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30章 南巡地皮的金融丧尸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30章 南巡地皮的金融丧尸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1月19日,武汉扬帆大厦顶层会议室,窗外飘着今冬第一场雪。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敲击着钢化玻璃。他的目光穿过纷飞的雪花,落在长江对岸那片灰蒙蒙的建筑群上——那是三年前他炒作的珠海西区地皮,如今成了耸立在珠江口的200栋烂尾楼。

“老板,审计报告出来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将平板电脑递到谢一扬面前,“珠海地块账面价值25亿,实际评估只有3.8亿。“

谢一扬扫了一眼屏幕上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三年前,他借着邓公南巡的东风,将这片填海造出来的垃圾场包装成“下一个浦东“,吸引无数炒房客接盘。如今泡沫破裂,那些曾经每平米炒到2万的“海景豪宅“,连500都没人要。

“银行催贷函呢?“

“昨天收到的。“张铁柱调出另一份文件,“工商银行要求我们月底前偿还12亿贷款本金,否则将启动抵押物拍卖程序。“

谢一扬转身走向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沙盘。沙盘上,珠海西区的烂尾楼群被标注成刺眼的红色,像一片溃烂的伤口。他伸手在沙盘上方一挥,图像立刻切换成湖北省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蓝色光点。

“农村合作基金网点统计得如何?“

“全省覆盖率达到93%。“张铁柱的机械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尤其是荆州、孝感这些农业地区,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合作基金代办处。“

谢一扬的指尖停在一个叫“黄陂“的小县城上。那里有他三年前布局的棋子——黄陂县农村合作基金会理事长赵德海,一个把农民养老金当成自己小金库的蠢货。

“通知财务部,启动'大湾区开发债券'计划。“谢一扬的声音像窗外的冰雪一样冷,“把这些烂尾楼债权打包成理财产品,通过合作基金卖给农民。“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了几下:“年化收益率定多少?“

“18%。“谢一扬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枚硬币,在指间灵活地翻转,“告诉赵德海,每卖出一万块,他个人提成800。“

硬币突然停在他拇指上,正面朝上——是印着国徽的那一面。谢一扬盯着国徽看了两秒,突然冷笑一声,将硬币弹向空中。硬币划过一道银光,最终落入会议室角落的鱼缸里,惊得几条金龙鱼四散逃窜。

第一节:红头文件下的吸血合同

三天后,湖北省政府小会议室。

周明远将一份盖着省政府大印的文件推到谢一扬面前,手指在“关于支持大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标题上敲了敲:“老谢,这可是冒政治风险的。“

谢一扬没有立即去拿文件,而是先推过一个牛皮纸袋。纸袋没封口,露出里面深蓝色的护照封面——是周明远女儿在加拿大的永久居留证。

“周省长放心,债券发行完全合法合规。“谢一扬微笑着点了点文件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所有风险提示都用小字印在合同背面,就算出事也是农民自己没看清。“

周明远翻开护照,里面夹着一张花旗银行的存款证明:500万美元。他面色不变地将护照塞进公文包,同时将红头文件往谢一扬那边推了推:“省金融办王立新那边打点好了?“

“王主任儿子明年去哈佛的推荐信,我已经拜托罗斯柴尔德家族写了。“谢一扬收起文件,突然压低声音,“对了,北京来的巡视组下周到武汉,重点查地方债......“

周明远摆摆手打断他:“巡视组住东湖宾馆,接待办主任是我老部下。“他站起身整理西装,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谢一扬一眼,“记住,省里从没批准过什么'大湾区债券'。“

谢一扬心领神会地点头。当会议室门关上后,他立刻拨通张铁柱的电话:“把省政府文件扫描存档,原件锁进江底保险库。再准备两套印刷模板——一套给农民看的,一套应付监管检查。“

第二节:田间地头的高息陷阱

一个月后,黄陂县三里镇,烈日当空。

镇中心小学操场上搭起了临时舞台,背景板上“大湾区建设惠民理财推介会“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舞台两侧挂着红色横幅:左边是“支持国家战略,共享发展红利“,右边是“湖北省农村合作基金会指定理财产品“。

“父老乡亲们!“赵德海拿着扩音器,唾沫星子喷到前排老人的脸上,“这是省政府特批的惠民工程!18%的年息,比存银行高六倍!“

台下坐着几百个皮肤黝黑的农民,大多五六十岁年纪,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存折。他们仰着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与困惑。

“赵书记,这钱真能按月拿利息?“一个缺了门牙的老汉大声问,“我攒了一辈子的三万块棺材本......“

赵德海一拍大腿:“李叔!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呢!“他转身指向舞台中央的巨幅海报,上面是谢一扬与周明远在珠海考察的合影,“看见没?省长都亲自站台!“

海报旁边站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胸前别着“扬帆集团理财顾问“的工牌。他面前的长桌上堆满了合同文本,每份都厚得像本字典。

“大爷大妈们,今天签约还送一桶油!“年轻人热情地招呼着,“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老人们一窝蜂涌向长桌,粗糙的手指在合同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没人注意到,在合同最不起眼的角落,用比蚂蚁还小的字印着:“本产品投资标的为商业地产项目,不保本不保息,投资者自担风险。“

第三节:数字游戏中的养老金

两个月后,扬帆集团财务指挥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数字:已销售债券金额47.28亿元,投资者人数52,397人,平均投资额9.03万元。谢一扬站在屏幕前,手里端着一杯红酒,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着这些数字。

“黄陂、孝感、荆州三地的农民养老金吸纳率超过70%。“财务总监擦着汗汇报,“但工商银行昨天又发来催款通知......“

谢一扬抿了口酒:“把募集资金的30%转入澳门银河账户,剩下的用来支付前三个月利息。“他指了指屏幕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记住,用后来投资者的本金支付前面人的利息。“

财务总监脸色发白:“谢总,这、这不是庞氏......“

“这叫资金周转。“谢一扬冷冷打断他,“珠海地块已经抵押给香港汇丰了,下个月再打包一批债权卖给日本野村证券。“

张铁柱突然推门而入,机械眼闪烁着紧急信号:“老板,省金融办突袭检查合作基金,王立新挡不住了。“

谢一扬不慌不忙地放下酒杯:“启动b计划。第一,立刻停止所有利息支付;第二,通知赵德海销毁销售台账;第三,“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向银监会举报农村合作基金违规操作。“

第四节:血泪上访路的开端

三个月后,湖北省政府信访局门口。

五万多名农民从全省各地聚集而来,他们举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最前排的老人穿着单薄的棉袄,手里高举着已经泛黄的合同,干裂的嘴唇不断重复着:“政府担保的......省长站台的......“

信访局大门紧闭,十几个防暴警察组成人墙。人群中开始有人哭泣,接着是愤怒的咒骂,最后演变成震天的呐喊:“见省长!还我钱!“

马路对面的黑色奔驰里,谢一扬正通过望远镜观察这一幕。他的手机开着免提,周明远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老谢,事情闹大了!中央巡视组要求彻查!“

“查什么?“谢一扬轻笑一声,“合同上清清楚楚写着风险自担。那些农民连'证券化'三个字都不认识,怪谁?“

“但那红头文件——“

“什么红头文件?“谢一扬打断道,“周省长,省里什么时候发过支持大湾区债券的文件?那分明是合作基金伪造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你说得对,省政府档案里没有这份文件。看来是赵德海那帮人胆大包天,伪造政府公文。“

谢一扬满意地挂断电话,对驾驶座的张铁柱说:“通知澳门那边,可以接收日本野村的汇款了。“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外愤怒的人群,“对了,联系一下火车站,准备增开几列去北京的上访专列——车票钱从农民最后的账户余额里扣。“

奔驰车缓缓驶离时,信访局门口爆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一个白发老人瘫坐在地上,手里攥着心肌梗塞发作的老伴的速效救心丸空瓶。

而在珠海西区的烂尾楼群中,海风正吹动着那些褪色的售楼广告:“国家战略,百年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