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297章 未来生活样本:科技宅邸里的变革见证者

2012年10月12日,巴东的秋风裹挟着长江水汽掠过新落成的星宁公寓住宅区。陈行甲与妻子林念薇站在300平的智能宅邸门前,指纹锁与虹膜识别系统同步启动,厚重的装甲门缓缓开启,柔和的量子灯光自动亮起,智能管家甜美的声音响起:“欢迎回家,陈先生、林女士,室内温度已调节至22c,空气湿度60%,适合开启无土栽培系统。”

林念薇望着挑高六米的客厅,水晶吊灯在量子折射技术下散发出流动的光晕,沙发自动感应人体曲线调整软硬度。“这真的是我们的家?”她轻声呢喃,指尖抚过墙面——看似普通的涂料实则是星宁研发的自修复纳米材料,能自动吸附灰尘并释放负氧离子。陈行甲笑着打开手机App,点击“观影模式”,电视墙瞬间变形为270度全息投影,《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在客厅中徐徐展开。

最令夫妻二人惊叹的是负二层的智能空间。穿过旋转楼梯,整面墙的量子屏幕实时显示着巴东县的经济数据、民生动态;书房内,AI秘书正根据陈行甲的日程安排自动生成会议资料;而最角落的恒温酒窖,机械臂精准地取出一瓶2012年份的茅台——正是项目竣工时沈知意赠送的纪念酒。“以前在办公室都没这么方便。”陈行甲感慨道,端起酒杯望向窗外,地下车库的自动驾驶车辆正在自动充电,量子充电桩的蓝光与头顶星空交相辉映。

无土栽培阳台成为林念薇的新乐园。AI营养师根据全家人的健康数据制定种植方案,机械臂每日定时喷洒营养液,量子光照系统模拟出不同时段的阳光。“这颗生菜从播种到成熟只用了15天!”她兴奋地在星动短视频直播,镜头扫过整齐排列的草莓、小番茄,“而且零农药,给孩子吃特别放心。”评论区瞬间沸腾,网友们纷纷留言:“这哪是阳台,分明是小型农场!”“求同款智能种菜系统!”

这套房子的“造血”能力更是超出想象。光伏幕墙日均发电2000度,除满足家庭使用外,剩余电量通过量子电网卖给国家,每月收益超8000元;林念薇将多余的有机蔬菜挂在星宁区块链平台销售,订单甚至来自海外。“水电费、物业费全靠发电种菜就能覆盖。”陈行甲在干部会议上展示账单,“这套房不仅是住所,更是个会赚钱的资产。”

生活的便利无处不在。清晨,智能衣柜根据天气和日程自动搭配服装;浴室的纳米喷头能识别皮肤状态,释放不同功效的护肤水;就连玄关的智能鞋柜,都能自动清洁、杀菌并烘干鞋子。林念薇的母亲从老家来住了几天,感慨道:“以前觉得科幻电影都是假的,现在咱们普通老百姓也过上这种日子了!”

这套住宅也成为巴东对外展示的窗口。国内外考察团络绎不绝,陈行甲亲自担任讲解员:“大家看这个智能安防系统,能识别0.1毫米的异常震动;这个空气净化装置,能将pm2.5浓度稳定控制在10以下……”某欧洲市长惊叹:“这不仅是建筑,更是未来城市的微型模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观念的转变。巴东的年轻人开始将“科技生活”视为理所当然,中学生们在作文里畅想“会飞的汽车”“能对话的房子”;房产中介推出“智能住宅体验游”,带客户参观陈行甲的家后,当月成交量暴涨300%。就连陈行甲的儿子,都在学校成立了“智能家居兴趣小组”,用编程让教室的灯光随音乐变色。

夜深了,陈行甲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星宁科技园区的灯火。手机震动,传来沈知意的消息:“老陈,这套房子只是起点,未来我们要让巴东家家户户都住进智能住宅。”他回复:“有了这样的底气,我更有信心让全县人民过上好日子。”此时,林念薇走过来,递上一杯用自家种植的薄荷叶泡的茶,智能窗帘自动调整角度,将璀璨的星河引入室内。

在这座承载着科技与希望的宅邸里,陈行甲一家不仅是受益者,更是时代变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他们的生活日常,正通过星动短视频、新闻报道传遍全国,激励着无数人相信:科技带来的,不仅是舒适与便利,更是一个人人可及的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