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173章 光影帝国:从资本神话到产业霸权

2007年11月10日,杭城钱塘江畔的星宁国际会议中心被璀璨灯光照亮。沈知意站在宴会厅入口,望着水晶吊灯下觥筹交错的场景,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星宁影视股价曲线——2786亿的涨幅数字鲜红夺目,几乎要冲破显示屏的边界。

“沈总,三位导演到了!”助理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陈凯歌身着藏青色唐装,张艺谋一袭银灰色西装,冯小刚戴着标志性的黑色墨镜,三人谈笑风生间走进会场,腕间的定制版星达智能手表在灯光下闪烁。“沈总,听说今天有大动作?”张艺谋笑着挑眉,他身后的全息迎宾屏自动投射出《敦煌幻世录》的经典画面。

沈知意举起香槟杯,走上舞台:“今天,我要兑现三个承诺!”她轻点平板电脑,宴会厅穹顶的全息投影瞬间切换成三位导演的作品混剪——陈凯歌的《人工智能启示录》中,AI觉醒的哲学思辨震撼人心;张艺谋的《敦煌幻世录》里,数字孪生技术复原的盛唐壁画美轮美奂;冯小刚的《算法喜剧人》以荒诞叙事解构娱乐圈,票房口碑双丰收。“三位的个人财富已达28.9亿,但这只是开始!”

话音未落,大屏幕弹出三封任命书: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升任星宁影视集团总经理,全面负责全球业务! 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知意继续道:“除此之外——”她按下遥控器,地面升起三座悬浮的金色奖杯,“每人2000万奖金,以表彰你们用科技重塑影视艺术的卓越贡献!”

陈凯歌接过奖杯时眼眶泛红:“从业几十年,我从未想过能在这样的平台实现创作理想。星火的技术,让电影真正成为了‘造梦的艺术’。”张艺谋则展示着手中的智能奖杯,其内置芯片实时播放着《敦煌幻世录》的特效制作花絮:“这不仅是奖金,更是对所有电影人的激励。”冯小刚开玩笑道:“以后谁敢说拍电影不赚钱,我拿这奖杯砸他!”

宴会上,沈知意抛出更重磅的计划:“投资300亿,在杭城建造全球首个‘元宇宙影视基地’,同时复建一座1:1的数字古城!” 全息投影瞬间切换成基地规划图:占地万亩的园区内,现实与虚拟场景无缝衔接,AI编剧中心、量子渲染工厂、全息拍摄棚鳞次栉比;而数字古城中,从唐宋街坊到明清宫苑,每个建筑都能通过脑机接口实时修改。

“传统影视基地需要数月搭建场景,我们的数字古城只需30秒生成。”沈知意调出技术演示,一位导演戴上VR眼镜,随手拖拽虚拟模块,一座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拔地而起,“更重要的是,这里将向全球创作者开放,任何人都能用星火的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拍摄电影!”

这一计划引发行业地震。某好莱坞巨头连夜致电:“沈总,我们愿出资100亿美元参与共建!”沈知意却婉拒:“抱歉,星宁的生态只对深度合作伙伴开放。不过……”她话锋一转,“贵公司若愿意将拍摄系统全面接入星宁标准,我们可以考虑联合开发元宇宙院线。”

在星宁影视的技术实验室,工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测试“脑机拍摄系统”。戴上特制头盔,导演的脑电波能直接转化为分镜脚本,演员的情绪波动同步生成特效场景。“这将彻底颠覆拍摄流程。”技术总监展示着测试画面,“以前需要团队反复沟通,现在思维即创作!”

消息传出,全球影视人蜂拥而至。斯皮尔伯格通过视频连线表达合作意向:“我想在星宁的元宇宙基地,拍摄一部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史诗。”国内的新锐导演们更是将简历投爆星宁邮箱,某北影毕业生在自荐信中写道:“我愿从场务做起,只为触摸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电影科技!”

沈知意站在规划中的影视基地选址,脚下的土地尚未动工,眼中却已有万千光影流转。手机震动,收到陈凯歌的消息:“沈总,我已开始构思新剧本,这次我要在数字古城里,讲述一个跨越千年的AI之恋。” 她回复:“陈导,整个元宇宙都是您的片场。” 此时,远处的钱塘江潮汹涌而来,正如星宁影视掀起的这场革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全球影视产业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