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330章 全民宜居:科技普惠的居住革命

2013年11月26日晚,伍号别墅14层书房内,沈知意的指尖在量子键盘上飞速敲击,全息屏幕上不断浮现出建筑设计图。窗外的京城夜色璀璨,量子照明勾勒出城市轮廓,而她心中正谋划着一场颠覆传统的居住革命——让尖端科技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普惠大众的生活标配。

“启动‘星辰安居计划’。”沈知意对着蓝牙耳机下达指令,AI助手立刻响应,将信息同步至杭城与阿广(广州)的星宁地产子公司。“在杭城西湖畔、阿广珠江新城核心地段,各圈定500亩土地,规划建设普通人居住的智能公寓住宅区。”她调出城市地图,红色标记在两个城市的黄金地段闪烁,“记住,这不是高端别墅,是让年轻人买得起、住得好的家。”

设计方案在全息屏上徐徐展开:30层的建筑群采用纳米复合建材,理论寿命达110年;每户阳台配备模块化无土栽培系统,居民通过手机App就能种植蔬菜瓜果;整栋楼的外立面覆盖柔性光伏膜,不仅能发电自给,多余电量还能并网出售。更令人惊喜的是智能社区系统——量子门禁自动识别业主身份,快递由机器人直接送达家门口,连垃圾分类都由AI实时指导。

“价格必须亲民。”沈知意调出成本核算表,“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建材成本,利用光伏收益补贴物业费。最终售价要比周边传统公寓低20%,但品质提升50%。”她特别强调:“80年使用权不是束缚,而是保障。我们要让一套房子真正‘管’三代人。”

消息一经发布,网络瞬间沸腾。星动短视频上,#星宁全民住宅#话题阅读量3小时破亿。网友们争相转发虚拟样板间视频:30平的单身公寓通过量子折叠家具,能在客厅、卧室、工作室间自由切换;新婚夫妇的两居室配备智能育婴系统,AI实时监测宝宝健康;甚至有网友模拟出三代同堂的场景——老人房的护理机器人、儿童房的全息学习屏,还有共享的家庭农场。

“这哪是公寓,分明是未来生活的标配!”某房产博主在直播中激动地拆解设计图,“无土栽培解决城市种菜难题,光伏电板直接省电费,最绝的是房子寿命110年,彻底告别‘老破小’!”评论区里,杭城的年轻人开始组团咨询,阿广的打工人计算着工资与房价,连远在海外的华人都留言:“想回国定居!”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专家担忧:“如此高科技的住宅,后期维护成本是否可控?”沈知意的回应干脆利落。她在星宁集团官网公布“终身维保计划”:每栋楼配备专属的量子维修团队,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扫描建筑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纳米机器人自动修复;物业费中包含的维护基金,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公开透明。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星宁推出“首付分期”与“共享产权”模式。年轻人最低只需支付10%首付,剩余款项可通过社区光伏收益、无土栽培农产品销售等方式逐步偿还;对于低收入家庭,还能选择与星宁共享产权,先居住后回购。某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星动短视频晒出签约合同:“每月还款比租房还便宜,而且我的阳台已经种下第一颗番茄苗!”

随着工程启动,两个城市的施工现场成了科技秀场。量子塔吊自动规划吊装路线,建筑机器人协同完成墙体搭建,3d打印技术将卫生间、厨房等模块快速成型。更令人瞩目的是“绿色施工”理念——建筑废料被转化为量子建材,施工噪音通过声波抵消技术降至最低,连扬尘都被纳米滤网实时净化。

2013年的最后一场雪落下时,杭城与阿广的星辰公寓首批样板间开放。沈知意站在西湖边的样板房内,看着年轻情侣在无土栽培墙前自拍,老人在智能健康监测屏前测量血压,孩子们围着全息游戏桌欢笑。她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新动态:“科技的终极意义,不是炫耀,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未来。”这条视频收获百万点赞,评论区满是“期待入住”“希望推广到全国”的留言。

而这场由星宁发起的居住革命,正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至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向星宁抛出橄榄枝,普通人对“未来家”的想象,正在科技的赋能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