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208章 蒋介石:速令航空军校加紧训练新学员

南京总统府的晨光被硝烟染成暗红,蒋介石站在窗前,看着远处零星的火光,昨夜的轰炸仿佛仍在耳边回响。

案头摊开的战报上,淞沪防线的伤亡数字刺痛着他的眼睛——仅仅一夜,三个师的兵力锐减,空军更是折损过半,仅存的二十架战机在庞大的日军机群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委座,何部长到了。”侍卫的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何应钦快步走进来,军装上还沾着昨夜奔波的尘土,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文件:“委员长,美国方面的援助还在协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最关键的,是补充空军力量。”

蒋介石转身,目光落在墙上的航空军校分布图上,杭州笕桥、洛阳分校、广州分校……那些曾经人才济济的地方,如今也因战争的消耗而青黄不接。

“立刻给航空军校发电,让他们把训练周期缩短,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新一批能上天作战的学员!”他的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告诉航校,一切资源优先保障飞行训练,钱不是问题,人,才是关键!”

此时的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周至柔接到电报时,正在检查破损的飞行跑道。

几个地勤人员正费力地填补着弹坑,远处的机库只剩下残垣断壁,被炸毁的教练机残骸还冒着青烟。“三个月?”周至柔摘下军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现在连合格的教官都凑不齐,拿什么训练学员?”

但军令如山,他立刻召集了全校教官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老教官陈瑞钿拍着桌子:“老周,你知道缩短训练意味着什么吗?这些学员连最基本的仪表飞行都没掌握,直接上战场就是送死!”

“我当然知道!”周至柔猛地站起,“可你看看外面,每天都有战士在天上牺牲!没有新的飞行员补充,我们拿什么去守南京,拿什么去保国土?”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从今天起,取消所有休假,白天实战演练,晚上理论教学,能多教一点是一点!”

在洛阳分校,彝族飞行员阿木的弟弟阿力,正在操场上接受体能训练。他听说了哥哥山炮营全军覆没的消息,攥着手中的训练手册,指甲几乎要将纸张戳破。“报告教官!”他突然出列,“我申请提前参加飞行训练!”

教官皱着眉头:“你才学了两个月基础课程,现在上飞机,你连襟翼都不会收放!”

“我哥在天上等着我们支援!”阿力的眼睛通红,“我不怕死,我只怕来不及为他报仇,来不及保卫自己的家园!”

与此同时,在广州分校,女学员林夏正在整理飞行服。她是分校里为数不多的女飞行员之一,原本负责后方的运输任务。听到训练加速的消息后,她主动找到校长:“请让我加入战斗序列训练。我们虽然是女子,但同样能驾驶战机保卫祖国!”

航校的训练强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清晨,学员们在刺骨的寒风中跑步,背着沉重的飞行装备绕着机场跑十圈;白天,他们挤在破旧的教室里,听教官们用沙哑的声音讲解空战战术,连吃饭时间都在背诵飞行参数;夜晚,机场的探照灯下,一架架教练机频繁起降,学员们在黑暗中练习盲降,稍有不慎就可能机毁人亡。

蒋介石亲自来到笕桥航校视察。看着跑道上摇摇晃晃起飞的学员战机,他的心情格外复杂。

一个学员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失控,差点撞上旁边的机库,地勤人员吓得四散奔逃。但蒋介石没有发火,他只是默默走到一架战机前,抚摸着冰冷的机身,对周至柔说:“一定要让他们活着回来,活着保卫这片土地。”

三个月后,新一批学员即将毕业。毕业典礼上,蒋介石看着眼前这些稚嫩却坚毅的面孔,想起了那些牺牲在淞沪战场上的飞行员。“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是长空的卫士!”他的声音在机场上空回荡,“虽然训练时间仓促,但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让日寇闻风丧胆的雄鹰!”

阿力戴上飞行徽章,望着天空中盘旋的战机,仿佛看到了哥哥在对他微笑;林夏抚摸着机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而更多的学员,握紧了手中的枪,他们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场残酷的空战,但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当第一架满载着新学员的运输机飞往南京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雨水打在舷窗上,模糊了学员们的面容,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燃烧的火焰。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训练中,他们或许还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在长空之上,书写属于中国空军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