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潘安传 > 第十二章 天师(三)

潘安传 第十二章 天师(三)

作者:丽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5:07:08 来源:小说旗

几天之后,王裁兴冲冲地来找潘岳,说他得到消息,那金真天师将在琅琊台举行春播祭,邀请潘岳一起去观看。

“春播祭乃是琅琊自古流传的风俗,不知道这次由五斗米道承办,会变成什么样子。”王裁兴奋地道,“以前我虽久慕金真天师大名,却碍于家中大人约束无法得见。如今长辈们都在京中任职,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了!”

潘岳知道王家乃是世家大族,平时与寒门出身的官员尚不屑往来,更何况一个不入流的草根术士?只是看王裁对五斗米道的兴趣,潘岳不好意思拂逆了他的热情。更何况举行春播祭的地点琅琊台乃是古代名胜,潘岳早有计划前往游览,当下便点头答应了王裁的邀约。

琅琊台在东方渤海之滨,名称在《山海经》中就有所记录。据说早在姜太公时,琅琊山上便建造了供奉四方天帝的四时祠,越王勾践则最早在那里修筑高台会盟诸侯。至于如今的琅琊台,则已是秦始皇东巡时耗费十万人工所建造的,方士徐福就是从那里带着数千童男童女东渡大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仙药。

潘岳和王裁经过两个时辰的颠簸,钻出马车时,扑面而来的就是带着咸味的海风,吹得他们袍袖飞舞,身心凛然间却别有一番痛快淋漓。转头望向身侧,但见群山连绵,悬崖壁立,漫卷的海水一**地撞击在灰白色的岩石上,随即碎裂成千片万片,如同白梅一样四散纷落。而在苍青色的山峰之间,一座高台恍如奇迹般拔地而起,居高临下,气势恢宏,仿佛苍鹰一般俯瞰着身下奔腾的大海。

潘岳的心里暗暗喝了一声彩。这座琅琊台台基三层,层高三丈,秦朝时原本是用岩石堆砌而成,如今年深日久,石块脱落,很多地方只留下了夯土所建的台基。然而即使只是残破遗址,他也可以想象站在台顶纵览海天的豪情。那豪情从霸主勾践、秦皇嬴政的身上喷薄而出,穿越千百年的时间,直到如今也不曾从琅琊台上消散。

“琅琊台,是王者之台啊。”忽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潘岳转过头,惊讶地发现说话之人并非王裁,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青年。

“小人**,忝任五斗米道祭酒,见过两位公子。”那青年头戴绛红色纱巾,举止谦恭,彬彬有礼,“金真天师得知两位公子莅临,特命小人迎接二位登台。”

“祭酒?”潘岳微微有些吃惊,想不到这个民间教派,竟也采用了朝廷的官职名称。

“本道下者称鬼卒,中者称祭酒,上者称天师。”**笑容可掬地解释道,“潘公子初到琅琊,日后对五斗米道定会越发熟悉的。”

“金真天师就在台上吗?”相比起潘岳的冷淡,王裁倒是有兴趣得多,“听说他已近百岁,容貌却依然如双十少年,可是真的吗?这世上,难道真有长生不老的秘方?”

“陈王曹植有诗云:‘真人传妙道,寿永固金石。’天下之大,真人自然是有的,两位公子若是心诚,必定能够见到。”**神秘地笑了笑,似乎并不想透露更多,只带着潘岳和王裁避开琅琊台下聚集观礼的平民百姓,从后山被五斗米道弟子把守的小道登上了台顶。

台顶一侧已经设下了一些座席,**以王裁门第最高,引他入了居中首座,潘岳则在次席落座,正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台顶正中的祭礼。说是祭礼,其实不过是五斗米道的法会,一开始便是道中弟子上台表演,或打拳,或舞剑,或杂耍,并无任何出彩之处,却也引得台下百姓叫好不绝。

“金真天师何时现身?”王裁等得有些不耐烦,悄声问一旁的**。

“天师位尊,还请两位公子稍待。”**说着,偷眼打量潘岳,见他虽然面色如常,手指却下意识地轻轻点击着座前的几案,便知他的耐心也耗得差不多了。于是**悄悄向身后的弟子打了个手势,示意吊胃口适可而止,要知道这场春播祭,原本就是金真天师为潘岳一人而设,若是潘岳不耐烦地拂袖而去,一切准备便都白费了。

果然,**的暗号一下去,那些不入流的表演便通通撤下,空旷的琅琊台顶正中,忽然爆发出一片灿烂的五彩火光!待到火光散去,一阵浓密的白色烟雾便从台上冉冉上升,恍如白云出岫,迷幻空蒙。朦胧之中,一个人影在烟雾中缓缓出现,虽然看不清面目,单那颀长曼妙的身姿便足以撩人心魄。

“金真天师,金真天师!”台下的围观人众已有人欢呼起来,就连潘岳,也情不自禁地凝神观望。

只见那金真天师身穿一身华丽的青袍,手持木剑,腰悬玉印,脸上带着青色面具,堪堪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既美且魅的眼睛。他的眼睛原本望向琅琊台下奔腾汹涌的海水,烟雾散去之后便轻轻一轮,一路扫过台上众人,直到在潘岳脸上打了个转才收回了目光。虽然只是淡淡一瞥,但每一个被他眼风扫到的人无不心驰神往,就连潘岳也忍不住微微一怔,心道此人的眼神,真可谓秀媚入骨。

“金真天师此刻所扮的,乃是总领东方的青帝太昊。”**在潘岳耳边解释道。

那金真天师亮相完毕,便迈开步子,在琅琊台上仗剑起舞。他的舞姿并不拔尖,然而胜在身姿轻捷面貌魅艳,从远方吹来的海风更是吹得他一头披散的长发如绸缎般飘扬飞舞,在这陆地与大海交接之处恍如帝子下凡,引发台下仰视的众人声声欢呼。

金真天师舞了一会,几个身穿青袍的童子便捧来一条白幡,一管羊毫,还有一方盛满墨汁的砚台。金真天师持起羊毫笔,在悬空的白幡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天师敕令:责青帝镇定农事安。”写完之后又盖上了自己腰间所悬的玉印,这才将完成的符咒往天上一抛。就在众人的目光随着那道符咒起落时,一道火光忽然从金真天师脚下窜出,于半空之中将那道符咒烧成了灰烬!

众人的惊呼声中,浓密的白色烟雾再次从金真天师脚下升腾而起,将他全身笼罩无踪。待到烟雾散去,站在琅琊台正中的金真天师已赫然已从一身青袍换成了一身红袍,附带脸上的面具也变得鲜红如火。

“金真天师此刻所扮的,乃是总领南方的炎帝神农。”见潘岳脸上终于露出了异色,而王裁更是连声追问金真天师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更换装束,**的语气虽然依旧谦恭,也忍不住带出了一丝得意。

虽然换了服饰,金真天师手中的桃木剑和腰间的白玉印却没有变。在仗剑舞动一阵后,几个红衣童子又捧着白幡、毛笔和砚台走上。金真天师挥笔在白幡上写下“天师敕令:责炎帝镇定农事安”一行大字,盖上玉印,再度用地底窜上的火光将这符咒焚烧殆尽。

接下来,金真天师又先后化身为总领西方的白帝少昊和总领北方的玄帝颛顼,一共写下四道符咒责令东南西北四方天帝保佑农事,算是尽到了春播祭的主旨。待到最后一阵白色烟雾散去,金真天师已经换去了刚才玄帝的黑色衣装,恢复成五斗米道天师的绛红色法袍,而弟子们送上来的白幡,也比方才的大出了一倍有余。

这一次,金真天师没有再使用毛笔,而是用他的桃木剑蘸了朱砂,在白幡上酣畅淋漓地写下了几行鲜红大字:“我今持剑,天降神兵,役使百神,令我长生。万邪惧怕,天地相倾。”写完,金真天师将白幡往台下一抛,随即从手心中飞出一道火光,将这最后的符咒也在半空中烧成了灰烬。

“好!”王裁看得入迷,忍不住和四周欢呼的人群一样,大声叫好,“天师风采,果然无以伦比!”而琅琊台下的百姓们,则争先恐后地抢夺着符咒的灰烬,据说将这灰烬拿回家和水服下,就能驱邪祛病,延年益寿。而金真天师号称百岁高龄却如双十青年一般的身姿,更是为这种灵丹妙药做了绝好的注脚。

祭礼完毕,正准备离开琅琊台的金真天师听到王裁的称赞,转头朝王裁和潘岳所坐之处望了一眼,微微一笑。哪怕隔着一层面具,也能让人感觉到那笑容中隐含的万种风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