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116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28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116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28

作者:陆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4 来源:小说旗

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6、《廉颇蔺相如列传》—2

译文(参考):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军讨伐齐国,大胜,夺取了阳晋,被授予最高的上卿官职,以英勇着名于各诸侯。

蔺相如,赵国人,是宦官头子令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派人送书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邑交换和氏璧。

赵王与大将和诸位大臣商议:若是把和氏璧给予秦,但是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邑,白白地被欺骗;若是不把和氏璧给秦,又怕秦兵来攻打。议未定,寻求可以作为使臣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王问:“凭什么可以用他呢?”

令答:“我曾经犯罪,私下里打算逃亡到燕国去,相如制止我逃亡,说:`你了解燕王吗?’

“我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国君)与燕王在国境上聚会,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和你结为朋友”。所以想过去。’

“相如对我说:`因为赵国强而燕国弱,你得到赵王的宠信,所以燕王愿意与你结友。现在如果你逃亡到燕国去,燕国畏惧赵国,必然不敢留你,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你不如脱下上衣,露着臂膀,背负铡刀请求处以死刑(即负荆请罪),可能会侥幸得到赦免。’

“我便按照他的意见去做,得到了大王的赦免。我认为他有勇有谋,适宜出使(秦国)。”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道:“秦王以十五城交换我的和氏璧,行不行?”

相如说:“秦强而赵弱,不可不答应。”

赵王说:“如果秦国拿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

相如说:“秦以城换璧,如果赵不答应,理亏在赵;如果赵把璧给秦而秦不把城给赵,理亏在秦。比较两个做法的得失,宁可答应秦国,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王说:“谁可以出使秦国?”

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没有可派遣的人,我愿捧璧出使。城入赵则璧留秦;城不入赵,我就把璧完整地带回赵国。”

赵王遂派相如捧璧西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接见相如(不在朝堂上,表示对赵国使者的藐视),相如捧璧献给秦王。

秦王大喜,将璧传递给妃子、宫女和左右侍从人员看,都高呼(秦王)万岁。

相如见秦王没有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的意思,走向前说:“这璧有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王把璧交给相如。

相如手拿着璧退行几步,然后站立,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璧,派人送书信给赵王,赵王尽召群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心,依仗国强,以空话求璧,恐怕不会把城给赵。’大家都不愿意把璧送给秦国。

“我以为平民之交都不骗人,况且大国之交!因为一块璧而违背强秦的感情(使秦王不高兴),是不好的。

“于是赵王斋戒五日,在朝堂上行了大礼,送出国书(给秦王的复信),派我奉送璧给秦。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大国秦的威严。

“现今我到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宫殿(章台,不是正殿)接见我,礼节傲慢;您得到璧之后,传给妃子和宫女,这是对我的戏弄。

“我看大王无意实现原来以十五座城邑交换和氏璧的承诺,故取回璧。如果大王逼迫我把璧交回给你,我的头和璧一起撞碎于这根柱子。”

相如手拿着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撞击柱子。秦王唯恐璧破,则婉言道谢,坚决请求(相如不要以璧击柱),召管理版图的官查看地图,指出(地图上)从这里过去的十五座城池划给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的方法,假装做划城池给赵国的样子,实际上赵国得不到,所以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胆小,不敢不献给秦王。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现在大王也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朝廷(举行朝会大典用的隆重礼节),我才敢献上璧。”

秦王考虑,不可强夺璧,便应允斋戒五日,安置相如在广成宾馆住下。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同意斋戒,肯定违背信约而不把城给赵,便让一随从人员穿着粗布便衣(化装成老百姓),怀揣着璧从小路逃回,让璧回到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后,在朝廷设九宾礼,延请赵国使臣蔺相如。相如到来,对秦王说:

“秦国自缪公(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没有一位是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的。我诚恐被王欺骗负于(对不起)赵国,因此已经让人持璧由偏僻小路归赵了。

“现在秦强而赵弱,大王只需派一个使者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把璧献上。秦国这么强大,先把十五个都城割给赵国,赵国那里敢留下璧而得罪大王?

“我知道欺骗大王有罪当杀,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群臣仔细商议。”

秦王与群臣相对视,发出又惊又怒的声音。左右想拉着相如出去(就刑),秦王说:

“现在把相如杀死了,也得不到璧,却会断绝秦国与赵国的友谊,不如趁此优厚地款待他,让他回赵。赵王哪会以一璧的原因而欺骗秦?”

终于在正殿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廷见的大礼后送他回国。

相如回到赵国,赵王任他为贤大夫,出使于诸侯各国,都能不受欺辱,又提升他为上大夫。

秦不割城给赵,赵也就不把璧给秦。

(以上为“完璧归赵”)

在完璧归赵之后,(公元前281年),秦伐赵,攻下石城。第二年,又攻赵,杀二万人。秦王派使者告知赵王,若想与秦修好,可在西河外的渑池见面。

赵王畏惧秦,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说:“王如果不去,就表示赵弱且畏惧秦(意即应该去)。” 赵王便去(渑池),相如随从。

廉颇送到边境,与王告别说:“王去,估计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然后返回,不过三十日。如果三十日不回来,请立太子为王,这样做可断绝秦国要挟赵王的念头。”王应允,去到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饮酒到高兴的时候,说:“我私下听闻赵王爱好音乐,请弹瑟。” 赵王便弹起瑟来。秦国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听闻秦王擅长秦地音乐,请(允许我)献上盆缻给秦王(击缻),以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应允。

于是相如上前献缻,并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说:“(你若不肯击缻),在五步之内(您的卫士也无法保卫您),我请用我头颈的血溅污大王(和您拼个死活)。

左右想用刀杀相如,相如怒目大声呵斥,左右都倒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击了一下缻。相如召赵国的史官说:“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的群臣说:“请以赵国的十五座城作为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以秦国的咸阳(首都)作为向赵王的献礼。”

一直到宴会结束,秦王始终不能压倒(取胜)于赵。赵国大规模调集军队,提防秦国进攻,秦不敢擅动。

(以上为“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后,赵王回国,由于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置在廉颇之右(之上,当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口才立下功劳,便位置在我之上,相如本来是出身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能容忍我的职位处在他的下面!”并扬言说:“我见到相如,必然侮辱他。”

相如听闻后,不与他(廉颇)会面。相如每次上朝时,经常称病,不愿与廉颇争位次的先后。过了一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把车子调转方向躲避开。

舍人都来劝说相如:“我们之所以离开家人亲族而伺候您,是慕名您有崇高的品德。现在您与廉颇同列(上卿),现在廉颇讲难听的话而您躲避他,过份恐惧;就是一个普通人尚且感到羞愧,况且您是丞相啊!我们不甘受辱,请您辞去我们。”

蔺相如坚决劝止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厉害?” 答:“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相如说:“秦王虽然很威严,而我敢在朝堂上呵斥他,并辱末群臣,我虽无能(愚笨),怎么会畏惧廉将军呢?

“但是我想,强秦之所以不敢轻易攻击赵国,是因为我们两人同在。如果我们两虎(廉、蔺)相斗,势不共存(那是很危险的)。我之所以这样做(躲避、谦让他),是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头,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头。”

廉颇听闻后,负荆请罪,借着宾客作引导,到蔺相如门下谢罪,说:“鄙贱之人(自己),不知将军(相如)的胸怀如此宽大!”

大家都欢庆,他们(廉、蔺)二人的刎颈之交——成为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以上为“将相和,廉、蔺交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