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99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1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99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11

作者:陆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4 来源:小说旗

汉初作家晁错的主要着作:

《论贵粟疏》—2

注释:

1、这篇文章选错自《汉书》的《食货志》。粟:谷子。泛指粮食。 贵粟:以粟为贵。这是晁(chao潮音)错上给汉文帝的奏疏,论重农贵粟的事。

2、圣王:古代统治阶级心目中的贤明帝王。食(si饲音):作动词用,给人东西吃。 衣:作动词用,给人衣服穿。 之:代词,代民。 为:替,给。

3、九年之水:九年水灾,洪水泛滥。

4、亡:同“无”。 捐:遗弃。 瘠:瘦。 捐瘠:被遗弃的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

5、畜:同“蓄”,储藏。备先具:早有准备。

6、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海内为一:全国统一。

7、不避:不让,不亚于。

8、遗利:余利,指土地还有潜力。

9、生谷之土:指可耕种的土地。

10、山泽之利:山林沼泽地区的物产。

11、游食之民: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这里主要指从事中间剥削的商人。 归农:回到农业生产方面。

12、奸邪:奸诈邪恶。

13、不农:不从事农业。

14、着:“着”的本字,附着的意思。 地着:着于地,定居在某一地方。汉朝后也叫作“土着”。

15、离乡轻家:离开乡土,不恋家庭。 民如鸟兽:老百姓的行动象鸟兽一样聚散不定。

16、池:护城河。 犹:还,也。 “虽……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即使)……也……”这种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17、待:等待。 轻暖:指又轻又暖的贵重皮衣服。 甘旨:指美味的食物。

18、人情:人的常情。 再:第二次。不再食:不吃两餐饭 终岁:一年到头。

19、其:指代上文所说的道理。 然:这样。 知其然:知道道理是这样的。

20、务:动词,使……专力从事。 务民:使百姓努力从事。 桑:指种桑养蚕。 务民农桑:使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21、薄:少,轻。 敛:征收。 薄赋敛:减轻赋税。

22、广:扩大,多。

23、实:充实。 廪:储藏米的库房。 仓廪:泛指粮仓。

24、民可得而有:能拥有人民。可得而有:就是可得,可有。

第一段提要:说明重视农业生产,储粮备荒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只有重视农桑,才能拥有百姓,巩固封建统治。

25、上:指皇帝。 牧:养,引申为统治,管理。 牧民:以牧牛的方法,比喻统治人民。这是封建统治阶级鄙视劳动人民的说法。

26、趋:追逐。 趋利:追逐财利。 走:向往。 如水走下:如水向低处流。

27、四方亡择:东西南北没有选择。

28、以:因为,是连词。

29、其:代替珠玉金银。 其为物:就是(珠玉金银)这些东西。

30、把握:这里作名词用。 在于把握:可以放在手里拿着。

31、周:遍,当作动词用,走遍,周游的意思。 患:忧患。

32、轻:轻易。背:背离。

33、去:离开。

34、劝:勉励,这里有引诱,助长的意思。

35、亡逃者:即逃亡者。 轻资:轻便易于携带的财物,即指珠玉金银。

36、布帛:这里指布帛的原料1 长于时:在一定时候成长。 聚:聚集,这里指收获。 聚于力:收获要费很多人力。

37、弗:不。 胜:胜任。

38、奸邪:这里指奸诈邪恶的人,坏人。 利:贪图。

第二段提要:强调务农在于贵粟,国君应重视农业而轻金银珠玉。体现了晁错重农抑商的主张。

39、服役:给官府服劳役。 不下:不少于。

40、石:为汉朝的最大量器,百石即百斛。一斛=十斗。

41、薪樵:木柴。 伐薪樵:指替公家采集燃料。

42、治:修理。 治官府:替公家修理房舍。

43、给:供。 徭役:劳役。 给徭役:服劳役,供应官差。

44、私自:私下,指农民私人生活。 送往迎来:指交际往来。 吊死问疾:吊唁死丧,看望病人。

45、长:作动词用,养育。 长幼:养育幼儿。 在其中:出在这里面(指上面所说的种种费用都要从所收的农产品里开支)。

46、尚、复:两字都当“还”字讲。 被:遭受。 急政:急迫地征收赋税的政令。暴赋:凶狠地征取。

47、不时:不定期,不按时候。

48、具:交纳的意思。 当具:该当交纳赋税的时候;又一说,具:准备,筹办,这里指准备税款。

49、贾:同“价”。

50、倍称:加倍。

51、鬻(yu育音):卖。 责:同“债”。

52、商贾(gu古音):商人。 行卖曰商:坐贩曰贾。 积贮:囤积货物。倍息:利息加倍。

53、坐:坐肆。 列:行列。 坐列:开店或摆摊。

54、操:把持,操纵。 奇(ji鸡音):稀有。 赢:多余。

55、文采:鲜艳的花纹色彩,指华美的衣服。

56、梁:上等好米。

57、阡陌(mo末音):古时田间疆界,这里泛指田地。意思是,有种田一样的收获?

58、因:依仗,凭借。

59、交通:交往勾结的意思。

60、吏势:官僚的势力。

61、倾:倾夺,压倒的意思。 相倾:互相排挤。

62、敖:同“遨”。 游敖:游逛。

63、冠:帽子。 盖:车上遮雨和日光的盖(形似伞)。 冠盖:指官员的服饰车马。 相望:本意是互相望见引申为接连不断的意思。

64、坚:是坚车。 策:用鞭子赶马。 肥:是肥马。

65、履:踏着。 丝:丝织的鞋。 履丝:脚上穿着丝鞋。 曳(yi移音):拖着,披着。 缟: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 曳缟:身上披着丝绸长衣。古时裙长拖地,所以说曳缟。汉朝初年,重农抑商,禁止商人穿绸骑马,后来这项禁令取消了。

66、俗之所贵:指商人。 吏之所卑:指农夫。

67、好恶:喜好和厌恶。乖迕(wu午音):相违反。

68、立:树立,含有贯彻的意思。

第三段提要:细写当时农民的痛苦,并与商人的逸乐作对比,指出大商人与地方势力勾结,破坏了农业生产。

69、方今:当今。 务:急迫的任务。 务农:专力搞农业。

70、贵粟:珍贵粮食。

71、县官:这里是指官府。 入粟县官:入粟于县官,就是纳粮给官府。

72、拜爵:封爵位。

73、渫(xie屑音):与“泄”同,疏散、分散的意思。 粟有所渫:使粮食从富人手里分散出来。

74、用:需用的东西。

75、损:减少。

76、功:事。 劝农功:鼓励人从事农业劳动。

77、今令:现行法令。

78、车骑马:用于车骑的战马,就是作战用的军马。

79、复:免除。 卒:当兵,服兵役。

80、为复足:为之复足。意思是给他们免除兵役。 为:替,给,是介词。

81、神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个帝王,他首先教人种植,所以称为神农。

82、石城:石头砌的城墙。 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池:护城河。 汤池:以沸汤为池:比喻护城河的深险,不易通过。

83、带甲:穿甲的人,指武装的军队。 甲:古代用皮革和金属制成的战衣。

84、以是观之:由此观之。

85、大用:大有用处,很宝贵的东西。 政:政治,这里有治理国家的意思。 本务:根本性的大事。

86、五大夫:汉朝的一种爵位,在第九级。

87、乃:才。

88、此: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情况。 其:指入粟受爵之功。

89、擅(shan善音):专有,掌握。

90、乏:竭。

91、塞下:边地。当时指长城一带。

第四段提要:在论述了“重农贵粟”的重要性后,提出了“以粟为赏罚”的政策;并建议“入粟于边”,以巩固国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