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一章 回京(五)

潘安传 第一章 回京(五)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别在这儿杵着了,想等别人看你的笑话吗?”一个凉凉的声音蓦地在司马冏耳边响起,带着惯有的愤世嫉俗,“你难道不知道潘岳这次能回京,就是靠打通国丈杨骏的关节吗?此刻杨骏来了,他自然得上赶着去奉承,却理会你这没用的齐王做什么?”

“大哥!”司马冏早听出说话之人是自己的长兄司马蕤,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自从父亲司马攸将司马蕤出继给早逝的叔父辽东王之后,司马蕤和司马冏两兄弟之间便产生了隔阂,再也不像小时候的海奴和山奴那样,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一起奔跑嬉戏。

“我知道你想说:‘檀奴叔叔不是那样的人。’”司马蕤捏着嗓子模仿司马冏虚弱的语气,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远处陪在国丈杨骏身边的潘岳,唇边漾起尖刻的冷笑,“你尽可为他辩解,不过刚才他看见你病成这样,可有问候过你一句,甚至多看你一眼?不过也对,若是他还像以前那样死心塌地地跟着齐王府,只怕这辈子都会被贬在穷乡僻壤,却又哪里回得了洛阳?”

“大哥,别说了……”司马冏在太阳底下站了一阵,早有些头晕目眩。虽然不愿承认,他却知道大哥司马蕤的话句句在理。他虽然得以继承了父亲司马攸的爵位为齐王,地位尊崇,封邑众多,却除了一个爵位再无任何官职,当年拥戴父亲的亲朋故旧也贬官的贬官,外放的外放,剩下的一些朝臣看到自己年少病弱,更是与齐王府几乎断绝了往来。就算这四年来他心心念念想将潘岳从怀县调回洛阳任职,也根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番就算潘岳真的转投了杨骏门下,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劝阻和埋怨?

“可是,是谁也不该是姓杨的!”司马蕤看着潘岳尾随着杨骏一行消失在宣武场的辕门之内,忽然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也不再理会司马冏,自顾大步生风地走了。

司马冏扶着董艾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待得眼前的眩晕散了,也勉力抬起脚步,跟随众人进入了宣武场,走进专给宗室诸王准备的遮阳凉棚。

此刻棚下已经聚满了司马家宗室。司马冏虽然爵尊,到底辈份较低,一进来便赶紧给三叔祖平原王司马干和四叔祖汝南王司马亮见礼。司马亮是个敦厚人,见司马冏病容显着,赶紧将他扶起来,担忧地道:“许久不见山奴,怎么还病得这么厉害?一定要善加珍重,免得我们这些老人们担心……”说着似乎想起了司马冏英年早逝的父亲司马攸,竟有了些哀戚的模样。

“多谢四叔祖关心,孙儿一直在服药,大夫说多休养就没有大碍的。”司马冏赶紧陪笑道,“今日也是觉得身上爽利了些,才得以参加这点校大会。”

“你齐王府的大夫不济事,待会我向天子请恩,派几个太医给你好好瞧瞧。”司马亮说到“太医”二字,见司马冏脸上神色有些古怪,顿时醒悟他父亲司马攸就是被太医误诊而死,不由有些讪讪。

“瞧什么瞧,我瞧山奴挺好的。”平原王司马干忽然插口道,“什么都好,连这病,也是病得极好的。”

他此言一出,旁边几个宗室子弟就忍不住掩住了嘴。他们都知道这位平原王脑子不太清楚,否则怎么会连别人的病都能称赞一声好?

司马冏看了一眼司马干,见老头子满面红光,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便也跟着笑了笑,借口身体不适,在一个清静角落里坐了下来。

诸侯王所在凉棚位于点校台右手,正对的恰是世家朝臣所据的凉棚。司马冏状似眯着眼睛养神,藏在眼睫后的双眸却暗暗盯着对面凉棚中一个雅逸超群的身影。不知道是不是累计八年的外放生涯太过抑郁艰苦,司马冏发现潘岳和自己以前记忆中的那个檀奴叔叔有了一些不同。这不同绝不是指年龄的老去,而是气质的转变。虽然潘岳始终微笑着与国丈杨骏及其僚属寒暄交谈,司马冏却固执地感觉潘岳是抽离于那群朝廷新贵的存在。每一次潘岳的眼光扫向自己这边,司马冏都会感到一阵口干舌燥的紧张。他极力想从潘岳的眼神中捕捉到什么,潘岳却总是不经意地掠开眼风,似乎视线中根本就没有齐王司马冏这个人。

紧攥住的手心里满是汗水,司马冏只觉耳鸣眼花,身子一斜,顿时被一旁随侍的董艾扶住。董艾见小主人脸色青白,知道他此刻身体必定十分难受,忍不住劝道:“殿下不如回府去休息吧,这样硬撑着怎么能行?”

然而还不待司马冏开口,校场辕门处已传来黄门的高声通报:“天子驾到!”

一听天子司马炎到来,两侧凉棚中的宗亲贵臣连忙整肃容仪,躬身下拜。今日是点校三十六军的大典,乃是国家所重的武备大事,因此天子司马炎乘坐的是四匹马拉的戎车,车上不仅配备着金鼓、羽旗、幢翳,还架着弓弩与长矛,一路旌旗摇摇,直驶入了宣武场中。

待到车帘掀开,司马炎步履沉稳地走下马车来,众人才发现乘坐那辆戎车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虽然身着宗室王服,举手投足间却自有一股英武沉稳之气。此刻他亲手搀扶着天子司马炎,一步步登上了宣武场正中的点将台,随即不声不响地侍立在司马炎身后,渊停岳峙,让众臣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司马冏认得这个青年名叫司马柬,是已故元皇后杨艳亲生之子,太子司马衷的嫡亲弟弟,前不久才改封为秦王。司马柬一向行事低调,与长年深居东宫的太子一样极少抛头露面,却不料今日在宣武场上一亮相,竟得到了与天子同乘一车的荣耀。如此说来,天子对秦王司马柬的重视并非一天两天了,可他究竟是想培养秦王日后辅弼太子,还是另有所谋呢……

司马冏心中疑惑一闪而过,却不敢多想,连忙随着众人重新向落座的天子跪拜行礼。他虽然年轻,但齐国乃是大国,无论爵位等级还是封邑数量在诸侯王中都首屈一指,因此便与三叔祖司马干和四叔祖司马亮一起排在了宗室队列的最前端。

天子司马炎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位鲜少露面的少年齐王,视线不由在司马冏身上多停留了片刻,随即发现司马冏与他的父亲司马攸不仅容貌相似,就连那恭敬端方的做派也一脉相承。虽然此刻司马冏在初秋天气里极不合宜地披着保暖的大氅,加上层层叠叠隆重的礼服越发显得一张脸青白虚弱,司马炎还是很难在心中生出多少同情怜悯之情,冷淡地转开了眼睛。

因为司马炎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司马攸正是这样的年纪,正是这样的脸孔,差点让自己丢掉了晋王世子的位子。那段心惊胆寒患得患失的日子,是司马炎一生中最阴霾的记忆,就算如今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也依然会在午夜梦境中带给他隐秘的恐惧。

司马冏并不知道天子心中转过的心思。他只是随同众人一起行完礼,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正犹豫着要不要称病先行告退,却听司马炎笑着对一旁相陪的汝南王司马亮道:“前几日朕让秦王核查三十六军的士兵名册,这孩子竟一下子便检校出若干错漏谬误之处,让朕十分欣慰。今日让他协助主持校军,熟悉营务,日后必为我司马家的千里驹!”

“陛下圣明。”汝南王司马亮顺势恭维道,“秦王封地关中乃是天下形胜之地,扼守洛阳门户,地势险要,也只有秦王这样沉着机敏,见识器量都无人可及的亲王才可镇守,保我司马家天下万世无忧。”

“秦王听听,你四叔祖把你夸成什么样子了?”司马炎大笑着回头去看秦王司马柬,司马柬则只是谦虚地微笑着,向司马炎和司马亮行礼逊谢。

这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景象落在齐王司马冏眼中,仿佛溅起的火星,灼得他眼中一痛,赶紧像没有看见一般转过头去。

“秦王今天的风头连太子都压过去了,你还不赶紧去套套近乎?说起来,秦王可比潘岳有用多了。”耳边又响起了大哥司马蕤讥讽的声音,让司马冏心头一紧,藏在衣袖中的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视线在宣武场上排阵操练的军士身上胡乱碰撞了一阵,司马冏终于越过人群的缝隙,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人。然而那个人远远地站在国丈杨骏身后,自始至终没有向苦苦企盼他的少年投来哪怕轻微的一瞥。

裹紧身上的大氅,司马冏觉得自己火热的一颗心渐渐冰冷下去。自从父亲司马攸死后,他四年来一直牢记着父亲临死时的叮嘱——将潘岳视为父亲一样对待。可是如今他终于见到了那如师如父的人,司马冏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又一次成了孤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