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牧草;节水工程

加州,贝克斯菲尔德。

又是气候舒适的一天,但对于尼特罗牧草公司却并不美好。

白人老头巴恩斯站在公司大门口焦躁的等待着,从期货市场上获得丰厚收益的喜悦掩盖不了脸上的愁容。

想不明白,只是短短半个月时间,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炙烤。

因为提前掌握了蒺藜变异种和红火蚁的讯息,他和aig半个多月时间里,在芝加哥期货市场猛赚了一笔大的。

然而,家里却出事了。

从牧草刈割前开始,留守在农场的伊尔·雅各布便汇报今年的苜蓿农场里出现了菟丝子。

起初,他没有重视,因为芝加哥正在关键时刻,期货市场上来钱更快。

但伊尔·雅各布的汇报没停。

因为菟丝子的寄生,苜蓿植株出现了死亡,现有的方法控制不住,大有蔓延之势。

巴恩斯开始有点担忧了,频频打电话给农业服务公司、协会专家等请求协助。

最终问题依然没解决掉,但却到刈割期了,巴恩斯松了口气,减产就减产吧,品质差点就差点。这次在期货市场上赚的钱完全足以弥补。

但最终事情的严重程度出乎了意料,仅仅一周后,岛国、南韩等国进口商不仅拒绝继续进口,还申请大量退货。

就连国内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为杂草未清理干净,不少牲畜肠胃化脓出血。

他意识到了不妙。

连忙赶回了贝克斯菲尔德。

在门口等了会儿,戴维斯学院的普特娜姆教授终于到了。

一行又连忙赶往农场,农场经理伊尔·雅各布早就等候着。

巴恩斯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伊尔·雅各布沮丧道:“农场完了。”

尼特罗这片18万亩的苜蓿农场基地位于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交界地带,靠近荒漠区,干旱少雨,气候条件极为适合苜蓿的生长,生产的苜蓿品质也是世界上顶级的。

但当巴恩斯和普特娜姆驾车在农场穿行时,即使已经刈割,入目仍是满目疮痍。

十月下旬,温度开始降低,但农场里,刈割后情况一目了然,菟丝子清晰可见。

“怎么会这样?”

巴恩斯的心在滴血。

菟丝子对苜蓿的危害他很清楚,寄生的菟丝子,会从苜蓿身上吸取水分和养分,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但他上次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出多大的问题?

然而,这随处可见的菟丝子狠狠打了他的脸,他甚至还看到了一株蔓延直径达十几米的菟丝子。

汽车在这株菟丝子前停了下来。

普特娜姆教授的脸色同样凝重,在菟丝子的缠绕寄生下,这一小圈苜蓿的根部已经开始腐烂死亡。

“农药都打了吗?”

伊尔·雅各布说:“打了,也没用,以往能凑效的化学药剂,这次全都很难将菟丝子的根系杀死,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是转基因牧草种子吗?”

“有一部分是。”

巴恩斯被惊醒,想起了伊利若伊州的蒺藜变异种,尼特罗也有生物技术实验室,几年前就培育出了转基因牧草品种。

“教授的意思是说,这菟丝子也是变异种?”

“应该是了。”普特娜姆说道:“一般菟丝子蔓延得没这么快,这里的基地完了,改种吧,几年内都别种能被菟丝子寄生的作物。”

“真没办法了吗?”

普特娜姆沉默着摇了摇头。

缠绕成片,一株直径能达20m,化学药剂难以杀死,苜蓿植株死亡率高……

早点改种翻耕,让菟丝子没有寄生的植物,这是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几人又去看了看种子田的生产情况,减产很严重。

普特娜姆说道:“这种子也报废了吧,里面掺杂了太多菟丝子种子,没用了。”

巴恩斯心凉了半截。

苜蓿牧草和种子,就是尼特罗的两大主营业务,而现在牧草和种子基地都遭受了致命打击。

尼特罗的基业毁于一旦啊!

普特娜姆教授对这事很重视,接下来几天又相继走访了加州、亚利桑那州几个大牧场。

情况没尼特罗的苜蓿农场那么严重,但也发现了菟丝子的踪迹。

西部七个州占全美苜蓿出口量的99%,其中加州、亚利桑那州又占大头。

出事的又刚好是这两个州。

这让他如临大敌。

在国际草产品市场上,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质量在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菟丝子一旦控制不住,不但外贸优势会丧失,本国的畜牧产业也将遭受重击。

然而,戴维斯学院才刚有所行动,美利坚苜蓿国际贸易就接连遭受重创。

岛国、南韩的订单量继续锐减,已经交易的部分也在向世贸组织起诉。

并且,由于出现了对牲畜的伤害,这两国还相继出台了措施,限制从美进口苜蓿。

随后,沙特、加拿大、巴基斯坦、瑞士、印度、卡塔尔、阿联酋等美利坚重要的苜蓿贸易伙伴也相继发布公告。

在美利坚解决苜蓿产品的质量问题之前,将不会从美进口苜蓿产品。

积攒了几十年的商业信誉一遭受损。

西班牙、法国,以及华夏等国的苜蓿贸易量开始上升。

酒泉。

郭阳回公司时,已下班了有一会儿,但路过苜禾农牧销售部时,一阵闹哄哄的声音传来。

于是站在门口停了会儿。

“马来西亚也要5000吨?阿克塞那边有家饲料牧业公司,应该刚好还剩5000吨,联系下。”

“辉煌的燕麦草货不够了?那从山丹发货,山丹马场总厂一场、三场还有11万吨燕麦草。”

“民勤鑫源草业,圣源农业还有3万多吨苜蓿草捆,找庄正帮忙协调。”

“五原?五原的苜蓿草早就被国内的乳企给订购了,联系下滨海盐碱地吧,质量次一点就次一点。”

“南韩还要,找黑省那边的企业问问,看他们能不能接。”

“小鬼子的订单不接了,为什么不接,有钱不赚王八蛋。”

林章嘴里叼着烟向外走去,一只手拿电话,另一只手掏出打火机,刚准备点上,就看到了站在门外的身影。

一哆嗦,烟差点没掉了。

“老板,你怎么在这儿?进去坐坐?”

林章是以前余小川的马仔之一,余小川去中东后,就推荐林章任职苜禾农牧的销售副总。

业务能力没得说,就是身上带着点江湖气息。

郭阳笑道:“没事,看你在忙,我就在门口听听,最近业务很好做啊。”

“今年外贸很好做,牧草、种子的出口额都在快速增长,有能力做加工的企业都很赚钱。”

“行,你去抽烟吧,噢,对了,发一份最近的订单报表给我。”

走到办公室,林章也把报表发了过来。

表上罗列了一长串的企业名单,郭阳数了数,省内企业就有21家。

此外,疆、蒙、宁、陕、鲁、黑也各有十数家,生产能力全是万吨以上的企业。

全加起来,年加工产能超过400万吨,占全国的80%以上,只是商品牧草销售收入就稳定过百亿元。

这都是产业集群带来的优势。

有能力做加工的企业基本上都和嘉禾带有丁点关系,种子、农机、加工设备…通过这种纽带,国内头部的牧草企业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协同生产,维护行业声誉,共同面对国内国外市场。

在苜禾农牧崛起以前,国内苜蓿草产量能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但商品苜蓿不到50万吨。

品质也多处于二级和三级水平,甚至三级以下。

同期的进口苜蓿多为特级和一级品,并且包装、保质期、品相都高于国产苜蓿。

几年时间过去。

整个产业已经翻天覆地。

单产提高,品质提升,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商品苜蓿产能翻了8倍,整个行业的收入大幅提升。

由于三聚氰胺的事发,奶业对优质牧草需求的加大。

仅今年,国内商品苜蓿的需求量就接近200万吨,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国际市场上,由于苜蓿最大的出口国老美遭受重创,价格也在一路走高。

均价已达到了396美元/吨,苜禾1号甚至达到了415美元/吨。

国内外的市场都在蓬勃发展,行业春天已然到来。

除了牧草外,牧草种子市场也在变好。

事实上,国内一直是苜蓿种子出口大国,每年都要出口几千吨种子。

只不过出口的种子价格不高,多数时候价格在2000美元/吨以内,相当于1斤10元不到。

不过近几年由于苜蓿产业集群的发展,很多牧草公司都在进行专业化的种子生产。

以往,牧草种子生产的行业准入门槛很低,随便一个村都能生产。

市场需求旺盛时一哄而起,导致企业相互杀价,陷入无序竞争。

但现在产业集群的存在,优势企业已经形成了很高的资金、技术门槛,规模化更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后来者很难有机会。

种子亩产量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原来只能产40~50斤种子,如今平均已能达到80斤以上。

头部的辉煌种业、绿洲草业普遍能达到120~160斤/亩的水平,苜禾的苜禾1号更是长期稳定在200斤/亩。

同时,由于专业化生产,苜蓿种子质量合格率也由40%提升到了80%以上,发芽率得到极大改善。

‘规模生产--技术经验全面推广--产品质量提升——国际贸易畅通--市场逐步稳定——规模发展’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郭阳将资料看完,也不由感到振奋。

苜蓿产业在嘉禾的体系中很关键,既能治理盐碱地,也能为下游的奶业、肉类提供动能。

对于西北的水土保持也很友好。

郭阳在心中权衡了片刻,嘉禾生态环境修复公司,由苜禾工程部为班底组成,这削弱了苜禾的职能。

既然这样,就让苜禾更纯粹些。

有了思路后,郭阳拨通了谢时杰的电话,寒暄两句后切入正题,对苜禾业务结构进行调整。

以苜蓿种子生产、牧草加工为主营业务,以新品种繁育、牧草加工为辅。

别看牧草业务如火如荼,但苜禾这两年主要收入依然来自苜禾1号种子。2006年营收破百亿,其中有85亿都是苜禾1号贡献的。

今年营收突破两百亿是铁定的,来自牧草业务的收入却依然只有二三十亿元,其中还包括收购加工。

牧草业务不能放弃。

但种子业务却要加快出海,其中也包括苜禾1号出口到部分国家。

海外建牧草基地也是一个选项,国内的耕地不能开发太狠,能自足,再有部分盈余出口,就是最好状态。

处理好苜禾的事,郭阳才开始处理今天加班的正事:资金规划。

期货上赚的钱有点太多了,连本带利一共1848亿元。

思索片刻,郭阳开始在空白的文档上写写画画,一边计算,一边修改,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出来份草案。

一,国内的仓储物流,计划是150亿元;海外也要趁金融危机布局,200亿元。合计350亿;

二,嘉禾生态环境修复:敦煌西湖湿地,300亿;

三,丰凯滴灌节水工厂,20亿;

四,集团直属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10亿;

五,集团直属生化能源事业部,种质基地120亿;4个加工厂40亿;

六,嘉禾粮油全产业链完善,20亿;

七;河西乳业旗下酒水饮料公司,10亿;

八,嘉禾超市10亿;

九,德农农资超市40亿,全国扩张到2万家门店;

十、沙海农牧后续明年预算10亿……

罗列了一大堆,总共18家分公司,两个直属,基本上都考虑到了,总共也不到950亿。

而且这些钱也不可能一股脑的投下去,基本是2~3年的预算。

当然,这只是他心里想的,详细的肯定还要各个分公司报计划。

不过,他估计分公司报的资金需求不一定比他写的多,比如生物能源这一块,宁小婧计划的总数才100亿,和他相差了60亿。

这个年代的钱还很值钱,然而就这,从期货市场上的获利都还剩下近900亿。

如果算上天禾、苜禾、河西、丰凯今年的收入,剩余的资金远超1000亿。

钱太多,郭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主要是现在的发展步伐已经够快,再快就要扯着蛋了。

思考了一圈,最好的资金容纳池还是金融市场。

不过最近金融圈雷声滚滚,全球股市都不太平,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也让人感到不安。

还真没啥好去处。

除了一部分有把握的投资,吃利息是最安稳的了。

郭阳叹道:“烦!”

林章斜挎着公文包敲了敲门,问道:“老板,烦什么呢,还要忙吗?”

郭阳啪的将电脑一关,说:“不忙了,走,一起去吃点夜宵。”

“好叻。”

这会儿已经比较晚,办公室里也没其他人,加上罗修,就往市里走。

路上郭阳还给瞿阳、严群等没在这边安家的人打了电话,随后又在灌水群里发了条消息。

三人找了个环境比较好的烧烤店,叫了一些红柳枝羊肉串,羊腰子之类的。

郭阳问道:“林章,老家哪里的?”

“广东河源的。”

“那还挺远的。”

林章说道:“也是机缘巧合来的西北,我最开始是在羊城做外贸,在广交会上结识了余总,就被带到了西北。”

郭阳说:“这两年在苜禾干得还不错吧?”

“很爽,产品品质够硬,除了今年年初被小鬼子摆了一道,基本没掉过链子,最近国际市场更是疯了。”

“有没有想过在酒泉常住?”

“倒是有想过,但不太现实。”

不一会儿,烤串送了上来,肥肉烤得香酥,瘦肉劲道弹牙,肥肉相宜。

“边吃边等。”郭阳给林章和罗修一人拿了一串,说道:“如果公司在这边发房子呢?”

林章说道:“家人都在河源呢,酒泉各方面条件也差了些。”

这种情况在嘉禾很普遍,很多从外地挖来的人,都没在这里常住的意思。

聊了一会儿,瞿阳和严群跟着就到了。

这两人也是独身居住在酒泉,瞿阳还好,长期各地出差,时不时还能回趟家。

而严群因为主管种子生产,基本上就在河西走廊一带活动,回家又远又不方便。

在嘉禾第一批员工房里,也有他们的名额,不过以他们几人的收入,一套房子,更多是象征意义。

教育、环境、经济……酒泉哪哪都不占优。

只是因为嘉禾在这里。

喝了两瓶酒之后,瞿阳说道:“其实天禾很多年轻人也是愿意在酒泉安家的,只是酒泉太大,公司有一对情侣,女生在肃州,男生长期在玉门,这和异地也没什么分别。”

“还有就是基层男生比例太高,在学校没交往,毕业了就更难谈。”

严群沉吟道:“其实嘉禾还好,至少待遇高,出去相亲有优势,等员工房发了,情况只会更好。”

员工房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都是一些农学生,家里很少有能在买房上给予助力的。

何况这还是2007年。

在员工房这事上,还可以再加快点进度。

也不要局限在酒泉了,其它地方的分公司也要适当考虑,趁着房地产这波东风,先搞起来。

林章问道:“老板,下班的时候你在烦什么呢?那一嗓子可把我给吓住了。”

其余几人也好奇看了过来,林章便解释了一下。

郭阳仰头喝了杯啤酒,笑道:“烦钱太多了。”

“啊?”

几人都傻眼了。

对嘉禾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操作,这里的几人只知道赚了很多钱,但具体有多少却并不清楚。

郭阳稍稍的透露了点内幕。

如何利用国内增产的消息大幅做空,然后又准确判断到老美将减产,反手做多。

一番跌宕起伏的渲染,略微添油加醋,让几人听得极其入神,也知道了集团推动国家荒漠公园的底气。

但老板的烦恼,他们还是不理解。

敦煌,芦草林保护站。

“真通过了?”

“嗯,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都已经过会了,下一步就等最上面批准了。”

挂掉电话,吴雄依然还带着点不可思议。

这会儿,他已经知道了嘉禾对敦煌西湖项目的投资金额:300亿元!

md!就是保护100个西湖都够了。

吴雄迫不及待的交这个消息转达给了包海荣、袁海峰、赵新、孙兴等人。

听到这个消息,管理局的几杆枪都为之一振。

包海荣问道:“王书记呢?还没从省里回来?”

这时,吴雄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片刻后,他有些遗憾的说道:“王书记已经调职去其它地方了。”

一伙人感受到了嘉禾的能量。

惹不起啊!

名义上西湖管理局有监管的职责,但只要嘉禾不乱来,其实也就只能配合工作。

没过多久,牛虎林又给吴雄打来了电话,新成立的嘉禾生态环境修复公司将带专家团队来制定实施方案。

现场考察上,还需要管理局协助。

当然,是有津贴的。

这让管理局的人颇为兴奋。

——

紧接着的几天,嘉禾都在跑各个手续,预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而郭阳也不再纠结资金的使用,海外依然留了200亿金融资金,低风险保持市场参与感。

另有200亿元分散在海外银行存着吃短期利息,金融危机时参与收购。

剩下的资金回了国内。

除了各个公司需要的资金,剩余的500多个亿用于投资房地产、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债券等低风险投资。

安排好了资金使用,郭阳开始跟进西湖湿地项目最重要的环节:休耕节水。

休耕现阶段很难,只能少量试点,但节水滴灌却是势在必行的。

深入调查后,郭阳才知道各个农场的节水灌溉率有多低。

注意,这还不是滴灌,一般防渗的干支渠系都算在节水灌溉之中,就这样,节水灌溉的面积都不到30%。

真正滴灌的面积更是不到10万亩。

节水的潜力相当高,但实施难度也相当大。

这段时间,郭阳亲自驻守在水利局等部门,目的自然是要配套政策。

一些干支渠系的修筑,市里还是有实力做的。

卫正是市水利局的一把手,一番扯皮后,说道:“不能再多了,4个大型灌区,7个重点中型灌区,五年100万亩的节水目标,全市目标节水1.24亿m,这已经是市里的极限了。”

郭阳说道:“五年的时间太长了,三年更合适,而且疏勒河流域的干支渠最好在明年就完成。”

卫正说道:“时间太赶了,完不成。”

郭阳看向一旁的秦立军,说:“嘉禾在明年春就会推动玉门、瓜州、敦煌的玉米和膜下滴灌,渠道不完成,首部的位置都没法选点。”

秦立军沉吟道:“老卫,疏勒河流域尽全力保障,其它区域可以缓一缓。”

卫正道:“金塔、肃州等区县闹事怎么办?”

“让他们来找我。”秦立军说道:“郭总,这样你看怎么样?”

郭阳笑道:“没问题。”

全市1.24亿m,划分到疏勒河流域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0.413亿m,一期目标是0.9亿。

加上休耕的试点,不说休耕10%,只休耕1%就是7万亩,这又至少0.2亿m。

流域内休耕只要达到3%,就能完成节水目标。

不过3%难度太高,还是通过滴灌普及实现节水更靠谱些。

秦立军说道:“省农垦那边我也约好了,农垦在酒泉的农场大多在亚盛田园旗下,嘉禾应该打过不少交道吧?”

“业务上有很多交集。”郭阳说道:“但还没和亚盛田园的高层见过面。”

陇省农垦旗下有三大公司:亚盛股份、莫高股份、庄园牧场,皆是上市公司。

玉门的饮马和黄农场,以及敦煌农场等都归属于亚盛。

这几个农场主要涉及啤酒、香辛、辣椒、食葵、枸杞、等产业。

秦立军说:“那明天到下河清农场,农垦、亚盛的高层,还有青岛啤酒的人,要去视察啤酒园区,一起去见见。”

青岛啤酒这时候来?郭阳顿了下,说道:“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