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杨柳飘絮;蜜源基地

玉门关的春风吹绿了一年又一年的柳树。

这一天傍晚,郭阳沿着泉水湖公园的驿道跑步,沿途的杨柳树下,坐着不少歇息的老头老太太。

“柳树还能成精?”

“但是奇了怪了,今年的柳絮真的好少。”

“会不会是输液打针的讲究?”

“管他那么多呢,总归是好事,这下可以回去给我闺女说说了,她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

“柳絮过敏啊?”

“是啊,每年一到春天,就一个劲儿打喷嚏,脸上起疙瘩,眼睛又红又痒,嗓子难受,流鼻涕,整个人的状态就跟重感冒一样……”

郭阳一边慢跑,一边听着老头老太太们闲聊。

沿途都是一些七八十年代后种植的杨柳树,现在正值壮年期,如果不输液绝育,每年的飞絮期能从5月初持续到6月份。

确实有够烦人的。

公园里也有几棵有上百年历史的柳树,郭阳就停在一棵古柳树下歇息。

柳树的寿命一般在50年至100年,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达数百年。

但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柳树在几十年内就会空心、腐朽。

眼前这棵古柳树树龄已近120年,接近西北地区柳树的生命极限,垂垂老矣,实属不易。

但其所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却代代繁衍。

左公柳啊!

要说到西北的行道树,左宗棠是永远也绕不过去的名字。

古人写西北的诗词中最常见的词句是“大漠孤烟”“平沙无垠”“白骨在野”“春风不度”等等。

纵观世界战争史,每一次残酷的战争也都是一次次的生态大破坏。

然而,左宗棠和他的湘军改写了西北风物志。

这位自号“湘上农人”的种树深度爱好者,一边打仗一边种树。

十余年间,植树量近两百万株,仅甘肃一省的就有约五六十万株。

榆树、柳树、杨树……

“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东起潼关,越河西走廊,直至哈密,再从哈密延至南北疆,全长4000多里。

几千里大道,百万棵左公柳及陌上桑、沙中湖、江南景的出现,为西北灰黄的天际抹上一笔重重的新绿。

左宗棠经略西北,给人一种把边疆当自己的家来建设的感觉。

1934年,是年正遇大旱,无奈之下百姓以柳树皮充饥,漫游西北的张恨水看到沿路左公柳被砍伐殆尽,树皮都被剥下来用于充饥,遂写下:

“大旱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

在《中国的西北角》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庄浪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杨柳相望,水渠交通……道旁尚间有左宗棠征xj时所植柳树,古老苍劲,令人对左氏之雄才大略不胜其企慕之思。”

如今,尚存于世的左公柳仅剩数百株,然西北“千里一碧”的景色更盛,引得春风常度玉门关。

只是每年春季树木进入繁殖成熟期后,杨树和柳树就会产生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

不仅容易诱发鼻炎、破坏环境,还影响呼吸道健康,让人避之不及,叫苦不迭。

绕着公园跑了一圈,郭阳才开始向家里跑去。

这一趟下来有六七公里的路程,直跑得大汗淋漓,基本上沿路都没什么飞絮的影响。

全王生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为了在兰市、酒泉等地普及,全王生物特意在价格上做了让步。

让城市园林绿化部门承受得起这个成本。

毕竟一座城市,动则几万株,十几万株杨柳树,每年都打针输液的话,那成本可真不低。

洗漱过后,郭阳只感觉浑身舒畅。

……

时值五月,春意盎然,在很多城市,走上街头,到处可见漫天飞舞的杨柳絮。

京城。

陶女士下班回家的路上,公交车车窗关得严严实实,但没一会儿依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团团包围。

公交车前一片雾蒙蒙。

行道树内里的草地上,雪白色的杨柳絮一堆堆的,仿佛积雪。

看着就吓人。

陶女士心惊胆战的坐到了站,只能套着口罩,硬着头皮往家走去。

但即使这样,杨柳絮似乎能穿过口罩的缝隙精准找到鼻孔钻进去。

等到家时,陶女士只感觉鼻炎又犯了,浑身难受。

只好找出准备好的药吃了。

“京城为什么这么多杨柳树啊!”陶女士忍不住吐槽道。

他老公马晓卫在一旁说道:“以前为了治理风沙,栽了很多杨柳树,现在都进入壮年了吧。”

“杨树是京城最高大的树种,柳树是京城绿期最长的阔叶树,可以说是京城生态绿线的骨架树种。”

“说起来,这些杨柳树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女士白了一眼,这时候你不该安慰我吗?你给我解释个什么劲啊!

md!越想越气!

陶女士只好到论坛上发泄,结果找到了不少的共鸣者。

“杨柳这种树能不能砍掉!!!过敏性鼻炎要疯了。”

“鼻炎这两天直接快去世了。”

“我就没见过还有比京城更牛批的杨树毛子。”

这时,有人回复道,“曾经京城大规模砍柳树,砍完发现,原来飘的是杨絮。”

不只是京城,网上关于杨柳飞絮的吐槽一大堆,几乎整個北方地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有的网友还晒出了各种各样的照片,惹来各种吐槽。

还有的网友直接打电话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各种媒体报道也纷至沓来。

面对群众的砍树请求,官方也呼吁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对杨柳飞絮要宽容。

杨柳确实对城市绿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媒体写道:“我们不能读着《白杨礼赞》,享受着夏日河边的柳荫,又想着把它们砍掉。”

也科普了一些现有的治理措施。

高压喷水、地面湿化、及时清扫、更新改造、疏伐抚育、高接换头、植被阻滞、整形修剪……

但每种防治方法都各有弊端和局限性,而且所有防治都需要投入。

面对这种解释,广大的网络群众可不买账。

在网络上各种调侃。

“洒水车这两天也不见了踪影。”

“等下雨就出来了。”

南方曾经也有大量的杨柳树,不过在**十年代,都逐渐的砍掉了,换成了香樟、桂等树种。

这时候也有显眼包在网上秀了起来。

“南方小飞侠让一下,我请北方小飞侠看看我们南方十里飘香桂树。”

“北方的宝,南方的杂草。”

“南方的朋友,你那里下“雪”了吗?鹅毛大“雪”的那种!”

在这种网络氛围下,现实中杨柳飞絮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多。

除了许多人染病外,还发生了不少的意外火灾。

5月3日,安徽宿州的赵师傅为了清理杨絮,点了把火,想把满地的杨絮烧掉,没想到干燥的杨絮遇上明火就发生了爆燃,赵师傅不幸被烧伤。

5月4日,河南的元某在点燃杨絮时,引起火势蔓延,最终过火面积较大、过火猛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5月7日,16岁的朱某在公园玩耍时好奇心作祟,用打火机点燃公园地面上的柳絮,之后柳絮被风吹动,引燃苗木……

5月8日,京城顺义区发生了一起点燃杨柳絮引发的火灾事故,导致5辆汽车不同程度受损。

网友的口诛笔伐,社媒的舆论引导,消防的积极宣传……

不论怎么议论,如约而至的飞絮,再一次因为被大家的集中关注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但总有那么些城市,在这个春天搞起了特殊。

兰市的飞絮期,一般从4月下旬要持续到5月中旬。

然而,5月都快过了一半,人们才惊觉,今年的杨柳飘絮呢?

正在上网的朋友,看到网络上的讨论,会不自觉的打开窗户,看看窗外是不是正飘着如雪般的柳絮。

然而往年随风漫天飞舞,俨然冬日雪景一般的场景不见了。

就是单纯的一片绿。

“卧艹,什么时候兰市的绿化管理做得比京城还好了?”

在大街上,市民大摇大摆的骑着电动车上下班;

在大学校园里,骑自行车上课的学生一路飞奔;

消防部门看着少得可怜的杨柳絮,也纷纷松了口气。

这番景象自然少不了媒体的报道,也被好事的网友搬到了网上去。

“今年兰州杨柳絮少得可怜,突然间还有点不习惯了。”

“有谁知道怎么回事啊?我家两老人天天在说是不是杨柳成精了。”

“啊?杨柳絮其实是种子,只是种子上有很长的白毛,像一样带着种子四处飞舞,之所以不开,是因为给树打了绝育针。”

“树还能绝育,长见识了!”

“飞絮飞了几千年了,为什么你不喜欢就要给人家打绝育针(狗头)。”

“京城你快打啊!我的鼻子还想活。”

不只是兰市,西北其它城市的市民也想起满大街给杨柳树打针输液的场景,才恍然大悟。

“现在的技术真牛逼!”

“这效果杠杠的。”

……

京城,某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正一脸苦恼的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老王,你们不是在搞那什么高接换头吗?到底有没有效果?”

面对主管领导的询问,园林绿化局的王副处长无奈说道:“今年才把树干锯掉嫁接成雄株柳树,至少要等三年才能看到效果。”

见局长脸色不渝,他又说道:“理论上可行的,但高接换头只对柳树管用,杨树该飘絮还是要飘啊!”

局长又问:“打针呢?”

“每年都要打,技术要求也高,而且现在的药剂成本普遍太高。”王副处长说道。

“那不可能真要砍树吧!”

“明年就奥运了,谁敢去砍树?”局长神色一黑,“砍了树谁去防风沙。”

杨柳树是京城主要的乡土树种,蓄积量也占到了全市的百分之四十几。

京城杨柳雌株体量较大,全部砍除只留雄株不现实,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全部换树种也不现实。

乡土树种相对安全并有诸多优势,将大量乡土树种换掉,极有可能带来无法预测、不堪设想的生态问题。

很多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平衡的案例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

一时之间,京城也找不到太好的办法。

会议室一片沉寂,烟雾缭绕。

这时,一位年轻小伙说道:

“局长,我在网上看到甘肃那边的城市,今年受杨柳飘絮的影响很小,说是打了绝育针,要不要问问?”

王副处长下意识的说道:“都说了很贵,成本很高,最多只能在明年奥运场馆附近打打针。”

“甘肃那边是个例吗?”局长鼓励式的看向小伙。

“不是,应该是普遍性的,兰州、酒泉、西安好几个城市今年都控制住了。”

王副处长讶然的说道:“怎么可能,那得多少钱?”

“问问不就知道了。”

很快,答案就得到了确定。

西北不少城市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成本比一般的药剂低,对树体的伤害小,自然技术要求也没那么高。

其实只单成本低,就足够让人动心了。

京城的杨柳树多,但西北的城市不见得杨柳树就会少。

论财力,西北都是一些苦哈哈城市,别人都用得起,为什么我就用不起。

抱着这种心态的城市不少,问一问又不会亏本。

即使不上门询问,在农资经销商的推销下,不少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也动心了。

足够便宜,效果好,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除了每年都要打针,就没其它什么缺点。

无论长期使用,还是临时应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兰州全王的一处实验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一声不吭的在玻璃瓶里调试着各种试剂。

粉的、红的、蓝的……有些还翻滚着冒着泡。

仿佛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看着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大反派。

好一会儿,一群人才忙完,出了实验室,喝一口自己调配的植物提取物混合饮料。

“慧姐,实验室去年搞的那个植物调节剂火了,知道不?”

“哪个调节剂啊?”李慧挑了挑眉,说道:“这两年实验室出的成果多,记不住了。”

袁方笑道:“给杨柳树绝育那个呀,你不是最讨厌杨柳絮了吗?今年兰州的飞絮少了好多。”

“哦。”

“听说好多城市都下了采购订单,尤其是京城,看到价格便宜,就一口气采购了一百万元,现在总销售额已接近千万元了。”

“这个产品是你主导研发的,按比例来,销售提成是伱拿,只可惜这个产品利润不高。”

李慧这才后知后觉的说道:“又到杨柳飘絮的季节了啊。”

袁方无奈的扶了扶额头,还真是搞研究入迷了,不过在实验里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关心这个。

植物生长剂确实立了大功,一小瓶只要一两元,一棵成年的大树也只需注射四五瓶。

一棵树的成本控制在10元以内。

一些有钱的城市主城区全部杨柳树绝育,也不过几十万的费用。

而一些小县城会选择只给核心区的杨柳树绝育,数量也就几百到一两千棵树不等,一年费几千到几万元。

很多城市都能接受这个价格。

点小钱,就能解决民生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全王生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登上了全国大舞台。

近段时间,关注着相关动向的郭阳,也不由对全王的表现越发满意。

——

时间慢慢走过五月中旬,杨柳枝条细长下垂,随风摇曳。

而在戈壁上,黄点点,那是沙棘林细碎而坚韧的小朵。路过的汽车和旅人,没人会想到,在这干旱而荒凉的戈壁上,还能开出灿烂若朝霞的沙棘。

沙棘林横成排,竖成列,一看就是精心管理过的标准化果园。

就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越发惊奇。

“这戈壁上尽是石块,这沙棘树不仅种成活了,还开了,还真是稀奇。”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仅杨柳不飘絮了,戈壁上还变绿了。”

“沙棘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品种。”

“这嘉禾集团也真有些门道,听说沙棘期一过,就轮到红麻开了。”

“就是沙棘结果还要等两年。”

郭阳独自开车从沙棘林里穿过,原本裸露的、光秃秃的戈壁上,在沙棘林的庇护下,也长出了浅浅青草。

更重要的是刨开表层的土壤,地下的渗漏环境被改变了。

原本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溉可能十不存一,但现在沙棘和红麻根系密布,截留的水份已能做到十之二三。

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今年春秋两季,整个30万亩戈壁和土地也将完成最后的种植。

包括嘉禾的总部也将同样完成建设。

不过房建施工郭阳不懂,这个工程也完全交给了蓉城大地公司。

他来戈壁主要还是为了看一看养蜂的发展情况。

沙棘也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在阿勒泰的青禾县,沙棘的朵就为蜂农提供了丰富的蜜源。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嘉禾戈壁也已经具备了蜜源基地的雏形。

不仅有沙棘,还有瀚海红麻,都是优异的蜜源植物,期4~8月,再种一些其它植物,加上天禾的卉制种基地,蜜蜂的采蜜期最大程度延长了。

同时气候干燥,蜜蜂不易得病。

总之未来可期。

不过等郭阳到达放养场地时,依然被那密密麻麻的蜜蜂给吓住了。

他没养过蜜蜂,但小时候被蛰过几次,那是真的要痛几天啊!

草率了。

难怪叫谢时杰一起,他居然不来,可能是早有预料。

郭阳在心里嘀咕道:“估计谢时杰也被蜜蜂蛰过了,所以才不愿意过来。”

“不过也不能这么想,头茬紫苜蓿也将进入收割期,他去看看也是应有之意。”

郭阳在车上踌躇不前,很快就吸引了一位养蜂人的注意,走了过来,疑惑的看着他。

只好硬着头皮将车窗摇了下来。

“这蜜蜂蛰人不?”

“不蛰。”顾怀海说道:“哪儿来的?来干嘛?”

看样子又是新员工了,郭阳笑道:“集团公司的,过来看看情况。”

“噢,我是顾怀海,这里的负责人。”顾怀海说道:“放心大胆下来吧,蜜蜂这会儿不蛰人。”

车窗已经摇下来一会儿,虽然有蜜蜂飞进来,但确实不蜇人。

郭阳也搞不懂这是什么原理。

但也放开胆子下了车。

顾怀海提醒道:“关车门的时候小声点。”

“噢。”

场地里还有几名在忙着的员工,郭阳也看不懂,了解一番蜂群规模后,就直入正题。

“有蜂蜜没?”

顾怀海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这些领导来,都是奔着蜂蜜来的。

“有,不过这些都是要拿去卖的,你要拿的话得找领导打批条。”

“哦,我也就这么随口一问。”郭阳笑道:“这蜂蜜怎么样?”

“还可以。”顾怀海说道:“色香味比较稳定、成熟度也高,就是沙棘树还太小了。”

“等6月份就好了,瀚海红麻的多更适合酿蜜,不仅多,而且产出的蜂蜜质量会更好。”

郭阳可记得瀚海红麻的特性里有这么一条,其粉对蜜蜂有异常的吸引力。

又在蜂场里呆了一会儿,郭阳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比如有人推崇一年取一次蜜,认为这样的蜂蜜更好,但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

就和人一样,蜂群有了存货,就变懒散了,等到秋天取蜜的时候,可能一点蜜也取不到,而且蜂蜜质量也不一定更好。

所以,顾怀海等人一般都是一两周取一次蜜,每次都不取完,给蜜蜂留足饲料,这样既能保证成熟度,又能提高蜂蜜的产量。

还有蜜蜂为什么不蛰人,和饲养管理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有病虫害、长期缺蜜缺粉、外界蜜粉源较差、带有野生习性的蜂、气候不合适、异常的气味、高分贝噪音影响等等都会导致工蜂蛰人。

而这里的蜂群显然管理得很好,气候也合适。

所以郭阳也放心大胆的在蜂群里穿梭,看着员工如何取蜜。

可能是得意过头了。

当郭阳看得入神时,一头蜜蜂在他裸露出来的后脖颈上,毫不犹豫的一口蛰了下去。

“嘶……痛……”

郭阳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在一旁的员工瞬时就清楚他被蛰了,连忙过来帮忙把蜂刺拔了。

“不是说不蛰人吗?”

“你在蜂箱外呆久了,阻挡了蜜蜂进出,当然要被蛰了。”

“挡路也要蛰人啊?”

“你耽误人上下班了,你说蜜蜂闹不闹情绪嘛。”

郭阳没想到蜜蜂和人一样,也会闹小脾气,这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也不在蜂群里溜达了,而是回到了车上,先是给谢时杰去了电话,让其给顾怀海打个招呼,他要带点蜂蜜走。

不一会儿,顾怀海来到了汽车旁,紧张的说道:“老板,对不起哈,我来了大半年还没认出你来。”

“没事,我这大半年也是第一次来养蜂场。”郭阳疼得龇牙咧嘴,这会儿脖子越来越痛了。

顾怀海诧异的问道:“老板被蜜蜂蛰伤了?”

“是,不小心被咬了一口。”

顾怀海越发紧张了,这老板第一次来蜂场视察,就被咬了,这不得被穿小鞋啊!

“把蜂蜜给我吧!”郭阳说道,他这为了尝一口蜂蜜也是不容易。

“好。”

顾怀海连忙走到了一处小屋子旁,“小张,赶紧给我拿几罐最好的蜂蜜出来。”

负责仓管的小张疑惑的问道:“顾总,谢总说的不能随意送人啊!”

“那是大老板!”

“啊?”

“赶紧的,麻溜点。”

小张连忙拿袋子装了几罐,然后又探出头来往车上看了看,“听说刚才老板被蜜蜂给蛰了。”

“回头不准乱说。”

不一会儿,郭阳就拿到了沙棘蜜,打开看了下,蜂蜜呈特浅琥珀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带有沙棘的香味。

顾怀海说道:“这都是特等蜜,只有单一蜜源植物开泌蜜。”

这点郭阳今天也学到了,特别优质蜂蜜对蜜源单一性和蜂蜜的成熟度要求很高。

郭阳提醒道:“后续瀚海红麻开了,也记得区别下蜜源单一性。”

等汽车走后,顾怀海才心有余悸的回了办公室。

几人直到下班时还在纠结。

“哪家大老板会一个人来蜂场啊!”

“老板不是有保镖吗?”

“真名不虚传,老板果然喜欢微服私访。”

还没到下班时间,老板去了养蜂场,然后被蜜蜂蛰了的消息,就在嘉禾内部疯传了起来。

事情传得有鼻子有眼。

等郭阳从医院出来后,就接到了罗修的电话,他去了金陵,和潜龙安保公司对接海外安保公司事宜。

“老板,你被蜜蜂蛰了?”

“问题不大。”

随后,谢时杰也打了电话过来,“老板,被蜜蜂蛰了,要赶紧用肥皂水洗一洗。”

“你是不是也被蛰过了?”

“对,老惨了。”

“那我心里平衡些了。”

等郭阳回到公司后,时不时就有人上来问好,眼神飘忽不定。

敢情他被蜜蜂蛰了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宁小婧也来办公室送上关心的问候,同时也汇报了下嘉禾的果园工作进度。

除了北方的苹果园,嘉禾还有南方四川的柑橘,广西的火龙果,海南的香蕉都已正式开始建园。

依然是按照惯例的3000亩一个果园种植基地。

这几个品种也都是2006.8月培育的品种,经过大半年的筹备,苗圃到秋季的时候就可以陆续出苗种植了。

进度也算不上慢,果园就是这样,需要时间的积累。

不过从一开始就把控好标准,后续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郭阳也计划着去一趟四川,稻田绣球也要出成果了,顺便去看下柑橘园,这方面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忙了一阵才算是闲了下来,郭阳又查了查蜂蜜如何食用,以及国内蜂蜜产业发展的情况。

这才知道我国是蜂蜜出口大国。

不过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受到了欧盟技术壁垒的制裁。

理由依然是农残。

蜂蜜还有农残?

这让郭阳一阵疑惑。

但查了一阵资料,好像确实如此。

但在大多数蜂农蜂蜜出口受限的情况下,浙江江山的蜂蜜公司国内外蜂蜜销售量都大涨。

出口量更是上涨了40%。

这真的就是靠着蜂蜜品质直接杀穿了国内外市场。

给郭阳看得一阵激动澎湃。

瀚海红麻对蜜蜂的吸引力强,泌出的蜂蜜品质应该也差不了吧!

到时候也靠着品质打天下。

看完,郭阳也弄了少许蜂蜜,然后用温水冲服。

口感温润而甘甜,带着特有的沙棘香。

“不错,不错。”郭阳霎时间感觉后脖颈也没那么痛了。

悠哉悠哉的坐了会儿,快下班时,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了的瞿阳也走了进来。

“老板,我刚下飞机,就听说你被蜜蜂蛰了。”

郭阳不由一阵无语,

“不就是蜜蜂被蛰了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一个二个的,一回来就问我是不是被蜜蜂蛰了,总感觉你们没安好心思。”

“老板,你也不想想你如今的身份,有谁家老板天天和个农民似的?”

“李灯海不一样吗?”

“李灯海都不一定有你晒得黑,何况登海种业能和嘉禾比吗?就算和天禾比,那也只能吃口尾气。”

瞿阳说得阵阵有词,每一句话都直戳心窝。

“坐吧,给你冲一杯蜂蜜试试?”郭阳没好气的说道。

“那肯定要试试。”

“美洲那边怎么样了?”

“还行,已经在开展育种工作了,天禾积累的种质资源很多都能直接用上,估计再有一两年就能有产品上市。”

“嗯。”郭阳想了想,说道:“下个月吧,下个月我也去看看。”

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两人还在闲聊着,瞿阳也顺手拍了张蜂蜜水的照片发进群里。

一时间,群里就闹腾了起来,话里话外都在打听老板被蜜蜂蛰了。

只有嘉禾超市的彭书玉看上了蜂蜜的品质。

“老板、谢总,蜂蜜可以拿到超市里来卖,现在这种养生产品都卖得很好,沙海农牧的肉苁蓉就备受青睐,男性回头客特别多,钱都不眨眼的。”

这话霎时就让群里的男性眯了眯眼,肉苁蓉大伙儿并不陌生,补肾阳,益精血。

沙海从去年就产出了不少肉苁蓉。

不少人已婚男人都囤了货。

泡酒、煮粥、煲汤,但直接含服新鲜肉苁蓉的效果是最好的。

3~5月,正是大量采挖新鲜肉苁蓉的时候啊!

一时间,陆汉斌又成了香饽饽,众人纷纷发私信给他。

“大哥们,你们找庄正啊!”

“我天天在沙漠里,哪有空给你们发!你们知道开心农场攒了多少树要栽吗?天天有媒体和记者盯着的,还有植保无人机火了,这两天有专家团队过来调研,也要我去撑场面,给面子。”

郭阳还是无意间从瞿阳手机上看到的,也不禁笑了笑,随后在群里说道:

“想要新鲜肉苁蓉的,自己在群里报名,我给你们安排。”

稍微沉寂了下,众人又扭扭捏捏的开始报名。

基本上所有人都要了。

郭阳心里也不禁吐槽。

你们是有多虚啊!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连彭书玉、陈芸、付秋雁几个女高管也跟着报了名。

郭阳抬头看着瞿阳:“是不是得给你多准备点儿,你这可好久没回国了。”

“随便来点就行,有个几十斤就够了。”

“你就不怕补过了?”

“不会。”瞿阳笑了笑,说道:“公司不是都在传我有8个老婆吗?”

果然啊!

只要是和肾有关的东西,男人起钱来比女人还狠。

一个普通的肉苁蓉就让你们这样,等明年加强版的肉苁蓉问世,可不得抢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