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栽树;昆虫护林

嘉禾对文冠果种植基地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也让各种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也都是在现场进行。

郭阳带领总部员工也参与了实际的种树和培训。

为方便机械化生产,河西走廊的文冠果基地地形都相对平坦且集中连片,采用矮化、灌丛式密植及高品质无性系苗木的集约化种植模式。

在实际种植中也都用滑石粉画了线,定了点。

株行距2~3m,栽植穴长度、宽度、深度均在0.5~0.6 m。

在一块待种的基地上,丰凯特意研制生产的栽树挖坑机已经挖好了一个个定植穴。

郭阳带头将文冠果苗木放入栽植穴,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而嘉禾生化种植部技术总监唐卫华则在一旁进行着技术指导。

“对对对,老板做的就很标准,保持根系舒展的放进去。”

“三埋两踩一提苗,对,就是这样。”

足足一天的时间,郭阳带着一百来号人真刀真枪的栽完了上百亩地。

一亩地大约110棵树,一百亩就是11000棵。

不只是栽,还包括栽完后的定根水,修整树盘,覆盖黑色地膜等等工序。

相比农户,这个速度较慢。

但即使这样,一伙人也累的够呛。

郭阳站在人群中大声喊道:“看来你们这是办公室坐久了,缺乏锻炼!

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怎么下乡了解实际情况,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各组织一次栽树的活动。”

“不要啊,老板!”

听闻这话,一些行政人员发出了阵阵哀嚎。

郭阳可不管这些,“每个人都得来啊,每年完成植树任务的都有额外奖励。”

虽然没提及惩罚,但这其实也算是一种隐形考核。

如果连集团目前的侧重点都理解不到,那很可能就不是同路人。

整个四月份,嘉禾各个子公司也响应总部,陆续开展了各种植树活动。

沙海农牧更是联合腾讯,结合开心农场,在全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沙漠植树运动。

如今,沙海农牧的活动范围也大大增加。

金昌西北,张掖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都成了沙海的防风治沙范围。

和其紧邻的便是各个文冠果种植基地。

基地宽阔的行间操作道上,也陆续种上了各种牧草或者中草药。

种植部总结为生草栽培。

既能助于保持水土、集蓄雨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利于增产。

同时也能刈割作绿肥,或者对外出售多一份收入。

……

嘉禾生化月度总结会议上,唐卫华介绍着目前的种植情况。

“三月下旬和整个四月份,10个地市大约栽了250万亩土地,约2.75亿株文冠果苗木。

但是天公不作美,陇中的庆阳、平凉、定西部分地区出现了旱情,至今还没有下雨,拖累了种植进度。

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刚好大都在400mm以上。

实际上没那么缺水,只是季节性缺水严重。

沟壑纵横的地形也让这里建各种小型水库和蓄水池十分方便,灌溉的问题能解决。

5~9月是黄土高原的丰水季节,虽然夏季蒸发量大,但5月份,陇中地区的进度也能向前推一推。

总体来说,上半年完成300万亩文冠果种植没问题,沙棘、梭梭、鸡心果等果树也能完成约200万亩。”

听完。

郭阳带头鼓起了掌。

这进度也确实挺了不起。

这么大面积的种植规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超出想象,如果单凭嘉禾的力量决计不能完成。

但有10个地市帮忙组织,配上嘉禾及时发放的资金,几百万亩树也就不再让人恐惧。

参与会议的除了唐卫华,还有嘉禾生化的新掌门人方晓章,副总宁小婧。

方晓章出身于嘉禾领导人计划,毕业于浙大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方向,农学学士,理学博士。

曾任嘉禾粮油总经理助理,以及生化事业部的总工程师,主导过嘉禾粮油的玉米深加工研发。

如果说生物能源的外部技术带头人是兰大张浩力教授的班底。

内部力量则是以方晓章 全王的班底为支撑。

组织架构也脱胎于原来宁小婧代管的生化事业部。

部门构成也很简单。

方晓章领导全局,并兼任总工程师,负责研发创新中心和生产技术中心的工作。

唐卫华领导种植事业部,负责基地的种植管理收购;调职后的副总宁小婧负责人力、财务等。

至于其它的,也在慢慢的完善中。

唐卫华已经50岁,对种植行业来说,正是经验和生产管理最为巅峰的时期。

而方晓章和宁小婧则要年轻得多,都才三十余岁。

尤其是方晓章,没工作几年,就坐火箭似的被提拔到高位。

在国内,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都不多,与其从国粮等公司继续挖人,远不如内部提拔。

这也是领导人计划的目的。

说完了种植情况,方晓章也谈起了目前的研发进度。

“目前的最佳工艺一斤文冠果仁能出68%的油,而一斤果仁油能出62.3%的生物柴油。”

“以现有的文冠果亩产量和柴油价格计算,每亩的效益并不高。”

郭阳自然清楚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说道:“生物柴油是产业保底,前期的效益还是要靠高端食用油。”

方晓章点了点头,道:“对,食用油价值会高很多。”

金螺这个文冠果品种,其特性中最值得称道除了抗逆性,就是食用价值,是木本食用油中的极品。

其种子产量虽然也高,但郭阳用工艺数据稍微上浮一些计算,其生物柴油每亩收益也才约1000多元。

远比不上用作高端食用油。

甚至可能还没附加的医药、林下经济效益高。

当然,如果原油价格大涨,其战略意义又会完全不一样。

“麻风树种子提炼柴油的工艺和主流大致相当。”方晓章继续说道:“3吨种子提炼一吨生物柴油。”

“如果种子亩产能达到预想中的1500kg,效益还是很高的。”亩产1500kg,相当于每亩0.5吨生物柴油,保底都有3000元收入。

再加上其它的副产物,亩收益是能支撑起整个产业发展的。

郭阳想了想,说道:“公司会陆续推出其它的文冠果和麻风树种,等这一期任务完成后,刚好能接上。”

“另外,就是工厂化生产工艺的落地,也可以着手进行了。

桂省的气候条件好,有些育苗期久的树,可能两三年就能挂果。”

这时,唐卫华说道:“中海油在海南的麻风树基地,10个月就有挂果的,可惜现在没人收。”

郭阳说道:“老唐,你可以去接触,如果海油不想要了,看嘉禾能不能收购基地,到时高接换种。”

“好。”唐卫华点了点头,“就怕他们已经砍树了。”

“尽量早点找人去了解下,砍树伤害老百姓的热情,对以后的发展也是障碍。”

唐卫华说道:“开完会我就去联系。”

“行。”

紧接着,宁小婧又介绍了下财务和人力等情况,总体来说成本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前三年的成本每亩2000~3000元。

这还是算上了道路、沟渠、滴灌、两年管护、工厂等各种基础设施的费用。

如果只是单纯的种树,三四百元足够了。

石羊河上游,乌鞘岭以北的水源涵养林里。

大片人工栽培的青海云杉、圆柏、油松,也面临着旱情带来的林业害虫灾害。

但今天这里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徐总,如果释放天敌昆虫的效果不好,就得立马喷施农药,到时这些天敌昆虫也都得死。”

“只要等一个星期。”

徐学农看了一眼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道:“武威不会有喷施化学农药的机会的。”

一旁的护林员也很狐疑。

今年的春旱比想象中严重,树种单一的防护林里,各种虫害已经在潜伏。

松毛虫、松材线虫、松象、落叶松球蚜…一个个难缠的害虫都在这期间冒出了头。

只靠天敌昆虫,真的能抑制虫害的发展?

一旦虫害没控制住,病害也就跟着来了,不因影响树的生长,严重的还可能死树。

也只有嘉禾,才能让市里做这么大胆的尝试。

一众林业工作人员都很好奇,这以虫治虫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两天之内,借助无人机的投放,天敌中心就在受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完成了天敌昆虫的释放。

而一周之后,防护林里虫害就明显减轻了。

这让护林员们交口称赞。

消息迅速在周边林业界扩散,天敌昆虫知名度又一次扩大,引起了许多科研院校的注意。

“你是没见着,那瓢虫和金龟子真就是松毛虫的克星,就像狸猫抓老鼠一样简单。”

“根据树种和虫害,一共释放了5种天敌昆虫,每一样都猛得很。”

天敌中心也不是释放完就不管了,还进行了数据监测。

有些天敌昆虫明显进化了,比如瓢虫,原本其寿命内只能捕食约5千只松毛虫,现在直接来到了1万。

金龟子则从捕食1万只松毛虫,蜕变到了可捕食两万。

这个发现让天敌中心欣喜若狂。

郭阳正在办公室里看报表时,徐学农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老板,瓢虫和草地金龟子等天敌甲虫似乎都超级进化了!”

“超级进化?你确定你说的是天敌昆虫,而不是数码宝贝。”

郭阳将手中的资料放下,打趣道:“甲虫兽超级进化是什么来着?”

“超比多兽,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徐学农说道:“天敌昆虫在林业害虫防治上表现异常好,1只草地金龟子能吃掉2万只松毛虫!”

郭阳笑了笑,想来是他上次在实验室培育的昆虫发挥作用了。

昆虫的繁育和植物繁育不一样。

比如最常见的赤眼蜂,在实验室里,一两周就能繁育一大批。

而如今这个季节正是天敌昆虫在林业上发挥作用的时候。

郭阳说道:“既然好用,就加大力度推广,这段时间北方的防护林不少都面临着虫害的威胁。”

“现在可能需要扩大工厂面积。”徐学农说道:“我有预感,今年天敌产品会火起来。”

“这就能看出来了?”

徐学农分析道:“这个冬天天敌工厂都没停止生产,不少温室蔬菜基地都在订购我们的产品。

随着旺季到来,又多了林业上的应用,现有的生产肯定更不上。”

“有没有可能是价格低了。”郭阳想了想,问道:“用赤眼蜂防治钻心虫一亩多少钱?”

徐学农说道:“一亩水稻或者玉米,需要投放2万头赤眼蜂,也就是4~5个球,一个球3元,无人机一天可以投放5000亩,算下来,每亩的成本不到20元。”

郭阳又问:“那防治松毛虫呢?”

“更低。”徐学农说道:“按现在昆虫的习性,一亩松树林,投放250只瓢虫,150只金龟子足够了。”

“这一次没收钱,只看生产成本,一亩只有1~2元。”

郭阳笑道:“以虫治虫的效果好了,这价格是不是也得提?”

“理是这个理,但这钱是不是赚得太容易了点。”

徐学农不是没想过提价,但还是拿赤眼蜂说事,一个球的平均成本不到0.5元。

现在已经是500%的收益。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成本还要下降,如果再大幅提价,这已经不能用暴利来形容了。

贩毒也没这赚钱吧!

郭阳了解徐学农,这是个老实孩子,做科研是一把好手,但在商得言商。

而且这次昆虫的‘超级进化’估计也让徐学农有点懵,一点也没有奋斗后的成就感。

“能为农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那它就是好产品。”

郭阳说道:“而且天敌昆虫始终有局限性,不是谁都能用好,现阶段市场也不大,价格高点没问题。”

“好吧。”

“现在你想的应该是怎么把这些成果推广出去。”郭阳建议道:“可以去那几个林业大省找找机会。”

徐学农说道:“那我先去闽省试试。”

“当然可以,闽省是林业第一大省,这生意肯定好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