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13章 我国古代神话(2)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13章 我国古代神话(2)

作者:陆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4 来源:小说旗

4、鲧、禹治水

原文及注释:洪水滔天,鲧窃帝(天帝,上帝)之息壤(一种神土,能够自己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以堙(堵塞)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火神的名称)杀鲧于羽郊(羽山的郊野)。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最后,终于)布土(填土)以定九州(即中国,古分天下为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释义: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山海经》、《国语》、《孟子》、《庄子》、《淮南子》都有一些零星资料。这个神话的产生,可能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有着同一的现实基础,都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灾害搏斗的。

鲧、禹遇到的洪水是相当大的:“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仭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见《淮南子·坠形训》)。这样的洪水,鲧、禹是怎样治理的呢?主要是靠了一种叫做“息壤”的神土。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治水。他带着息壤,走遍九州大地,寻找治水的方法。

鲧和禹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曾致力于治理洪水,但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鲧是尧帝时期的大臣,他被派去治理洪水。鲧采取了堵截的方法,试图用堤坝拦住洪水,但这种方法最终失败了,洪水依然泛滥成灾。鲧因此受到了惩罚,被处死在了羽山。

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在治水的过程中,禹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洪水太过凶猛,息壤也难以抵挡;有时候,地形复杂,禹需要不断地改变治水的策略。

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变了治水策略。他采取了疏导的方法,带领人们疏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他坚持不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平定了九州,拯救了人民。

禹的治水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事迹也被传颂至今。在治水过程中,禹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5、黄帝擒蚩尤

原文及注释:蚩尤(传说中九黎族的首领,他有兄弟81人,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能唤云、呼雨、作大雾,制造兵器,勇猛善战。因扰乱各部落,人民遭殃,被黄帝在涿鹿地方擒杀)作兵(作战的武器),伐黄帝(上古帝号,称轩辕氏,神农氏八传于榆罔,暴虐无道,帝在阪泉打败他;蚩尤作乱,帝诛之于涿鹿,诸侯尊奉他为帝)。黄帝乃令应龙(有翅膀会飞的龙,住在凶犁土邱山,禹治水时,它协助禹以尾画地导水。)攻之翼州之野。应龙蓄水(为了行雨用),蚩尤请风伯(风神)、雨师(雨神),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旱神,《神异经》云:“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又名曰‘旱母’”)。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又文及注释: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汉县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40里)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整整满三日),军人皆惑。乃令风后(黄帝的臣)法斗机(取法天上北斗星的斗勺随季节而转移方向的情况)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虞喜《志林》

释义:黄帝是传说中我们最熟知的人物,长期以来都认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帝王,而且引以为自豪。大概因为是,关于黄帝的传说在古籍中记载最多,流传最广,为人民造福最多所致。

其中有一件最为我们所熟悉的事迹,就是“擒蚩尤”。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很凶恶的族类,他“有弟兄81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并且制造各种兵器,任意残杀百姓。

他们本来是炎帝所统属的部族,但对炎帝发动战争,杀得“九隅无遗”(把所管辖地区的人全杀死)。

炎帝派人向黄帝求救,黄帝驱“熊、罴、貔、貅、貙、虎”(可能是一些部族的名称),和他们展开恶战,取得胜利,最终把蚩尤杀死。

蚩尤虽死,但其八十一兄弟部落仍残存不少,黄帝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决定南巡追击。

一路上,黄帝率领部众历经艰险,穿越山川河流。然而,蚩尤部落利用地形优势设下重重埋伏,给黄帝一行带来了巨大麻烦。

在一次激战中,黄帝身陷重围,形势危急。关键时刻,黄帝座下的应龙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它口中喷出熊熊烈焰,瞬间将敌人驱散。

最终,黄帝成功平定了蚩尤余部,天下得以太平。百姓们对黄帝感恩戴德,尊称他为“人文初祖”。

6、女娲补天

原文及注释:往古(远古)之时,四极废(天的四边被碰坏,倾塌下来,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九州裂(中国的土地崩裂,禹分天下为九州),天不兼覆,地不周栽(天不能紧密地笼盖地面,地也不能很好地容载万物)。

火爁焱而不灭(大火延烧不断),水浩洋而不息(大水泛滥不停,一望无边)。猛兽食颛民(善良的人民),鸷鸟攫(凶猛的大鸟用爪抓取)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斩海里大龟的脚)以立四极,杀黑龙(即共工,天塌地陷是因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的结果)以济翼州(拯救九州之一的中原地带),积芦灰以止**(即洪水)。苍天补,四极正,**涸(干竭),翼州平,狡虫(凶猛的害虫,指前文所指的猛兽、鸷鸟)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释义:该神话作者以高度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性形象,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斗争,力求改变落后状态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恢复平静,人们在这片新生的大陆上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在大地的深处,黑暗力量逐渐苏醒。它们侵蚀着生灵的灵魂,使其变得疯狂和邪恶。女娲察觉到了这股危险的气息,她明白,必须再次挺身而出,保护世间的安宁。

女娲深入黑暗之地,与邪恶势力展开一场激战。她运用神奇的法术,抵御着黑暗力量的侵蚀。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女娲终于战胜了邪恶,将黑暗力量封印在了地下深处。

然而,女娲也因此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她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在她即将倒下之际,一道神秘的光芒笼罩了她。光芒中显现出一位神秘的老者,他告诉女娲,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将化作星辰,永远守护这片大陆。

女娲微笑着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的身体逐渐融入光芒之中,成为了天空中最亮的星辰。从此以后,每当人们仰望星空,都会看到女娲闪耀的身影,她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守护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