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11章 曲线坦白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第111章 曲线坦白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47 来源:小说旗

巧妃将青铜显微镜推至朱载钧面前,蚕丝样本在镜下如蛛网般清晰:「太子请看,这七次松脂浸涂的「千层茧」结构,与先祖王景弘随郑和下西洋时所制「南洋滤毒巾」分毫不差。」她指尖轻点《郑和匠人笔记》扉页,泛黄纸页间夹着半片宝船龙骨木屑,「此笔记乃家传秘本,当年成祖命景弘公辑录宝船匠作之法,藏于福船暗格,至先帝时方由旧部呈给陛下。」

杨慎接过笔记,目光停在「赤鳞验铅法」图示上:「为何笔记中多有「星君」「宝船」等语?」巧妃拨弄显微镜微调旋钮,烛火在她耳坠的锚形纹上跳动:「昔年下西洋,为镇服番邦,匠人多以「星君护佑」为名行技术之事。如这珊瑚粉验铅,实则是宝船炼铜时偶然发现的化学反应,却被记为「赤鳞吐铅」。」

朱载钧望着笔记中「牵星术定铅矿」的图示,忽然道:「为何父皇将此笔记与火德星君信仰并推?」巧妃将磁星盘转向北斗,指针精准落在铅矿坐标:「陛下以星君为表,咱以匠作为里,此乃「神道设教,以术固边」的帝王心术。」她有意隐去正德赐下笔记时的含糊其辞,只当那「火德」二字是对永乐朝的遥相致意。

子夜观星台上,杨慎忽然问:「听闻巧妃乃三保太监亲族?」巧妃望着硫磺烽方向,声音混着铅烟的辛辣:「景弘公是吾家堂亲,当年宝船沉没时,他曾托人送回《轮机图谱》残页。」她展开《塞北气溶胶扩散模型》,图纸边缘隐约可见「永乐十六年」的火漆印,「此模型改良自宝船烟雾信号术,当年用于抵御南洋海盗,今日可迷瓦剌骑兵。」

朱载钧注意到她未提及正德如何得到笔记,却将「工禾纹」标识与宝船铁锚纹对比:「这标识……」「取自宝船船头锚形,」巧妃截断道,「匠人之间,需有可识别的符号。」她故意用「可识别」这个来自《林夏笔记》的词汇,却见朱载钧毫无反应——果然,太子不知那本真正的天书存在。

三日后,巧妃在豹房密阁向正德复命。皇帝盯着她呈上的《郑和笔记》副本,指尖划过「千层茧」图示:「杨慎说,这笔记比朕编的「星君托梦」更有说服力。」

「陛下借星君开道,臣以匠作铺路,」巧妃叩首时,发间银饰轻响如铅铃,「景弘公当年随郑和七下西洋,靠的不是星君,是牵星板与水密隔舱。今日威宁海的铅铃、风车,亦需实在的匠作支撑。」

正德忽然笑了,指节轻叩案头暗格——那里藏着真正的《林夏笔记》:「若朕说,这郑和笔记是朕命人仿写的呢?」

巧妃抬头,目光与他相撞:「匠人只问技艺真假,不问笔记真假。陛下只要让匠作有用,便是真的。」她伸手替他整理袖口的「工禾」纹,触到内衬里的铅片——那是防铅毒的最后一层屏障,正如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