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95章 薪火相传:科技红利下的财富与希望

2012年7月20日,巴东工地上空飘着细雨,却浇不灭工人们的热情。量子工资发放系统启动的瞬间,工棚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智能手环震动,提示工资到账的消息弹出——除去基本工资,每人还额外收到了十万元的季度奖金。

“老李,快帮我看看这数字后面是不是少了个零!”来自贵州的塔吊司机王强攥着手机,声音都在发抖。老李凑近屏幕,看到22.4万的到账金额,眼眶瞬间红了:“没少!三个月抵得上我在家乡干两年!”人群中,工程师张磊正在视频通话,妻子对着镜头展示新添的家电:“磊子,咱闺女的学费和钢琴钱都够了!”

财务处的智能机器人忙碌地打印着工资单,量子打印机吐出的纸张堆积成小山。沈知意站在临时搭建的颁奖台上,看着台下挥舞的手机和激动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只是开始!”她的声音通过量子扩音系统传遍工地,“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工期,年终奖将是季度奖金的三倍!”现场顿时沸腾,欢呼声盖过了雨声。

工人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县城,消费热潮席卷了整个巴东。商业街的服装店挤满试穿新衣的工人,手机店前排起长队购买星达最新款手机,就连平日里冷清的房产中介也挤满了咨询的人群。“我要买两套!”老李掏出银行卡,“一套自住,一套给儿子当婚房。”中介经理笑得合不拢嘴,展示着公寓住宅区的沙盘:“您看这智能住宅,寿命100年,70年使用权,自带无土栽培系统和光伏板,以后光卖电种菜都是一笔收入!”

售楼处的全息投影生动展示着未来生活场景:清晨,智能窗帘自动打开,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厨房的AI系统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数据准备早餐;阳台上的无土栽培架上,西红柿和生菜长势喜人。“买一套房,等于给子孙三代留了个‘聚宝盆’!”销售经理激动地说,“贷款买房也划算,光每月卖电收入就能覆盖月供!”

这种观念迅速在工人群体中传播开来。来自四川的木工赵师傅咬咬牙,交了首付:“我爹当了一辈子农民,我当了半辈子木工,到我儿子这代,不能再吃苦了。这套房,就是他改变命运的起点。”工地上甚至兴起了“购房互助小组”,大家互相借钱凑首付,约定等年终奖发下来再偿还。

消息传回工人的家乡,引发了更大的震动。某偏远山村的村头大喇叭反复播放着巴东的“致富经”,年轻人背着行囊踏上了开往巴东的火车。一位老母亲抹着眼泪送儿子上车:“在那儿好好干,买了房就把对象接过去,别再像你爹一样一辈子窝在山沟里。”

与此同时,星宁集团启动了“以工代训”计划。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学习智能建造技术,考核通过后可获得星宁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份工作,更是通往未来的门票。”沈知意对媒体说道,“我们要让每个工人都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数字工匠’。”

三个月的工资发放,不仅改变了工人们的生活,更重塑了巴东的经济生态。当地银行存款激增,消费市场空前繁荣,就连原本冷清的旅游业也因“科技工地”的名声吸引了大批游客。陈行甲在政府会议上感慨:“星宁带来的不仅是项目,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夜幕降临,工地上的量子照明将天空染成淡蓝色。工人们围坐在宿舍前的空地上,讨论着未来的规划。有人打算把父母接到巴东养老,有人计划开个小超市,还有人想攒钱继续深造。工程师张磊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公寓楼,对身边的工友说:“你看那些亮着灯的窗户,每个窗口后面,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此时,沈知意的手机弹出最新数据:公寓住宅区的认购率已达95%,其中80%的购房者是工地的工人。她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了一条新动态:“工资、房子、未来——在巴东,每个奋斗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视频里,工人们高举工资单和购房合同,笑容灿烂而坚定。这条动态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满是“我也要去巴东”“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的留言。而巴东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普通人的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