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62章 工商并举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62章 工商并举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正德八年春耕日,朱厚照掀起车帘,眼前是望不到边的麦田。青禾设计的「铁锚牌」曲辕犁在田间划出整齐的垄沟,扶犁的流民腰间别着「工农互易券」——凭此券可在尚工局换铁,亦能在粮铺抵粟米。「陛下请看,」张忠递来《京畿农报》,「去岁屯田十万顷,粟米增产三成,铁器换粮已得精铁十五万斤。」

卯时,德州屯田大营里,青禾正指导匠人调试「铁锚水车」。十二片裹铁叶轮旋转如飞,将运河水提至三尺高田。「按《农政》「水势九等」,今春少雨,需每日灌田五寸。」她腰间的「工」字哨发出徵调(587hz),远处匠人依音校准叶轮角度。去年秋收后,尚工局量产的三万具代耕架全部分发流民,日耕可达二十亩,较木犁效率提升四倍。一名老匠人蹲在田埂验粮,手持「稻纹验粮铳」喃喃自语:「粟米粒长七分,饱满度九分……巧妃娘娘的法子果然神准。」这铳管刻五斗容积线,兼测粮食品质:吹烟入膛,烟留则湿,烟散则干。今岁流民缴粮,竟比往年多两成。

巳时,户部尚书杨廷和捧着新铸「正德通宝」觐见:「陛下,云南铜矿岁输百万斤,今钱局日铸钱二十万贯,钱荒已解。」铜料从军工转至钱法后,铜钱成色从六成铜提至七成,民间私铸锐减。朱厚照捻起一枚铜钱,背纹竟铸「工禾」暗记——这是青禾为防伪设计的微缩锚稻纹,需借琉璃明瞳镜方可见。王巧儿抱着女儿朱瑢路过钱局,见匠人用牛二虎「听声验铜锤」敲打钱坯:「音清者铜纯,音浊者铅杂。」此法将钱局验铜效率提升五成,铅含量超三成的劣钱当场回炉。「瑢儿瞧,」她轻晃女儿手腕的铜铃,「这声音,便是匠作与钱法的共鸣。」

未时,尚工局外设的「工农互易署」前,流民排成长龙。青禾命人挂出铁牌:「铁器换粮,每斤精铁折粟米五斗;农具以旧换新,补二成铁料。」一位老汉递上锈烂的木犁,换得「铁锚牌」铜刃犁头,咧嘴笑道:「这物件能耕硬土,俺家十亩地,今春能赶在清明前全种下!」商队的驼铃从塞外来。鞑靼使者用良马换铁器,却被拒:「大明铁器只换粟米、毛皮,不换刀兵。」这是朱厚照的「铁器锁边」策:农用铁器可售,火器部件严禁外流。商队转而购得万具「代耕架」,扬言要在草原开屯田——此乃后话。

申时,尚工局内院传来锤音。青禾主持的「匠作内部考工」正在进行,二十名匠人围炉锻造,牛二虎坐在暖轿中担任主考。「煤焦炼铁法」学徒演示用煤炭炼焦提高炉温,精铁产量较传统法增四成。青禾当场裁定:「准其进入尚工局铁火坊,赐「工」字腰牌。」另一匠人展示「松烟皂角防蚀法」(松烟 皂角熬制涂层),使铁器寿命从三年延至五年,青禾点头记录:「技法录入《巧艺防蚀谱》,匠户可减免半年徭役。」此类考工每月一次,优秀者可升为「工头」,但仍属匠籍,不得入仕。

酉时,傍晚的通州粮仓,囤粮已堆至屋顶。户部主事报:「京畿仓储粟米五百万石,较去年增百万石;铁器库存精铁二十万斤,熟铁五十万斤。」朱厚照望着仓外排队交粮的流民,忽问杨廷和:「若将代耕架卖到江南,能增多少粮?」老首辅掐指一算:「可再增粟米三成,足够十万边军一年之需。」王巧儿的「匠户屯田操典」被翻得卷了边,里面夹着林夏笔记的「化肥」残页。她望着女儿在庭院里玩的「铁锚」玩具,忽然对青禾道:「明年试种些黄豆吧,《农政》说这东西能肥田——就用「劝农炮弹」的壳子当种罐。」

戌时,夜幕降临时,尚工局外的「工器市」热闹起来。匠人摆开铁犁、火铳模型,流民背着粟米换铁器,更有商贾用绸缎换「绣纹验粮铳」。青禾设计的「工」字灯笼照亮街道,灯笼穗子竟是松烟墨染的锚形纹。张忠捧着《商税奏疏》来报:「陛下,工器市月税已达万两,超过江南瓷器市。」朱厚照笑而不语,在《明会典》「商税」篇批注:「工器惠农,商税惠国,此乃治国之锚。」窗外传来验铜锤与算盘珠的声响,竟似一曲盛世和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