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格尔木;ADM想干嘛?

几个月前。

夏季的青海,满目金黄。

丰收的初秋,油香四溢。

这片高寒洁净的土地上,有着“冷凉性”气候、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滋养着一株株油菜。

这里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春油菜育种和研究的省区。

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的科技攻关下,这里先后育成杂交油菜品种数个,是国内春油菜的主栽地区。

油菜也是青省六大作物品种中播种面积最大的。

也是在这里,未来会诞生油菜高产的世界纪录:450.45公斤!

柴达木盆地东部,德令哈的香日德农场,今年这里的油菜产量和品质都好得出奇。

出油率高一直是青省油菜的优点,比全国平均水平能高出五六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而香日德今年的油菜出油率还要突出一些。

简单的调查后,农垦就知道原因出在种子上。

而在农垦之外的土地上,这种来自天禾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推广面积更多。

普遍都是增产丰产。

而在柴达木盆地的西部,有农垦旗下最大的格尔木农场。

格尔木河东河西的次生盐碱土地上,则种上了大片大片的苜蓿。

这是在草学教授翁立新建议下做出的举措。

在柴达木盆地,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盐碱荒地、盐碱农地、盐碱林草地。

苜禾1号也在这里发挥出了极其有价值的作用。

柴达木生态脆弱,拥有让人羡慕的草地面积,只是农垦的草地面积就有500多万亩。

但草产量却很低,牲畜承载量也极低。

而苜蓿产业的发展,干草产量的提高,让这里的畜牧业也展现出了蓬勃生机。

甚至还能有多余的牧草,通过两年前才通车的青藏铁路,从格尔木运往ls、德令哈、西宁。

高产高质量的牧草同样是嘉禾带来的,但还远不止如此。

天禾的种子搜集队活跃于此,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充实着天禾的宝库。

天禾科学院在这里建立了育种站,开展油菜、菜心、蔬菜等作物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选育。

看似不起眼,但当农垦调查过后,才发现家底都被人看完了。

这也就有了青省农垦集团董事长杜建文一行来酒泉之旅。

杜建文是个长相颇为正派的中年人,年轻时很英武的那种,也很健谈,让人如沐春风。

其履任农垦董事长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原来也不是搞农业的。

是从运输转到农业上的。

在聊了一会儿,双方心照不宣的谈到了未来的合作上。

嘉禾在很早之前就对柴达木有想法,只是条件不成熟,其实现在也没完全准备好。

但也没那么多时间让人准备。

合作的地点理所当然的放在了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农场。

青藏铁路通车全线通车后,格尔木和德令哈的变化很大。

青藏高原黄金旅游线路吸引了中外游客,白云雪山、飞流峡谷,旅游业已成为了青省和藏省的支柱产业。

郭阳对格尔木很感兴趣。

这里是进藏物资的后勤保障基地,同时雪区工矿企业和部分地区的蔬菜和粮食也大多来自格尔木。

不管红旗河能不能实施,郭阳都在有意识的往这个方向靠。

最终,双方在良种育繁、有机农业、苜蓿产业、盐湖农业、生态治理、油脂加工等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

杜建文对这次的交谈满意得不能在满意,他没料到嘉禾这么好说话。

柴达木的投资环境太差了!

人确实有一定的因素,毕竟农垦的职工都穷得心慌,又有些时常作妖的民族。

但最难的还是地理因素,干旱、高寒、缺氧、盐碱、戈壁、荒漠…各种因素叠加,一般人跑还来不及。

而嘉禾仿佛一早就想好了,当他提出建立合作关系时,嘉禾已经能拿出各种具体的投资方向。

在酒泉的几天里,杜建文看了嘉禾盐碱治理,河道整治,天敌生物防治……大开眼界。

但他最感兴趣的是‘海鲜’。

“郭总,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嘉禾想在柴达木发展盐湖农业了。”杜建文恍然若悟的说道:“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对钾肥有兴趣。”

“嘉禾也有在钾肥上的投资。”郭阳说道:“但嘉禾对在盐湖中养水产更感兴趣。”

柴达木盆地种一共有51个湖泊,其中只有1个淡水湖和7个半咸水-咸水湖,其余都是盐湖。

盐湖农业的提出者郭阳也并不陌生,杨国成的老师郑绵平,一位地质领域的院士。

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钱学声的关注,就像其对沙产业的重视一样,这位科学家认为盐湖农业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但事实上,盐湖农业只包括盐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及产品高值化加工,和钾肥搭不上关系。

但谁让这两年钾肥这么火呢,而柴达木又是国内钾肥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郭阳笑道:“我也对‘海鲜’特别感兴趣。”

当杜建文一行吃到嘉禾在酒泉出产的大螃蟹后,更是抑制不住感叹。

“肉质细嫩紧实、蟹黄饱满、味道鲜美。”

“这适合柴达木吗?”

“应该说柴达木是最合适的。”郭阳说道:“冷水蟹完全能适应柴达木的盐湖环境,而且环境清洁,完全可以走品质路线。”

“我要把他带回去。”

“到时候记得卖给嘉禾。”

杜建文认为嘉禾太友好了,自家好像没什么值得让嘉禾惦记的吧!

“一定。”

“还有,那两台捡石机,农垦用了五六年,也该还了吧。”

“……”

如果说青省农垦比较顺,那对于adm来说,这一趟行程不算糟糕,但也肯定不称心如意。

他们甚至没有见到嘉禾的实权掌控者。

这一趟他们的团队由财务执行官乌斯曼,全球副总裁维姆·克伦威尔,饲料部门的总裁等人组成。

绝对是带着诚意来的。

然而,在收购全王一事上,嘉禾表示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其实,在国际粮商之间,收购与被收购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嘉吉就曾将在欧洲的部分饲料工厂出售,结果转身又想收购普乐维美。

能不能卖,只看各自有没有利益可图。

只是在对全王的控制上,嘉禾一点也不让步。

adm之所以对全王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在大连的艾地盟动物保健及营养公司,专为各种牲畜、禽类和渔业提供养殖饲料,是国内一线专业预混料厂家。

即使adm在华夏已没有了进口原料的优势,但其设施规模和生产能力还在。

和其它粮商一样,adm也选择了拥抱国产大豆。

这是他们在华夏留下的唯一基点。

在全王出现之前,adm和嘉吉一样,是国内重要的氨基酸和饲料添加剂供应商。

嘉吉是蛋氨酸。

而adm饲料级赖氨酸和苏氨酸则被国内厂商广泛采用。

这些都是谷物原料转化成的高价值产品,以往国内基本上全依靠进口。

但现在有替代品了:全王的中草药和pfa添加剂,其在动物肠道方面的功效明显更好。

一般的饲料添加剂极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牲畜腹泻,而全王的中草药产品完全能解决这一问题。

嘉吉和adm等早就意识到了植物添加剂的优势,也有相关研发。

但没人料到半路杀出个全王。

且已经逐渐点燃市场。

这让adm极其难受。

国粮倒戈,粮食贸易搁浅,动物营养上的高利润产品又迎来了新兴产品的冲击。

在华的业务一缩再缩,北美的谷物生产又遭遇重大打击,三季报的营利相比狂暴的一季度已经腰斩。

明明世界粮食危机并没有彻底缓解,但adm并没有在这轮危机中从头吃到尾。????北美粮食生产成本在上升,而国际粮价在下跌,偏偏adm的主要业务都在北美。

这让他们在下半年接连受挫,股价一轮轮的下跌,跌无止境。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联邦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股市迅速走出危机。

但这和adm没有多少关系,阴跌不止,adm的董事会频频向伍尔丝为首的管理层施压。

adm破局的方法并不多。

要想在农业上实现真正的贸易,就必须占领世界上的农业产品生产国,这样才能保证利润。

北美暂时残废了,南美是嘉吉、邦吉、孟山都等的传统势力范围,得慢慢渗透。

华夏是新的出口国,虽然adm同样落后,但传统国际粮商优势悬殊得不至于让人绝望。

谈判过程中,维姆·克伦威尔不断提高报价。

从最初的15亿美元,一路提高到25亿美元,30亿美元…甚至让嘉禾自己提价格。

嘉禾这边领头的苗兰却一点也不为所动。

“维姆,如果继续聊全王生物,我想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苗兰春开始收拾文件。

“虽然不能收购全王有点难以接受。”维姆·克伦威尔无奈道:“但adm确实有意和嘉禾开展粮食贸易。”

“为什么不是国粮?”

“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才来找嘉禾。”

苗兰春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几人的脸色变化,肯定有嘉禾所不知道的内情。

adm在全球都有贸易伙伴,可是北美能用于出口的粮食却在减少,而华夏却在增产,争夺粮源的战场转移在向国内转移。

粮商们可以背后捅刀,但下一刻也可以笑脸合作。

在内部研判后,嘉禾粮油也有和国际粮商合作的倾向,上亿吨的贸易量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海外的销售渠道还是不够。

合作很容易达成,嘉禾也趁机博取了一些其它筹码。

比如生物燃料中的一些技术转让,专利授权。

adm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是全球第一。

一些看似普通的技术,也足够推动嘉禾在麻风树和文冠果油脂提取上获得巨大进步。

而在这之下,郭阳也有其它目的,只有足够熟悉一个对手,才能知道该如何毁掉它。

“你说嘉禾有可能收购adm吗?”

“啊?”苗兰春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再三确认后,却发现老板是很认真的在提问。

郭阳说:“其实adm的市值不算高,也就100~200亿美元。”

“难度很大。”苗兰春不镇定的眨了眨眼,也就你能说不高。

“四大粮商销售常年过千亿美元,其波动性很大。”

“私下里接触吧,也不急。”

从adm的表现,郭阳能感觉到对方有点急了。

其上半年的销售收入约为698亿美元,三季报郭阳没关注,但肯定好不了。

你想收购全王,我未尝不想收购你,吉利收购沃尔沃谋划了数年,嘉禾也可以试试。

苗兰春突然说道:“adm不会也在谋划收购吧。”

“靠,真可能!”郭阳惊觉后世那几场惊天大并购,杜邦和陶氏化学,拜耳和孟山都,华夏化工和先正达。

每一起都影响深远。

并购从何而来呢?

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竞争力,金融危机让全球的大宗商品需求在未来几年锐减。

而现在adm面临了危机,其业务的核心是粮食贸易,却要收购全王,越想越不对劲。

郭阳召集高德、陈燕秋、陈芸等人开了个临时的视频会议。

“adm会不会是想收购嘉禾粮油?”

高德提了个想法,立马就被郭阳给否了,嘉禾是私人公司。

“收购国粮,也不可能,adm把国粮的股份卖了还差不多。”

“等等。”陈燕秋突然出声。

苗兰春看着这个新加坡人,说道:“你不会以为国粮真能被收购吧,买几个厂倒是有可能。”

“不。”陈燕秋沉吟道:“我是说adm准备把和国粮合资的股份给卖了!”

“卖?”

“这是他唯一的渠道。”

“但adm来找嘉禾,很可能他们要分手,adm有其它的收购标的。”

陈燕秋笃定,“丰益国际!”

静了一会儿。

“md,搞不好真是!”

“丰益今年的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高德迅速的回想道:“2006年,丰益收入70.16亿美元,2007年,164.661美元,华夏市场在其业务区域构成中占了绝对比重。”

“因为国内舆论的关系,丰益原本打算拆分国内业务,以内资的身份单独上市。”

“但今年丰益的上涨势头戛然而止,收入最多与去年持平!而且形势变了!”

丰益下滑的原因,在座的都心知肚明。

除了嘉禾粮油,也与国内原料供求关系的改变有极大。

丰益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巨头,运作手法和四大粮商类似,通过避税将食用油的利润转移到国外的种植端。

其在马来的油棕种植基地依然很赚钱,利润甚至比邦吉更高。

但其最大的业务市场区域形势不妙,价格战、舆论危机,依托adm的原料优势也没了。

不能避税,不能转移利润,那他还有什么优势?

工厂产能算一个,棕榈油算一个,但其它的呢?

主场作战的嘉禾粮油、国粮能把他打成麻瓜!

还有一旦价格战停止,有利可图,一些小品牌和小作坊就会让你见识到华夏式内卷。

看似比较稳的棕榈油业务,丰益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

仿佛一切都明白了一般。

与会的众人都越发确信adm和丰益国际又搅在了一起,在谋划着什么大动作。

进入08年的最后一个月,沙棘的树枝上都铺了一层白雪,沙棘果却依旧黄澄澄。

老挝、青省农垦、adm来访之后,嘉禾集团总部越发热闹。

各种行业会议轮番着开。

天禾举办了一届玉米种业峰会,又紧接着开了08-09年度的经销大会。

苜禾也不甘示弱,组织合作密切的企业召开了行业会议,制定明年的发展计划。

行业会议后,岛国、南韩、沙特、马来、印尼等海外的合作伙伴也陆续到访。

积雪并没有将苜蓿完全覆盖,反而衬托出这种耐寒牧草的不凡。

会议很和谐。

意向签约、大致需求量等等都摸了个大概。

由于老美苜蓿出口的衰弱,河西走廊苜蓿产业集群就是目前全球的苜蓿产业高地。

另外,节水滴灌,农机,乳业等等也有相关会议召开。

期间,远在非洲的余洪海也回来了一次,和他一起的还有刚果金赤道省的大酋长埃迪。

嘉禾在赤道省的油棕基地,也已进入了实质性的签约阶段。

整个12月,嘉峪关机场来往着各种商务人士,而市民们也发现城里的国际化身影变多了。

秦立军的笑容也变多了,各种行业会议上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而且他觉得自己很出彩,一讲一两个小时可以不带丝毫停顿的。

一次会后喝茶,郭阳实在忍不住了,“领导,你的讲话有领袖风范!”

秦立军挑了挑眉,旁边这位每次都是‘敷衍’了事,风格和他迥然不同。

“嫌我啰嗦?”

“是你自己说的哈。”

“嘿……”秦立军拿他没办法,还得把他供起来,好在瘾也过了。

他就这点好,听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