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94章 万人奔赴:科技工地掀起的逐梦狂潮

2012年7月1日,巴东县城的热浪裹挟着混凝土的气息,工地上巨大的量子塔吊划破天际,而比机械轰鸣更热闹的,是工地门口张贴的招聘告示。白底红字的海报在阳光下格外醒目:“60名工人月入2.8万 奖金年终奖!20名工程师月入6万 奖金年终奖!15名质检员月入3.5万 包吃包住!”移动板房宿舍的图片旁标注着“三室两厅一厨一卫带书房阳台”,下方“一年二三十万收入”的标语让无数人血脉偾张。

清晨六点,招聘处的智能排队系统刚启动,队伍已蜿蜒至三公里外的路口。背着蛇皮袋的农民工、拎着电脑包的年轻工程师、戴着安全帽的质检员,不同口音的交谈声此起彼伏。“俺在广州工地干了十年,累死累活一年才挣八万!”来自河南的瓦工老李攥着身份证,“这儿干一年顶过去三年!”人群中,几名穿着正装的年轻人格外显眼——他们是从沿海城市裸辞赶来的工程师,行李箱上还贴着某知名外企的标签。

星宁集团的量子招聘大厅里,AI面试官同时与百位求职者对话。“请演示如何使用量子建筑模块校准系统。”面对屏幕上的考题,一位来自东北的电焊工熟练地戴上VR手套,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操作,系统立刻给出98分的高分。“恭喜通过!您将进入高级技工组,月薪3.2万。”听到结果,这位汉子红着眼眶给家里打视频:“孩儿他妈,咱终于能在县城买房了!”

招聘信息在星动短视频上的播放量突破5亿,评论区成为大型“迁徙”现场。“连夜抢火车票!硬座58小时也要去!”“刚退了去国外的机票,巴东才是我的诗和远方!”更有甚者发起“奔巴东组队”,从云南、新疆等地包车出发,车身上贴着“致富专列”的标语。某网红博主直播自己从上海飞往巴东的全过程,飞机落地时,机舱里半数乘客都掏出手机展示星宁的录用通知。

工地生活区的建设速度堪称奇迹。智能建造机器人三天内搭建起2000间移动板房,每间配备智能家具、量子网络和空气净化系统。工程师的宿舍更是配备了私人AI实验室,质检员的房间直通工地监测系统。“这哪是工地宿舍?”某985毕业的工程师在朋友圈晒图,“比我之前在一线城市租的公寓还高级!”

随着万人涌入,巴东的配套服务瞬间被点燃。县城的宾馆爆满,房东们连夜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临时宿舍;菜市场的菜价翻了三倍,却依然供不应求;连摩的司机都开启了“工地专线”,月收入突破两万。陈行甲紧急召开会议,协调交通、医疗资源,星宁集团则捐赠了500台量子公交和智能医疗舱。

深夜的工地依然灯火通明,量子照明设备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工人们三班倒作业,机械臂与人工协作的场景震撼无比。工程师张磊盯着屏幕上的施工数据,兴奋地给妻子发消息:“项目建成后,我的年终奖能抵你五年工资!”而在食堂,智能打饭机器人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分配营养餐,大屏幕实时更新着收入排行榜。

这场“巴东热”甚至惊动了国际媒体。bbc记者实地采访后惊叹:“中国正在上演现实版的‘黄金国’传说,科技不仅创造财富,更重塑了社会流动的轨迹。”华尔街日报则分析:“星宁的高薪策略,正在破解全球建筑业的用工荒难题。”

沈知意站在工地指挥塔上,看着如蚁群般忙碌的建设者,眼中满是欣慰。手机弹出最新数据:已有3.2万人入职,工地的日产值突破千万。她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这里不仅是工地,更是改变命运的战场。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筑未来。”视频里,农民工、工程师、质检员们对着镜头喊出自己的目标:“我要给儿子攒够学费!”“我要买人生第一套房!”“我要成为建筑行业的顶尖人才!”

这条视频的点赞量在24小时内突破亿次,评论区里,无数人写下自己的“巴东计划”。而在巴东的土地上,科技与梦想交织的奇迹,正在无数逐梦人的奋斗中,一点点成为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