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接连的收益

纳赛尔仔细回想了一下。

上次和他竞价的人同样很瘦,但应该不是这个人,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对方的身份。

岛国的人!

这时候出现在嘉禾,指定也是为了进口苜蓿,恰好,沙特今天的目标里也有苜蓿,说不定其它方向也有竞争。

纳赛尔紧走两步,轻轻凑到海法的耳边说了两句,海法先是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随后又看了看在前面带路的郭阳,若有所思,等进了会议室直接问了出来。

“郭,刚才那是?”

郭阳也没打算隐瞒,说道:“来自岛国的丸红商社,为了粮食和牧草。”

阿拉伯考察队顿时就涌起了警惕之心,丸红商社,世界一流集团之一,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没有任何人会轻视他。

“可是我们先来。”

“了解,当然优先你们。”郭阳笑道:“只要我们敢接下来,就一定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那就好。”

有了这一遭,海法·沙特也不想多拖,夜长梦多啊!

相比昨天,阿拉伯农业服务公司今天把办事的人都带了过来,很快,根据沙特的品类需求,嘉禾给出了价格。

沙特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纳赛尔看着价格,讶异了一瞬,这个价格很公道啊!

一番沟通之后,纳赛尔一方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采购需求清单。

郭阳接过汇总表看了起来,也有其余人在核算明细清单。

清单汇总表并不长,郭阳一眼就轻松看完了,只是里面的内容很炸裂。

苜蓿:50万吨;

玉米:200万吨;

大米:50万吨;

大麦:100万吨;

小麦:100万吨;

这些都是大宗商品,其余的还有蔬菜,以胡萝、洋葱、马铃薯、大蒜头为主。

另外,还有一些种子需求,但沙特不是很清楚嘉禾的种子情况,所以没具体列。

这么多粮食…狗大户这是想干啥?

郭阳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买这么多粮食,沙特阿拉伯的人民能消化完吗?”

沙特阿拉伯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有余力出口。

转型也才一年时间,国内粮食的产量应该也不低吧!

直接完全停止粮食种植,农民早闹翻天了,噢,好像已经有游行抗议了,但也不至于缺口这么大。

海法接过了话,说道:“有些是替其它国家买的。”

“沙特也做粮食贸易生意?”

海法说道:“有一些业务,主要是埃及,他们没外汇了,国内十分缺粮,政局不稳定,向我们求助,这次顺手带货。”

沙特和埃及的关系不说铁,但确实很好,这也说得过去。

苜蓿、大麦、大米、蔬菜,这些都是沙特自己需要,苜蓿喂牛羊鸡,大麦拿来喂骆驼;

小麦和玉米应该是埃及需要。

透过数量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玉米200万吨占到了埃及进口量的40%,小麦却只有百分十几的比例。

不过就这十几个点,嘉禾也没这个能力。

“抱歉,我此前不知道你们要的量这么大。”郭阳沉吟了下,有些遗憾的说道:“大米和小麦数量可能满足不了,大麦更不可能。”

大米和小麦的数量其实嘉禾能凑够,但关键是拿不到那么多的出口配额,直接就没戏。

大麦就更难了,因为大麦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发芽,时间短,所以在国内大麦都是拿来酿啤酒。

以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速度,大麦早就在大量从国外进口了。

沙特是大麦第一进口大国,拿来喂骆驼,每年要进口五六百万吨;华夏排第二,拿来酿酒。

大麦国际上也很紧缺,价格也要涨到了280多美元/吨,直逼300美元。

这狗大户,清单上怕不是缺什么就都给写上去了。

但嘉禾手中确实有大麦资源,还是因为地处河西走廊的地理优势,这里也是国内大麦最好的产区。

只是沙特这动不动就上百万吨,这tm谁吃得消啊?

出口也不是不可以,但沙特拿来喂骆驼,价格没有优势。

纳赛尔说道:“苜蓿能保够吗?”

“没问题。”

在给大户的苜蓿报价上,依然维持了极高的水平,换算下来,特级干草依然能达到380美元/吨。

50万吨,价值1.9亿美元。

“粮食嘉禾能准备多少?”

“等我们商议片刻。”

郭阳一边快步走回自己办公室,一边思考,一边给在外考察的陈燕秋打电话。

丸红商社提出了400万吨玉米的采购需求,加上这200万吨玉米,就是600万吨。

这个量对嘉禾来说不多,但堆积在一起,却有点考验嘉禾的调运能力了。

仓储物流确实是薄弱项。

电话通了后,郭阳简洁快速的给陈燕秋介绍了下情况。

然而,陈燕秋那里也有状况。

“老板,南韩那边也发来了玉米采购请求,预计总采购量也要上百万吨。”

“同样很急,80%的南韩消费者都反对生物技术食品,因为北美的转基因事件,南韩国内已经出现了组织良好的群体反对者。”

南韩和岛国一样,除了大米的自给率能稳定在90%以上,其它的谷物都需要进口。

这次还有北美的影响。

所以郭阳一点也不算意外,只是都凑在一起了,有点幸福的烦恼。

至于为什么都找嘉禾,一来是此前其它企业都看空,收储不尽心尽力。

唯有嘉禾存量大,货也都放在港口的中转仓里,签合同后就可以直接上船。

出口渠道也比国粮更畅通。

不过照这样下去,也有点遭不住啊!

和陈燕秋沟通了之后,郭阳心里对嘉禾粮油目前的能力也有谱了,又紧接着回了会议室。

“郭,有结果了吗?”

纳赛尔迫不及待的问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限制粮食贸易,让粮食进口国家都头疼不已。

郭阳拿过清单汇总表,在上面修改了一些数据。

大米改为10万吨,小麦改为20万吨,大麦0吨。

其它的都没变,玉米依然是200万吨,苜蓿50万吨。

玉米报价184美元/吨,大米报价353美元/吨,小麦报价315美元/吨,苜蓿报价380美元/吨。

3.68 0.353 0.63 1.9=6.563美元,约49亿元!

最近国际市场上的粮价很乱,但总体来说现货价格的涨幅是低于期货的。

而且越往后,粮价上涨的趋势越明显,这时候卖肯定没有晚卖好。

但粮食最重要的是流通起来,尤其是国内玉米大幅过剩的情况下。

所以,嘉禾没有过多的计较利益得失,刚好也要完善优化仓储物流体系。

就通过这几笔订单开始。

也因此,在纳赛尔等人看来,虽然砍了很多粮食数量,但这个价格无疑是极为优厚的。

大米、小麦的期货价格普遍比嘉禾的现货高上20%,玉米也在15%以上。

这是一笔对等的交易。

嘉禾没有趁机要价。

这让海法和纳赛尔感受到了诚意。

所以他们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海法和纳赛尔耳语了几句后,纳赛尔提出了新要求。

“郭,我们还想采购批拖拉机。”

正趁着间隙喝茶的郭阳,一时之间愣住了,还有?

“行。”

眼神却看向余小川,因为郭阳对沙特的农机是什么情况完全不知道。

余小川秒懂,“纳赛尔先生,丰凯的猎豹50、猎豹70、猎豹120系列都很适合阿拉伯国家的情况。”

几人沟通了会儿。

郭阳也知道了更多的情况。

世人都以为狗大户人傻钱多,事实上别人还是有想法的。

就拿农机来说,沙特的工业水平很低,生产不了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但沙特每年都有两三百台拖拉机出口。

靠的就是换装!

淘汰的都卖给其它国家。

但沙特更青睐欧美和岛国拖拉机,对猎豹系列还有疑虑,好在前两年丰凯出口了一批到伊朗,表现不错。

这才让沙特下了50台订单,以50马力及以下的中小机型为主。

但当郭阳听到余小川给出的报价时,他还是大感震撼。

台均价格达到了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

国内猎豹120每台刚好18万元,猎豹50每台4.5万元。

虽然总价值只是900万元,但这种溢价输出的感觉爽啊!

这批货郭阳也亲自给蒲飞打了招呼,生产上一定要做到最好,要做成长久生意!

再加上蔬菜、种子、农药的金额,这笔订单的价值已经达到49.95亿元,直逼50亿。

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等谈完采购订单,这一天时间也快过去了,不过还有一些投资项目上的合作需要谈。

等真正告一段落,已经是两天后。

这两天里,郭阳带着阿拉伯考察团去了多个农场考察。

展示了治盐碱、日光温室、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工作成果。

出乎郭阳意料的是,沙特对有机农业十分感兴趣,细聊之后,才知道是因为肥胖症和尿病极高。

导致海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极高,海湾合作组织有机食品市场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以上。

其中沙特就占了90%。

得知这一情况后,郭阳毫不犹豫的就带着人去天敌中心参观。

果然,海法和纳赛尔等人都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在天敌中心里,徐学农给一行人详细介绍了还不满足,还要去看看具体的场景。

在戈壁上的一座日光温室里,十分的安静,平平无奇。

但徐学农却能用熟练的英语侃侃而谈,并且将场面述说得颇为壮观。

“别看这里不起眼,其实一场激烈的战争正在上演。”

“东亚小蝽对战蓟马,丽蚜小蜂对战白粉虱,捕食螨对战叶螨……天敌昆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保卫了蔬菜的生长。”

“天敌昆虫源于自然,维护着农田的生态平衡,可以广泛应用于果园、大田、温室以及园艺作物。”

随后海法等人又看了看微型摄像头捕捉到的一些画面,也在温室里看到了实际捕捉画面。

如果说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众人只是好奇,那捕食性天敌昆虫竟让几人极其感兴趣。

“那个红色的是什么昆虫,好凶猛,又吃了一只,太快了!”

“看起来像红蜘蛛。”

“红蜘蛛是害虫啊!”

“又吃了一只蚜虫!”

只见一只红色的小东西,身法极其敏捷的冲向了一只害虫,行为极其强悍。

郭阳认出了这玩意,笑道:“是大赤螨吧?这可是益虫,红蜘蛛的克星。”

徐学农说道:“对,这是园果大赤螨,是对付许多田间小型害虫的强悍猎手,我们打算把他开发成一个产品。”

郭阳问道:“不是说繁育大赤螨会自相残杀吗?”

“暂时能克服了。”

纳赛尔突然出声道:“卖吗?或者说,嘉禾有兴趣到沙特投资建厂吗?这玩意对我们很有用。”“当然可以。”

海法说道:“顺便再采购一批。”

“没问题。”徐学农拿出了一个直筒型的白色塑料瓶,“就这种可以吗?里面有承载的基质,每个瓶子里有几千头大赤螨。”

“可以。”

看着海法·沙特火热的眼神,郭阳突然想起他王室的身份,沙特的王室好像都喜欢玩隼、鹰之类的猛禽。

国内偷猎者最大的买家就来自中东,难道现在海法对这玩意也感兴趣了?

更可能是一时兴起。

但这是好事,除了天敌昆虫,生物农药也进入了沙特的采购清单。

在这种拼凑的过程中,这一笔订单最终也超过了50亿元!

相比起金融市场,这比订单的收益低得多,但现实意义同样重大。

这才是根基。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海法代表沙特对嘉禾发出了强烈的邀请。

有支票在手,郭阳也当即同意会加大对沙特的投资。

除了治沙治盐碱,还包括有机蔬菜和水果农场、海水稻种植、育种研发、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

沙特这边一片融洽。

但丸红商社的星博人和冈田大介就感觉很难受了。

他们的主要目的除了400万吨玉米嘉禾很干脆的接单了,剩余的80万吨苜蓿却一波三折。

特级苜蓿一点没有,就连一二级苜蓿也不能全部满足,还要用部分燕麦草等其它牧草替代。

就算是替代,也要挺长时间进行备货。

偏偏他们在实地考察时,发现苜禾的仓库里还有不少包装好的苜蓿草捆。

这让星博人极其不满,当着谢时杰的面就发泄了出来。

“谢,丸红是带着诚意来的,这可是近10亿美元的生意,沙特的市场能有我们大吗?”

“是此前你们毁约在先的。”谢时杰平静的说道:“所以,下半年就没有准备岛国的量。”

话虽是这么说,但谢时杰确实有点触动,10亿美元啊!

还可能是长久生意。

但,年初针对苜蓿的贸易制裁,岛国农林部门可是站在了美方。

撕毁契约时也没有丝毫留情,给苜禾上半年的苜蓿销售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果这样的话,丸红以后可能会考虑从西班牙进口苜蓿。”

“也可以。”谢时杰笑道:“如果你们愿意适应西班牙的脱水苜蓿工艺。”

冈田大介感觉就像在面对一堵厚厚的墙,没有丝毫漏洞可言。

西班牙确实是一个选择。

但太远了,品质也没有苜禾的好,艹,美利坚怎么会犯这么弱智的错误!

国内的情况不能再拖了。

最终,丸红只能无奈接受了嘉禾给出的方案。

消息传回丸红更高层后,同样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在一次会议上,丸红对目前自身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领导人下了决心。

“丸红是国内最大的谷物贸易商,但在全球的谷物农场调运能力却只有700~800万吨。”

“现在形势已经改变,华夏在今年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利坚主宰全球玉米生产和出口的时代已经结束。”

“所以,丸红也要进入华夏的玉米市场!去投资,去收购,去扩大丸红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岛国面临危机时,不至于没有一丁点反抗能力。”

这次的哑巴亏,让岛国很憋屈。

即使早已习惯了强权,但面对不同对象的压迫,给人的难受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沙特的考察团走了,既定的粮食收购目标没完成,他们还要去巴基斯坦进口大米。

只因印度开始限制大米出口。

而华夏量不足。

但对此行总体是很满意的,签订了很多合同协议。

临别时,郭阳还送上了不少精品的红麻茶和红麻蜜,海法·沙特和瓦赖德·布·法拉赫这两位沙特和阿联酋的王室贵族成员,都感受到了善意。

丸红也给嘉禾留下了一份丰厚的订单,然而,却满怀心思的走了。

当郭阳看到订单金额时,也略微愣了愣神。

玉米定价并没有因为量更大而优惠,同样是184美元/吨。

苜蓿因为等级偏次,以及混搭了一些燕麦等其它牧草,最终均价295美元/吨。

总计金额达到了9.72亿美元,明显高于阿拉伯考察团的订单金额。

看上去似乎对丸红有些不公平。

实际上这样做没有错,丸红是强力竞争对手,在华夏的分公司、合资公司数不胜数。

两国这么近,华夏如果成为粮食出口国,岛国又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进口国。

届时,就有很多好戏可以看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南韩,陈燕秋同样应下了南韩100万吨的玉米进口量,直接从东北调粮。

从数量上也看得出来,两国在国内肯定还有别的采购渠道。

不过也无所谓了,只要能解决目前国内积压的玉米就是好事。

毕竟,这种大规模出口玉米,对国内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果然,随着嘉禾粮油宣布和沙特、岛国、南韩达成玉米大单,其余公司也陆续宣布签约了订单。

鲁省新希望**集团和丸红商社达成一笔近10亿元的饲料订单,同时两者还有意合资建厂。

南韩也和国储粮达成了300万吨的玉米采购订单,三倍于嘉禾。

宝岛也从国粮加急采购了一批玉米……

随着这些信息的传出,国内的玉米现货市场才算是真的稳住了,和期货的价差开始缩小。

人民日报特别为此刊文,盛赞国内粮食连续5年增产。

近两年更是迎来超级大丰收,大豆自给率由呈下降趋势的30%,反弹至60%。

玉米更是成为了出口大国。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首次实现了粮食生产增速超越了消费增速。

这保障了国内的基础民生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大幅上升。

但对于此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也要积极正视,谷贱伤农的事件在这一年里频繁发生,要积极应对。

农业部的发言人面对记者的采访,给出了解决方案。

“农业部拟在明年加强对大豆种植的补贴,鼓励玉米种植户转为种植大豆,努力实现国内粮食全面自给。”

“对于大米和小麦,也同样会加强补贴。”

郭阳浏览着最近的重点新闻,国家的态度很明显,点名了就是要削减玉米的面积。

这对于明年玉米种业不是好消息。

估计登海、隆平高科、垦丰等企业要跳脚骂娘了,眼看新推出来的品种有了点起色,明年播种面积又要减少,搁谁谁难受。

其实今年国内玉米增产的数据比预估的8000万吨应该还要高些。

登海10号、利合16、德美亚1号这些品种的产量也比以往要高一节,只是被忽略了。

有弊自然有利,受益的自然是大豆种业。

而国内在这一块原本十分薄弱,直到天豆系列的出现,这又是天禾断层式领先。

所以,至少三年内,天禾在国内的大豆种子业务都不会有任何的阻力。

郭阳也决定放任天禾自由发展。

看得入神时,一个电话又打了进来,九三粮油的薛礼强。

“喂,薛总,最近九三集团的应该过得不错呀,大豆价格可是涨了不少。”

“嘿嘿。”薛礼强笑道:“就是过得太好了,来给你商量下怎么分红。”

“分红?分什么红?”

“沿海那30万亩有机大豆,今年盈利了。”

“这才第二年就盈利了?”

30万亩有机大豆是建在滨海盐碱地上的,苜禾1号绿肥深翻--大豆——再绿肥深翻--大豆,总共才两个轮回。

每年产出效益的只有一季大豆。

“嗯啊!”薛礼强说:“今年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上很抢手,何况还是有机大豆。”

“还没完成国际有机认证吧?”

“全靠同行衬托。”

郭阳明白了过来,反转基因浪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多少盈利?”

“今年总销售额2.862亿,利润7020万。”

“这么高?”

“你猜今年的大豆单价多少?”

“不猜,别卖关子,快说!”

“你这人真的忒没意思,今年大豆卖出了天价,均价每吨达到了530美元!”

芝加哥大豆期货今天的价格是410美元/吨,现货比期货高?还高出了120?

“被吓到了吧,我今年也被那些外商给吓到了,总共只有7万吨多点,一个个抢得老凶了。”

“不会有丸红商社吧?”

“你怎么知道?”

“前几天丸红也来了嘉禾。”

“……”

“分红就按比例全分了吧,苜禾当初投资了3亿,可算见着回头钱了。”

不得不说,欧洲和岛国的消费力确实够高。

绿色和平组织战斗力也很强悍。

这对粮食进口国的执政当局也是巨大的考验,对华夏非转基因大豆的需求高涨。

国产大豆通常都用于加工成豆制品,出口售价原本就不菲。

如今更是脱离了实际价格,不能再用常理来理解。

金秋十月名不虚传,还没过半,嘉禾就接连收获大单,利润也很可观。

毕竟前期收储的玉米均价约0.52元/斤,出售价格约0.69,毛利润约32.7%。

嘉禾的仓储物流再怎么差劲,10个点以上的净利润应该是有的。

除此之外,苜蓿虽然大部分是收购加工,但综合下来,利润也不错。

总的下来,算上南韩的,这150多个亿的订单,能为嘉禾带来约27亿的净利润。

和期货的收益相比是天差地别,但这是实业,整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将因此而受益。

不过,接下来的重心也该换一换了。

天禾不用管,嘉禾粮油再多关注一下,采机还需要再跟进,中东给余小川的支持也要跟上。

其它精力就要放在新的生态治理项目上了。

这两个月时间,自然能量点再次达到了5591点,已经能做很多事了。

育种目标也早已记录了一长串:卉、果蔬、极端环境、天敌昆虫、水域治理、薰衣草。

现在郭阳就等科考队归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