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98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0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98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0

作者:陆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4 来源:小说旗

晁错的主要着作:

《论贵粟疏》

题意:《上奏给汉文帝关于重农贵粟的疏》

译文(参考):

圣明的帝王在上,民众不挨冻受饿,不是帝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给他们穿,而是因为替他们开辟了获得物质财富的道路。

尧、禹有九年洪水泛滥,商汤有七年干旱,而全国没有被遗弃的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是因为蓄积多而早有准备。

现今全国统一,土地和人民之多,不亚于汤、禹,已多年没有水旱天灾,而蓄积却不够多,为什么呢?

土地还有潜力,人民还有余力,可耕种的土地,没有尽力去开垦,山林沼泽地区的物产,没有全部开发出来,经商的游民没有全部回到农业生产中去。

民众贫穷则会生出奸诈邪恶。贫穷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从事农业,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定居下来就会离开乡土,不恋家庭;

老百姓的行动象鸟兽一样聚散不定,即使有高高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有严法重刑,也不能完全禁止。

人在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轻暖的衣服才穿;在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美味食物才吃;人处于饥寒境地,不会顾廉耻。

人之常情一日不吃两餐饭会感到饥饿,一年到头不做衣服会感到寒冷。肚子饿了没有食物吃,身体寒冷没有衣服穿,虽然是慈母也不能保护她的孩子,哪能有民众拥戴这样的君王?

贤明的君主是知道这样的道理的,因此使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多蓄积,充实粮仓,预防水旱灾,这样才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戴。

民众在于用什么办法去统治管理他们,追逐财利如水向低处流,东西南北没有选择。珠玉金银,饥饿时不能吃,寒冷时不能穿;然而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皇上爱好提倡的缘故。

金银珠宝这些贵物轻微易藏,可以放在手里拿着,可以周游四海而预防饥寒的忧患。这样可令官臣轻易背离君主,使得人民易于离开乡里,会助长盗贼,使逃亡者易于携带(财物)。

粟米布帛(的原料)生长在地里,需要一定时候成长,收获要费很多人力,不是一日可以获得。几石(汉朝最大的量器)粮食很重,中等力气的人拿不动,奸诈邪恶的人是得不到的;但是缺少一日就会受到饥寒。因此贤明的君王都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今有一农夫五口之家,给官府服役的不少于二人,有耕地百亩,一百亩地可以收获百石粮食。

每年除春耕(耕种),夏耘(生长、灌水、施肥),秋获(收获),冬藏(储藏),还要替公家采集燃料和修理房舍,服劳役供应官差;

春天躲避不了风尘,夏天躲避不了暑热,秋天躲避不了阴雨,冬天躲避不了寒冻,四时都没有一日休息;

农民私人的交际往来,吊唁死丧,看望病人,养育幼儿等等,所需的费用都要从所收获的农产品里开支。

如此勤苦,还可能遭遇水旱灾害,官家紧急征收赋税,不定期敛收各种费用,朝令夕改;为了准备(筹办)税款,有谷的人只得半价就把谷子卖出去,无谷的人只得向人借贷,任人索取加倍的利息;于是就有人变卖田宅,卖儿孙,以便偿还债务。

而商贾(商人)大的囤积货物,利息加倍,小的开店或摆摊贩卖,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每日在都市里游转,趁政府需用急迫,所卖货物必定加倍提价。

因此使男不耕耘,女不蚕织;(商人)穿着华美,餐食上等;没有农民的辛苦,却有比农民多千百倍的收入。

(商人)依仗其富裕,交往勾结王侯,其势力超过官僚,利益互相排挤;游逛千里,乘坐车辆,穿着考究,往来不绝,乘好车,驾肥马,脚上穿着丝鞋,身上披着丝绸长衣。

这就是商人兼并农人,农人流亡的缘故。现今法律轻商人,可是商人已经发财富裕了;尊农夫,可是农夫已经贫贱了。

因此民俗认为富贵的(商人),君主却认为贫贱;官吏认为卑贱的(农夫),法律却认为尊贵。上下相反,喜好和厌恶相违背,这样想使国家富强和法理得到树立(贯彻),是不可能的。

当今急迫的任务,是使人民专力从事农业生产。想让民务农,在于珍贵粮食。贵粮之道(方法、措施),在于对民众以粮为赏罚。若天下百姓纳粮给官府,可以封爵位,可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位,农民有钱,能使粮食从富人手里分散出来。才能纳粮以受爵,都有富余。献出余粮,供上需用的东西,可以减少民众的赋税,就是所谓以有余(的粮食),去补充不足(缺粮)的人,令付出的人得到利益。

这样做顺民心,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补足需用,二是减少民众的赋税,三是鼓励人们从事农业劳动。

现行法令:“民有作战用的军马一匹的人,可免除服兵役三人。” 军马是国家的战备物资,所以才给他们免除兵役。

古时神农教导我们:“有石砌的城墙十仞(一仞约8尺),护城河百步,武装的军队百万,如果没有粮食,便守不住城。” 由此观之,粮食大有用处,是很宝贵的东西,抓粮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性的大事。

令民众献粮而受爵,至五大夫(九品)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罢了,这与缴纳战马的功效相比,差得远了。

爵位,是皇上所专有(掌握)的,出于口(用口下令)可以减少贫穷;粮食,是人民所种植的,生长于土地而不竭。

想得到高的爵位和免罪,是人之所甚欲(很高的**)。让全国人民献粮戍守边防,可以得到爵位和免罪,不过三年,边塞(长城一带)所需的粮食,必然会增多(充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