”他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最让我感动的是物业的多语言服务,上次我父母来住,管家居然能用韩语教他们操作智能家居!”社区内的国际学校里,全息投影课堂正同时进行着中英法德四语教学,机械臂老师能根据学生表情实时调整授课方式。

夜幕降临,社区的量子景观灯次第亮起。在普通小区的共享广场上,居民们围着智能健身设备锻炼身体,孩子们在全息游戏区追逐虚拟蝴蝶。突然,天空中无人机群组成“感恩有你”的字样——这是业主们为感谢星宁自发策划的灯光秀。沈知意站在人群中,听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眼眶微微湿润。

此时,智能终端弹出紧急消息:某高层住户家中突发水管爆裂。沈知意立即调取监控,只见物业应急小组已携带量子吸水设备抵达现场。纳米级吸水材料接触积水的瞬间迅速膨胀,将水流牢牢锁住;智能阀门自动关闭,避免了整栋楼的供水瘫痪。“从接报到处理完毕,仅用了58秒。”物业经理的汇报声传来。

在社区的能源控制中心,工程师们正在优化光伏储能方案。“沈总,我们研发出‘智能分时供电’系统,”技术主管展示着模型,“夜间低谷电价时,社区储能设备自动充电;白天用电高峰时,再释放电能。这样每年能为居民节省40%的电费开支。”沈知意点头:“推广到所有星宁社区,让科技真正为生活减负。”

深夜,沈知意来到社区养老院。老人们戴着星宁研发的健康监测手环安然入睡,系统实时追踪着他们的心率、睡眠质量等数据。当检测到某位老人呼吸频率异常时,护理机器人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值班医生。“这些设备救过好几条人命,”院长感慨道,“以前养老院最怕突发状况,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离开养老院时,沈知意回望灯火通明的社区。智能垃圾桶正在自动分类垃圾,机械臂巡逻队沿着街道缓缓前行,阳台的无土栽培架上,新一批幼苗在量子生长灯下茁壮成长。她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场景,正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最好诠释——在这里,房子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承载希望、温暖与未来的智能家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