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71章 星光不负赶路人:清北宿舍里的财富与温情

1997年8月16日,夜幕笼罩着清华北大的校园,蝉鸣渐歇,晚风裹挟着未散的暑气掠过宿舍楼。星火创研社临时租用的宿舍内,白炽灯将狭小的空间照得透亮,三十几张年轻的面孔围坐在折叠桌前,目光灼灼地盯着沈知意手中厚厚的信封。

“这个月,我们完成了12个校园项目,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50万,技术外包收入130万。”沈知意翻开财务报表,投影仪将数据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总利润接近200万,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骄傲,“按照约定,基础工资 项目提成 奖金,每人能拿到3万元。”

房间里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数学系的陈默激动地推了推眼镜,手中的笔在颤抖;广告系的女生们抱作一团,尖叫着跳起来;就连平日里最沉稳的林婉清,也红着眼眶捂住了嘴。周雨薇举起bb机,上面显示着实时到账提醒:“我要给我妈打个电话,让她别再去工地搬砖了!”

沈知意挨个分发信封,指尖触到每个人的手掌时,都能感受到炽热的温度。当她将信封递给那个曾经怯生生展示编织手艺的女生时,对方突然哽咽道:“学姐,这些钱能让我弟弟继续读书了……”沈知意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星火信条”——“知识改变命运,协作创造价值”。

苏睛站在一旁,将精心准备的证书递给每个人。烫金的封面上,“星火创研社杰出贡献者”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她笑着说:“这不仅是工资,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勋章。”证书内页,印着每个人在项目中的突出表现:有人独立开发了教务查询系统,有人设计的文创产品被校史馆收藏,还有人促成了与中关村企业的合作。

奖金发放完毕后,不知谁提议:“咱们去庆祝吧!”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地走出宿舍楼,步行前往附近的大排档。沈知意悄悄将额外准备的红包塞进几个家境困难的同学口袋,叮嘱道:“给家里买点补品。”对方攥着红包,眼泪啪嗒啪嗒掉在衣襟上。

大排档里,烤串的香气与啤酒的泡沫交织。王德发的孙子小王举着烤面筋凑过来:“沈姐,‘聚德斋’这个月利润又涨了!我爷爷让我邀请你们去吃新研发的抹茶酥!”话音未落,陈默晃着酒杯接话:“正好我们要开发食品行业数据分析模型,得去实地调研!”众人哄笑,碰杯声此起彼伏。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向未来。林婉清擦了擦嘴角的油渍,认真道:“我想开发一款针对农村电商的操作系统,帮助宿华哥他们。”学历史的男生放下筷子:“我在研究宋代商帮的经营智慧,或许能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沈知意看着眼前这群眼睛发亮的年轻人,突然想起创业初期在宿舍熬夜的日子。

此时,沈知意的bb机震动起来。是宿华发来的消息,附带湘西智能茶园的最新数据:产量提升40%,滞销率降为零。她立刻将消息投影到大排档的白墙上,欢呼声再次响起。有人提议:“我们应该把成功模式复制到更多传统行业!”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新的项目计划。

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沈知意和苏睛漫步在回宿舍的路上,月光洒在她们肩头。苏睛踢着路边的石子,突然说:“知意,你说我们做的这些,真的能改变很多人的人生吗?”沈知意望着远处星火创研社亮着灯的窗口,笃定道:“你看今晚大家眼里的光,那就是答案。”

回到宿舍,沈知意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新的发展规划。她在文档里写道:“200万的利润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要建立星火奖学金,资助更多寒门学子;要开发开源技术平台,让创新的门槛更低;要搭建跨校合作网络,让智慧的火花永不熄灭。” 窗外,清北校园的灯火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仿佛预示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拿到奖金的同学们正通过bb机向家人报喜。有人给父母汇去了新房的首付,有人给弟弟妹妹买了梦寐以求的学习机,还有人将钱捐给了希望小学。这些从清北宿舍里诞生的财富,正化作温暖的力量,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