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24章 五羖兴秦:穆公纳贤与秦晋争霸的西陲长歌

秦宣公握着剑柄站在汧水河边,看着自己训练的骑兵在河滩上奔驰,马蹄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即位那年,卫、燕两国的军队正把周惠王赶得团团转,王子穨在雒邑城头插上自己的大旗。宣公冷笑一声:“周王室的天子,如今比咱们西陲的牧羊人还可怜。” 三年,郑伯和虢叔杀了子穨,惠王复位,派人送来致谢的玉璧,宣公却把玉璧丢给了军中的勇士:“与其要这破石头,不如多给咱们几车良弓。”

宣公是德公的长子,生得虎背熊腰,十五岁就跟着父亲在雍城城外射杀过野狼。四年,他在密畤祭祀青帝,青铜酒爵里的酒刚泼在祭坛上,就接到军报:“晋军在河阳摆开阵势!” 他甩了甩湿漉漉的衣袖,翻身上马:“来得好,正好试试咱们新练的铁鹰锐士。” 那场仗打得昏天黑地,宣公的战车碾过晋军的旌旗时,他看见对方主将的头盔上刻着晋国的玄鸟纹 —— 和自己盔甲上的几乎一模一样。“原来晋人也是玄鸟后裔,” 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可惜玄鸟只会在咱们秦人的天空翱翔。”

十二年,宣公临终前看着九个儿子,个个孔武有力,却都像只会冲锋的猛士。他突然想起父亲德公说过:“雍城的城墙需要砖石,也需要能规划砖石的人。” 于是招来了最小的弟弟成公,把象征权力的玄鸟玉符塞到他手里:“记住,秦人既要会挥刀,也要会握笔。”

成公即位时,梁伯和芮伯带着牛羊来朝,看见成公正在宫殿里研究从鲁国换来的礼器。“这些鼎彝上的铭文,” 成公指着青铜器上的蝌蚪文,“比咱们秦人的刻痕好看,但咱们的剑,比他们的礼器锋利。” 他转头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君上,下次别带这些花架子,多带些能铸剑的铜矿。” 齐桓公伐山戎那年,成公在雍城城头看着东方的狼烟,对身边的史官说:“齐侯在东边打山戎,咱们在西边打西戎,天下的戎狄,终究要倒在咱们秦人剑下。”

可惜成公只在位四年,临终前看着七个儿子,突然笑了:“当年庄公让贤给襄公,如今我也学一回。” 他指了指站在角落的弟弟任好:“这孩子打小就爱读东夷的书,连齐国管仲的《牧民》都能背,让他当君主,秦人能走得更远。”

秦穆公任好接过王位时,手里还捧着从晋国换来的《尚书》竹简。元年,他亲自率军伐茅津,出发前对着将士们举起青铜剑:“当年襄公救周,周王赐我们岐西之地;如今咱们打茅津,要让天下知道,秦人不光会养马,更会打仗!” 那场战役,秦军的箭雨像暴雨般砸向茅津大营,穆公的战车冲进敌营时,看见敌方首领的帐篷里挂着一幅残破的周王室地图 —— 原来这些戎人,还做着入主中原的梦。

四年,穆公迎亲的车队驶入晋国,车上载着晋太子申生的姐姐。他看着新娘头上的金步摇,想起晋国使者说的话:“我们晋侯说了,这门亲事,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穆公笑笑,没说话 —— 他知道,晋国的强大,迟早会成为秦人的对手,但此刻,他需要这层姻亲关系,就像需要百里奚的智慧。

说到百里奚,那是穆公即位第五年的奇遇。晋献公灭了虞、虢两国,把百里奚当作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不堪羞辱,逃到宛地,被楚人抓住。穆公早听说百里奚是虞国的贤臣,想重金赎回,又怕楚人狮子大开口,便派使者说:“我们有个陪嫁的奴隶叫百里奚,在你们这儿吧?我们用五张黑羊皮换他。” 楚人哈哈大笑:“一个老奴隶,值五张羊皮已是抬举。” 就这样,七十岁的百里奚被装在木笼里送到雍城。

穆公亲自为百里奚打开笼门,解下自己的狐裘披在他身上:“虞君不用先生,是虞国的不幸,不是先生的过错。” 百里奚却跪在地上:“臣不过是个亡国之臣,有什么值得大王看重的?” 穆公扶起他,目光灼灼:“我听说先生在齐国时,蹇叔曾救你于困顿;在周国时,又因蹇叔劝阻而避开子穨之乱。一个能让蹇叔看重的人,难道不是天下奇才?” 两人一谈就是三天三夜,穆公越听越兴奋,突然站起来对着宫殿外大喊:“来人!从今天起,百里先生就是秦国的相国,号‘五羖大夫’!”

百里奚却连连摆手:“臣有个朋友叫蹇叔,贤能远胜于我。当年我想侍奉齐君无知,是蹇叔阻止,我才避开齐国内乱;想侍奉周王子穨,又是蹇叔劝阻,我才没被诛杀。如果说臣有几分智慧,都是蹇叔教的。” 穆公立刻派使者带着黄金白玉去请蹇叔,使者出发前,穆公特意叮嘱:“如果蹇先生不肯来,就把我的玄鸟玉符送去 —— 秦国的相国之位,永远为贤者留着。”

这年秋天,穆公亲自率军伐晋,在河曲与晋军对峙。他站在战车上,看着晋军阵中飘扬的 “晋” 字大旗,想起百里奚说过:“晋献公宠爱骊姬,太子申生已死,重耳、夷吾流亡在外,晋国迟早会乱。” 果然,不久后就传来消息:骊姬之乱愈演愈烈,里克杀了奚齐和卓子,夷吾派使者来秦,请求帮助回国即位,还承诺割让河西八城。

穆公看着夷吾的使者,心里冷笑:“晋人果然善变。” 但他还是派百里奚率军护送夷吾回国 —— 他要看看,这个背信弃义的夷吾,能在晋国撑多久。果然,夷吾一即位就反悔,派丕郑来秦解释:“河西八城事关晋国根基,实在无法割让。” 还杀了里克。丕郑吓得连夜投奔秦国,对穆公说:“晋人根本不想让夷吾当君主,都盼着重耳回国。只要大王帮我们杀了吕甥、郄芮,重耳必能即位,到时候晋国就是秦国的盟友。”

穆公却摇摇头:“夷吾虽然背约,但随意废立君主,只会让天下笑话我们秦人。” 他转头对百里奚说:“当年襄公护送平王东迁,得到的是一句空头承诺;如今我们帮夷吾,也算是对周王室的交代。” 但他暗中重用丕郑的儿子丕豹,让他在秦军里当了校尉 —— 穆公心里清楚,晋秦之争,迟早要摆到台面上来。

十二年,管仲、隰朋去世的消息传到秦国,穆公对着东方叹了口气:“齐国的霸主,怕是要换人了。” 就在这时,晋国发生大旱,派人来秦求粮。丕豹咬牙切齿:“晋君背约,这是天要亡晋,大王应该趁机出兵!” 穆公却问公孙支:“你说,饥荒和丰收,难道不是交替出现的吗?” 又问百里奚:“夷吾得罪的是我,晋国的百姓有什么错?” 最终,他下令打开粮仓,用船从雍城运粮到晋国绛都,运粮的车队和船队连绵不绝,路上的百姓都惊叹:“秦人真是把粮食当成了武器,但这武器,比刀剑更有力量。”

穆公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装满粮食的船只顺流而下,想起当年文公献地岐东,襄公护送平王。秦人用了三代人的时间,从西陲的附庸变成诸侯,如今又要用粮食,在晋国人心里种下善因。他摸了摸腰间的剑柄,剑柄上的玄鸟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 这只玄鸟,曾经在西陲的天空盘旋,如今,正展开翅膀,准备飞向更广阔的中原。

在那些与晋人周旋的日子里,穆公常常想起百里奚初到秦国时说的话:“秦国要强大,不能只靠武力,还要靠人心。” 他看着自己从晋国请来的工匠在雍城修建新城,看着从西戎缴获的战马在汧渭草原上奔腾,突然明白:当年襄公得到的岐西之地,文公打下的汧渭之会,武公设立的郡县,德公定都的雍城,都是为了这一刻 —— 让秦人不再是西陲的牧羊人,而是天下的主人。

当晋国的使者捧着空粮袋感谢时,穆公只是笑笑,他知道,这场粮食的战争,比河曲之战更重要。正如百里奚所说:“粮食能救人,也能杀人;能收买人心,也能摧毁信任。” 穆公选择了前者,因为他相信,一个能在敌国饥荒时伸出援手的国家,终将得到天下的敬畏。

这就是秦穆公,一个既能在战场上挥剑斩敌,又能在朝堂上虚心纳谏的君主。他用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用诚恳换来了蹇叔,用粮食换来了晋国的民心。在他的治下,秦国不再是那个被中原诸侯轻视的 “戎狄之国”,而是让齐晋楚都不得不正视的西方强国。当他站在雍城的城墙上,看着东方的地平线,他知道,属于秦人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 就像他当年在密畤祭祀时,天空中划过的那道玄鸟般的红光,虽然微弱,却预示着一个崭新的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