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9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9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作者:陆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04 来源:小说旗

我国的汉字是至今通行于世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创造,它青春常在,经久不衰。

世界上像汉字这样古老的文字,曾经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

但是,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与波斯王国一起灭亡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纪灭绝了;玛雅文字仅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便消失了。

唯独我国的汉字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一样,至今仍在十几亿中国人民和全世界通行。汉字不仅是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并影响到东方其他国家。

自汉朝以后,朝鲜曾长期把汉字和汉语当做本国的书面文字和语言。

3世纪以后,日本开始使用汉字,至今日本文字中还经常借用汉字,1979年日本规定的《常用汉字表》中,保留了1926个汉字,至今经常使用。

现在东南亚各国普遍通行汉语,越南曾长期使用过汉字,目前北部地区仍通行中文和汉语。新加坡人现今日常通行汉语,中文与英文并列为官方语言。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国现在也都局部通行汉语普通话和中文。

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汉字和汉语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文字和语言。现在,在联合国规定的6种工作语言中,汉语是其中的一种。近几十年来,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文的热潮,经久不衰。

不少老外,包括美、西方和亚、非、拉美各国的许多民众都可以讲流利的普通话。

我国的汉字还有其他一些长处和优点:

汉字是超方言的文字,可以使用于我国所有不同语言(方言)地区。

汉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成为书法艺术品的文字,具有无可比拟的美感。

汉字的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可以自由搭配,构成优美的对偶和韵文,历代文人创作出了无数的传世佳句——诗、词和对联。

汉字还可以构成一些特殊的修辞方法,形成析字和字谜等。

汉字所包含的信息容量最大,有利于口译和计算机处理。

按照我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具备完善体系的文字”。但是,甲骨文决不是我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之前,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古时,有人认为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故长期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

文字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长期社会实践才能产生,单凭一个人的才智是创造不出来的。仓颉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或颁布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在文字产生之前,我国祖先曾经用结绳、契刻和图画等方法,来帮助记事和交流思想。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多年前的陶片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后来,这种图画越画越简单,逐渐脱离了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变成了一种抽象的符号——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就是最原始的文字。

史学界较通行的意见,认为我国文字“在人民中的萌芽”,即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在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

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和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又称为“金文”),其中有很多字就是象形文字。例如甲骨文和钟鼎文的“鱼”字和“马”字,就是典型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已经比较复杂,成为能够完整记载人类活动的文字体系。现已发现多达3000多个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几大类,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还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末的着名金石家王懿荣,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龟甲和牛骨上,他看到有“行列整齐、非篆非?(非大、小篆)”的古文字,确认这些就是“甲骨文”。他一共收集了1000余片甲骨片。被认为是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之后,有许多人收集和研究甲骨文,并对殷墟墓葬的甲骨进行了多次发掘。至今,我国国内已收藏甲骨共9万余片,分散在24个省、市,39个城市。

1979年由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宜任总编辑的巨着《甲骨文合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共选收了4万多片有价值的甲骨,进行分析研究。

“甲骨学”现已成为大学的一个专业,一门新兴学科,每年都有学生学习这门专业,研究有关甲骨文的知识和识别技能。

“甲骨学”并已成为国际性的一门学问,英、美、日、法、加拿大等国,都有一批甲骨专家,出版了有关甲骨和殷商史的专着。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印刷体、电脑体等几个阶段。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商朝早期开始出现,至西周发展起来,直到秦灭六国,延续了约1200多年。

金文共有3722个单字,已识别其中2420个字。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很相近,属于同一种字形。

金文的主要内容是颂扬祖先和王侯们的功绩,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结构和形体趋向简化,各诸侯国不相统一,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为小篆。

之后小篆逐渐被更方便更简化的隶书所代替,到汉朝时,隶书成为了全国的正式书写体,汉碑就是用隶书刻写成的。

隶书后来演变成草书,是隶书的一种快写体。同时兴起的还有楷书,成熟于东汉时期,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东汉末年又出现了行书,与楷书属于同一个支派。

楷书、行书和草书一直流传至今。随着书籍和电脑的普及,又兴起了各种印刷体和电脑体字形。

中国字还有6种构造和使用条例,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简称“六书”。

学习和研究中国字还涉及汉语的语音问题和古文的释义问题,对汉语语音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音韵学”,将汉字的音节分为声和韵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拼音字母。

对古文释义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训诂学”,即用通行的语言解释不易为人所懂的古字古义。

汉语有四种声调,即“四声”,古汉语的四声为:平、上、去、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中文还有文言文与白话文之分,文言文是指古代的正宗书面语言,白话文是指照直记录日常口头语言的文字。现代汉语中,青涩难懂的文言文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文的另一个问题是标点符号,它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停顿、语气和词语性质的符号,是对文字记录语言起辅助作用的符号,是用文字书写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192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分号;、引号“”、补充号:、问号?、感叹号!、连接号——、加注号()、名号、省略号······、顿号、。共12种,一直沿用至今。

汉语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拼音问题,即“汉语拼音”——“按照普通话的发音规律,把声母、韵母连续拼合在一起,并加上四种声调而构成完整的音节。”

直至1958年新中国政府确定,采用拉丁字母(英文26个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这与世界通行的英语国际音标相一致。1982年,该汉语拼音方案被批准为国际标准ISo7098,即中文罗马字母拼音法。

目前不但中国国内广泛采用此拼音方案,海外华人和世界各国也都采用此方案,给汉语拼音,为学习汉语普通话和中文带来了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