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敌昆虫化身林业奇兵

闽省,南平。

“轰!”

“轰!”

伴随着天空一声声巨响,刹那间,生物制剂喷洒向成片森林。

一处山间平台上。

徐学农看着极远处的直升飞机,“这下还真是高射炮打蚊子。”

“哈哈……”

南平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周磊笑了笑,“管用就行,只要能把松毛虫弄死,它就是好办法。”

而这时,数架无人机也从远方的天空归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又开始补充弹药。

这弹药和检疫站的生物导弹不同,而是天敌中心为松毛虫精心准备的大礼:瓢虫、金龟子以及松毛虫赤眼蜂。

松毛虫被称为森林牛皮癣,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森林害。

松毛虫取食松树的松针,在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但虫口密度过大时,松树针叶可能会被吃光。

轻者影响松树材积生长、松脂和种子产量,严重时可致使松树大片死亡。

而南平由于天然林减少,人工纯林增加,导致松毛虫频繁爆发且造成危害。

单南平一个市,受害的森林面积就超过300万亩。

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周磊等人组织飞机治虫的关键时期。

天敌治虫,南平以往也采用过,不过都是作为综合治理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但对于嘉禾的主动请缨,周磊还是乐见其成的。

他看了看给无人机装填‘弹药’的工作人员,又看了看徐学农。

“徐总,最多一周时间,如果监测的数据没有好转,试验区域也要大规模喷药了,到时这些放出去的虫子可能都会被杀死。”

给天敌中心的试验区域也是虫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周磊认为一周以后还得靠直升机来放炮,这无人机投放的天敌效果不行。

徐学农笑了笑,“一周足够了。”

“有信心是好事。”周磊说道:“但效果不好,局里可不会付钱的。”

检疫站是市林业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而天敌中心是通过林业局找上门的。

“免费也没关系,我们一开始计划的就是第一次免费服务。”

徐学农不再提这茬,转头说道:“对了,周站长,松墨天牛的防治区还得请你尽快定一下区域。”

“那可得看看这次松毛虫的治理效果,效果不行就没了。”

“那就等等看吧。”

徐学农心里清楚,检疫站依然对以虫治虫没有信心。

借助东和农机的植保飞防大队的力量,天敌中心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一个小镇1500余亩的松毛虫飞防。

完成了之后,天敌中心也没有就在原地等结果。

而是带着队伍,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点。

周磊也也回到了市里,前往林业局向分管领导汇报了飞防的工作。

分管领导问道:“你看了嘉禾的以虫治虫有什么想法?”

“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周磊如实将所见所闻说了一遍,“优势是成本低,但效果还说不准。”

领导点头,“成本有多低?”

“同样的财政经费,应该能覆盖所有虫害严重区的防治。”

领导讶然的看着周磊,林业病虫害防治缺少经费、主体不清晰是各地的通病,每年都有扯皮。

周磊回忆了下整个治理的过程。

“昆虫 无人机飞防 人员是成本的主体构成,和直升机放炮的成本相比,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

领导沉吟道:“这件事你得再跟一下,确认了,我就往省厅报。”

除了南平,龙岩、三明、宁德,这三个同样饱受松毛虫危害的地级市也设了飞防的地点。

几天时间,徐学农一行人转场就累得够呛。

在龙岩完成了最后的蜂球投放,徐学农终于松了一口气,感谢地看向一众机手。

“这次感谢大伙了,还好能飞防,不用跋山涉水,不然我得崩溃。”

“别客气啊,徐总。”

有机手说道:“天敌昆虫和无人机飞防简直是绝配,如果徐总能开发出这个市场,对我们也是好事。”

“对,这动不动就几百万亩,以后这飞防的钱也得挣到手软。”

“唉,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吃到徐总说的大餐。”

“什么大餐?”

几位机手都疑惑的看着叹气的那位,连徐学农也被吸引了注意,他这些天的伙食还算不错吧?

“松墨天牛啊!”那位机手笑道:“徐总说过,其幼虫的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要是都抓来炒了,森林和我都健康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得嘞,下回哥几个肯定满足你的要求,亲手给你抓天牛幼虫。”

“行啊,你们能抓,我就敢吃。”

“要不要给你抓两个福建人?”

“哈哈哈……”

就在这时,徐学农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听了一会儿,就笑了起来。

挂了电话后,徐学农笑着说道:“还要幸苦兄弟们一趟,松墨天牛来了。”

有人阴笑了起来,“这下某人的大餐有着落了。”

南平,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管理局的局长王科技手上拿着一个小小的试管,疑惑的问道:

“这肿腿蜂这么小,体积不到松墨天牛的百分之一,确定能杀死松墨天牛?”

“当然,这就是天牛的克星。”徐学农笑道:“和赤眼蜂一样,肿腿蜂也是靠寄生防治天牛。

别看它小,但肿腿蜂能识别松墨天牛的气味,沿着它“走过的路”找到天牛幼虫及蛹,

利用其蜂针向幼虫体内注射一种生物麻醉剂,使幼虫麻痹,然后在其表面产卵,

蜂卵孵化后,幼蜂吸食幼虫的营养导致天牛死亡……”

王科技赞叹道:“现在的科技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不是我们首创,国内很多机构都有这方面的研究。”

徐学农面向来参观这次投放的众多专家和领导,“但我们有自信,嘉禾的肿腿蜂效果是最好的之一。”

“嘉禾的技术我们在松毛虫上已经领教了。”

林业局的分管领导站出来说道:“一周时间,投放了金龟子、瓢虫、松毛虫赤眼蜂的森林区域,虫口密度大幅减少。

见效的速度不比放炮慢,效果还更好,这才是真的生物导弹啊!”

南平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周磊,以及参与了天敌飞防的测报中心同样深有感触。

这段时间,正是害虫孵化的高峰期,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松毛虫诞生。

然而,自从投放了嘉禾的天敌昆虫后,几天时间,松毛虫就仿佛集体玩起了消失。这一天得干掉多少虫卵啊!

对于嘉禾的天敌昆虫,他们也多了更多的信心。

统计了结果数据后,南平第一时间向上进行了汇报。

这才引来了省厅,以及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注意。

确认属实后,便立刻要求嘉禾加大天敌昆虫的投放。

每年的林业害虫防治资金是有限的,防治的重点也是那些危害严重的区域,经常会有漏网之鱼。

而天敌防治的低成本可以让覆盖面更广,减少明年的虫口基数也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

“新的天敌昆虫已经在加急调运,空运过来一天时间就够了。”

徐学农看了一眼山上的平台,飞防队伍也已准备就绪。

“肿腿蜂开始投放。”

随着他的声音,十几架无人机几乎在同一时间起飞,按照各自规划的区域飞去。

徐学农则在一旁讲解着投放的点位,一亩投放多少头等等要点。

而专家和干部们也能通过配套的设备看到无人机投放的影像资料。

纷纷感到惊奇。

无人机搭配天敌昆虫,这效率,这成本,恐怖如斯啊!

投放完后,专家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武夷山逗留了两天。

这两天里,

省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黄金水走进了武夷山区。

在森林里找到了一棵棵被松墨天牛危害的松树、杨树。

天牛喜欢以盗洞、打眼等方式钻入树干内部。

这样,不管是采用农药还是人工除害,灭杀松墨天牛天牛都非常困难。

然而,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一棵树几年下来就会被吃空,有些甚至枯死。

两天的实验观察,黄金水等专家接连解剖了五十多段被打眼的树枝。

几乎每一段木头上,都找到了新繁殖的肿腿蜂踪迹,米粒大的肿腿蜂,在天牛寄主周边爬来爬去。

这让专家团队极为振奋!

“效果好的不可思议!”

“真·天牛克星!”

“一物降一物啊!”

不断有专家发出感叹,经验告诉他们生物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眼前的肿腿蜂是什么?

这tmd就是天牛的爹!

给治得死死的!

整理了两天资料,随后黄金水就代表省里向国家林业局做了汇报。

肿腿蜂并不神秘,国家林业局对其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尤其是造林司总工吴坚。

因为肿腿蜂就是他和先驱萧刚柔教授一起鉴定和定名的。

1983年,他和萧刚柔教授一起发表了论文:《防治天牛的有效天敌·管氏肿腿蜂》。

但二十多年时间过去,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依然很少。

终其原因,还是效果不明显,在实验室中,养殖的肿腿蜂能寄生在天牛幼虫身上。

但一出了实验室,就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而现在有人告诉吴坚,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大发神威,隐藏在树洞里的天牛幼虫无所遁形。

吴坚相信黄金水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但他依然再次确认,

“效果真有那么突出?”

“亲眼所见啊,吴工,资料我都发你了。”

等吴坚看完后,心神里还反复出现那肿腿蜂的身影,只是通过照片,他就感觉这肿腿蜂哪里不一样。

肯定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品种。

又过了几天,天敌中心第二批赤眼蜂、肿腿蜂、金龟子、绒寄甲、松甲等天敌昆虫都陆续到达了闽省。

防治的效率和速度也肉眼可见的好。

“一管约100头肿腿蜂,不含运输和释放,均价0.1元/头,这价格很实惠了,颜场长。”

徐学农在闽省突然间就做起了生意,主要是有不少林业部门闻风而来。

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只是其一。

颜场长盯着徐学农,“林场一共6.7万亩,一亩一管那也得六七十万啊,还有投放,这成本也高啊,徐总,你再给便宜点。”

“你当我傻啊!”

徐学农没好气的说道:“葫芦山林场全是天牛?那你这个场长也干到头了。

了不起就几千亩,也就几万块钱的事。

还有,你真不用无人机投放?”

颜场长说道:“我们以前放过肿腿蜂,人工扎在树杆上效果会好一些。”

“其实效果一样的。”徐学农嘟囔了句,但对方坚持也没办法,“行吧,这包装看来还得多设计一些样式。”

坚持人工投放的林场还不少。

徐学农调查了之后,才发现林场还养了不少职工,无人机投放只会凭白添一笔成本。

他只能为飞防大队默哀一秒钟,看来林场飞防挣的也是辛苦钱。

这段时间,他在闽省订单接的手软。

订单越多,天敌昆虫的生产成本就越低。

一管卖10元,天敌工厂肿腿蜂的实际生产成本却已经能控制在2元/管以下。

5倍的利润,赚麻了。

林场也赚了,一亩十几元的防治成本,与喷洒农药相比,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不说。

关键在于喷洒农药治标不治本,需要年年进行;

而肿腿蜂释放一次,就可不断地生殖繁衍,并且肿腿蜂幼虫数量也会随着天牛的减少而减少。

一次投放可保数年无忧。

这就是双赢,双方都赢麻了。

徐学农做了会儿发财梦,陡然间电话响了起来。

一看,呦呵,是老板,这鼻子怪灵的。

“喂,老板…”

“心情不错嘛。”郭阳打趣道:“看来在闽省开拓得不错,也对,国家林业局的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了。”

“还行,接了不少订单…”

猛然间,徐学农反应了过来,“国家林业局给老板打电话了?”

“造林司总工吴坚知道吧?”

“知道,森林昆虫和森保学科的大佬。”徐学农讶然的张大了嘴巴,“他给老板你打电话干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