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 第331章 云端建造:全民参与的未来工地革命

2013年12月1日,杭城西湖畔的星辰公寓工地被量子照明照得亮如白昼。巨型量子塔吊顶端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招聘信息,红底金字的“月入2.5万!包吃包住!”在夜空中格外醒目。沈知意站在临时搭建的量子指挥中心,看着智能机械臂将纳米建材码放整齐,耳边传来AI系统的实时播报:“已有人提交工人岗位申请,工程师简历投递量突破5000份。”

“这次招聘,我们要打破传统用工模式。”沈知意对着全息会议中的星宁团队下达指令,“开放‘云端建造’权限,让全球网友都能参与工地直播。”话音刚落,星动短视频的服务器瞬间涌入百万级流量,#围观未来工地#话题以每秒10万条讨论的速度刷新热搜。镜头里,智能建造机器人正以毫米级精度拼接墙体,量子测绘无人机组成的矩阵在空中绘制3d蓝图,引得网友惊叹:“这哪是工地,分明是科幻电影现场!”

招聘现场堪称科技盛宴。面试区的量子感应屏自动扫描应聘者信息,AI面试官通过微表情分析和专业题库,三分钟内完成初步筛选。一位来自贵州的农民工在通过考核后激动地展示录用通知:“月入2.5万,还能学智能建造技术!干一年就能在家乡首付买房了!”而工程师岗位的竞争者们,则在虚拟沙盘前进行实时方案推演,他们的设计将直接影响智能建造机器人的施工路径。

最具颠覆性的是“云端共建”模式。星宁短视频App推出“全民监工”功能,用户只需注册账号,就能通过手机或电脑接入工地的量子摄像头,实时观看施工进度。更令人惊喜的是,网友们还能参与“云决策”——在选择公寓外立面颜色时,某条“用西湖水墨纹”的弹幕获得58万点赞,最终被采纳为设计方案。“这房子有我的一份创意!”网友“水墨江南”在评论区兴奋留言。

为确保工程质量,沈知意启用“量子质检天团”。20名质检员佩戴着AR智能眼镜,镜片上实时标注建材参数、施工误差等数据;手中的量子检测仪轻轻一扫,就能穿透墙面检测钢筋分布。“传统质检员靠经验,我们靠科技。”质检主管展示着AI生成的质检报告,“任何0.1毫米的误差都会触发自动预警。”

五家智能建造公司的竞争同样激烈。他们各自派出由建筑机器人、量子3d打印机组成的施工队,在工地划出专属作业区。某公司的“蜂巢建造系统”引发热议:数百台小型机器人如同工蚁般协同作业,通过量子通讯实时调整位置,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3倍。沈知意宣布:“最终工程款和奖金将根据施工质量、创新技术等维度综合评定,第一名团队将获得千万级奖励。”

这场工地直播彻底改变了公众对建筑行业的认知。海外网友通过星宁的跨国直播专线围观,惊呼“中国的基建魔法”;建筑院校的学生将工地视频作为案例分析;甚至有游戏公司联系星宁,希望将量子建造技术改编成虚拟建造游戏。而对于参与建设的工人和工程师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他们在工地上搭建的每一块量子建材,都在重塑自己的人生。

当夜幕深沉,工地的量子灯阵组成“星辰公寓欢迎你”的字样。沈知意看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直播数据,对助理说:“通知技术部,增加1000路直播通道。这场由科技与全民共创的建造革命,才刚刚开始。”此时,直播间的弹幕如潮水般涌来:“搬砖也能这么酷!”“求入职!想当未来建筑的一块砖!”而在工地的智能宿舍里,新入职的工人们正通过量子屏学习建造课程,他们眼中闪烁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